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是一种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1 7年来 ,笔者充分利用中学生接受科学、喜爱探索的心理特点 ,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发明创造活动 ,在培养学生素质 ,特别是创新素质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共辅导学生完成了 3 0 0 0多项小发明 ,其中有 3 0 0多项获市级奖 ,63项获省级奖 ,55项获国家级奖 ,1 8项获国际奖 ,65项获国家专利。世界发明联合执行委员会委员、匈牙利发明协会主席温顿先生高度评价说 :“这些学生的发明真了不起 !”美国华人发明家协会主席陈铁雄先生去年 5月专程来学校讲学 ,参观了学校的发明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取决于是否拥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关于这一点已形成广泛的共识。但是人们却往往会犯错误,一种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希望能制造出创新人才。这非常危险,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扼杀创新。创新靠环境而不是强制和命令。 目前,培养创新思想的最大工程是素质教育。为了素质教育,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费了很多心思,但就效果来看是难如人意的。学校为学生减负,家长便给学生加负。有些家长认为多培养孩子的爱好就是素质教育,于是便出现了钢琴热、书法热、围棋热。与素质教育同步的就是…  相似文献   

3.
李明耕 《科协论坛》2004,19(6):26-27
福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启动于2000年。三年来,已有50多所中小学申报开展了这项活动,有16所小学、6所中学通过三轮验收合格,被授予“福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这项活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启动学生科学智慧、培育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为重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16,(4):193
正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多年来,草堰口小学将"科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方向,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女里,初步形成科技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工科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优秀人才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文以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形成了多元选拔——筛选激励——滚动培养”的优秀生培养新模式,经过三年多的教学运用表明,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好;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强,学风优良;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英语四六级过关率、就业率均位于学校前列,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长沙铁道学院的创新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面到点,再又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发展过程。经过15年的研究和实践,长沙铁道学院的创新教育已不再停留在单纯“第二课堂”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初始阶段,而是以其科学的体系、规范的管理和特有的功能,紧紧围绕学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并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融汇,成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早在1984年,创造学刚刚从国外引进,长沙铁道学院的许常凯、肖云龙等几位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门新兴学科对高等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8.
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模式我国的创造教育或创新素质教育虽然历史术长,但已探索出以下四种基本模式。1.第一课堂模式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是许多学校采用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但缺乏素质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属于创新素质教育初级阶段方式。2.创造学培训模式这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中级阶段模式。通过创造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创新素质得到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992年前,我们基本上采用“第二课堂十创造学培训”的模式。但只开设创造学课程,对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仍有乏力之感。特别是在创造学…  相似文献   

9.
田必琴  石云生 《科教文汇》2011,(10):193-194
全面系统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一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核心性变革。河北金融学院结合学校特色与办学定位,确立了"结合专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理念,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总体性、系统性工程来抓,着力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和保障三个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等职业学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