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据玩家"和构建"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入手推进质量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研究、个体研究,助力区域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激发教育改进行动。  相似文献   

2.
学校一切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依托于"研究"。不研究,学校无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假研究",同样不能使学校走上"真发展"的康庄大道。追求"真研究"就要厘清真问题,经历真过程,这样才能收获真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从学校百年"真"文化出发,追求"真"教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培养"真德行、真体魄、真学力、真视野、真本领"的"五真"少年为目标,构建实施"五真课程"。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真视野,打通学科的边界;真德行,学段定制促发展;真体魄,练就学生好身心;真本领,指向解决真实问题。"五真课程"的建设提升了校本课程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引领着学校未来教育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一、"真问题"下的深掘创新"深度学习"的真课堂离不开"真问题"的引领。所谓"真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从书本内容中找到答案的、停留于知识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教者脱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看似"深不可测"的故弄玄虚。"真问题"必须直指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向,引领学生打开思维大门,从关注文字表面深入角色内心世界,自学、自悟、  相似文献   

5.
学校在面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时,力求将监测结果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通常会思考"为何用""怎么看""谁来用""用什么""怎么用""如何保障""怎么支撑"等问题.运用问题导向,充分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实践,对以上七个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形成了学校应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系统思考,助推学校管理走上人本的、理性的、科学的道路,进而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了一组公开课和几场报告,公开课都是"磨"过很多遍的,要新意有新意,要传统有传统,要风格有风格,要语文味有语文味,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总给人一种有点"过了"的感觉.导入语,真精致;过渡语,真自然;提问题,真亲切;评价语,真贴心;音乐,真煽情;画面,真唯美;动画,真逼真;板书,真巧妙;切入口,真独特……连老师的口红,都好像特别鲜亮.粉饰过多,拿腔拿调,反而会给人一种压不住场的感觉.说白了,底气不足.  相似文献   

7.
2018年7月,我国发布了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何用好监测结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东湖区用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授予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区"(江西省唯一县区)。本文以东湖区运用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为例,阐述了区域运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工作机制、客观解读监测报告的成效和直面问题积极改进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真学课堂"是在针对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伪高效课堂而提出来的新型课堂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涉及六个方面:自主先学是"真"学习,小组合作是"真"互助,课堂展示是"真"交流,质疑问难是"真"问题,教师讲授是"真"需要,当堂反馈是"真"训练。于是就产生了学生怎样自主先学才是"真"学习,怎样合作才算是"真"互助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中"非真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真学"背后矗立着"真教","真教"引领着"真学"。语文教学应钻入儿童的世界里,教师要成为儿童的同质体,从儿童的视角看问题,让课堂在"真读""真想""真评"中呈现出"真"气象。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堂中"非真学习"的现象经常发生。"真学"的前提是"真教","真教"才能让"真学"发生。语文教学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变成学生的同质体,才能建构出"真学课堂",焕发语文教学"真"气象。  相似文献   

11.
周洪琪 《考试周刊》2014,(61):73-73
日常数学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学习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文章以"平均数"教学为案例,展示和阐述了"真情境"的应用和实效;能否维持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案例围绕"真"字选择素材和情境,通过学生自觉思考、自觉体悟、变式引领和平等对话等方法,努力促成"真学习"。  相似文献   

12.
习作评改要从"真"开始,要让习作评改的"真"主体回归,还学生的习作评改权;习作评改要基于学生的"真"生活,让学生真观察、真体验、真感受;习作评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真"指导,让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监测的方法既包括指标体系的选定、评价标准和测算方法,也包括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对天津市2012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结果发现,天津市各区县已经全面达到"基本均衡"的水平。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均衡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均衡发展各项指标的提升空间问题,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指标的监测方法与实际效用的关系问题,均衡的动态性问题;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听了一组公开课和几场报告,公开课都是"磨"过很多遍的,要新意有新意,要传统有传统,要风格有风格,要语文味有语文味,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总给人一种有点"过了"的感觉。导入语,真精致;过渡语,真自然;提问题,真亲切;评价语,  相似文献   

15.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积储真德,蕴藉真情,培养真趣,铸就真魂,做"真"人的过程。鹿苑小学以"真"文化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育文化之人,铸"求真"之魂:绘真,熏陶育人润物无声;修真,陶冶师生真淳情操;达真,翰墨飘香浸润校园……  相似文献   

16.
就"能否引发求知者主动深入地思考,自主建构概念性知识"而言,通常可以把问题分为"真问题"和"假问题"。针对思想品德学科"假问题"泛滥,阻碍"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现状,从设问的主体、问题产生的途径、提问的方式三个角度,提出生成"真问题",催生"真变化"的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坚守语文课程特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应该成为"真语文"的境界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语文味"浓、"思维力"足、"对话场"强。要实现"语文味"浓,关键在于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实现"思维力"足,必须从问题设计、课堂结构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要实现"对话场"强,必须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设计真问题和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宋丽昭 《考试周刊》2014,(90):40-40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问题意识,在报刊网络问题征答中树立问题意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捕捉小问题;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提炼"真"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激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真",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境",点燃思维火花;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活",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20.
监测结果应用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最后一公里",为发挥其重要作用,区域层面探索构建区域教育监测结果应用的工作机制,包括报告反馈机制、队伍培养机制、联动运行机制、跟踪评估机制,指向监测结果应用解读报告、队伍建设、联动改进、评估跟进关键环节.区教育局、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小学校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