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品芳(约1881—1947年),字履端,云南鹤庆县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早年与杨振鸿、黄毓英、杜韩甫等人在滇西秘密组织革命机构。光绪三十四年经黄、杜介绍,杨振鸿主盟,加入同盟会。是年冬,在永昌发动起义失败,又奉孙中山密令,,由居正给都校委状,令入滇西继续进行。辛亥九月九日参加云南起义。一九四七年卒,年六十七。  相似文献   

2.
<正>(上接第10期第38页)说到蔡锷与筱凤仙的关系,董坤维先生特意给笔者讲了蔡淑莲给他们兄妹讲过的一段往事:"一次,我父亲蔡锷带我母亲潘蕙英去京城戏楼看戏,父亲指着一个观众席上衣着朴素,面容佼好的女子给我母亲看说:‘你看那个女子就是筱凤仙。’母亲仔细打量了那个女子,只见她衣着佩饰都很朴素,人也安安静静的,毫无奢华张扬之感,我母亲就觉得筱凤仙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蔡锷后来能"顺利"离开北京几经辗转来到云南与唐继尧共襄护国盛举,前期是得到了筱凤仙的帮  相似文献   

3.
马诚 《云南档案》2014,(5):22-24
<正>1911年10月30日,"昆明重九起义"爆发,建立了蔡锷领导下的云南军都督府,结束了清廷在云南的统治。大理作为迤西重镇,历来在云南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省城革命党人的号召,该如何响应省城呢?"定远号"轮机手曲同丰大理起义与否?清朝驻大理新军的政治倾向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起曲同丰这个关键历史人物。曲同丰(1873-1929),字伟卿,福山县(今烟台  相似文献   

4.
<正>昆明城中有多少以"坡"为名的街巷?围着翠湖周边看一看,再去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磨盘山和商山一带找一找,便有北仓坡、西仓坡、先生坡、小吉坡、丁字坡、大兴坡、贡院坡、沈官坡、尽忠寺坡、逼死坡、牛角坡、永宁宫坡、熟皮坡,由此形成了昆明城中的十三坡。而且,它们都集中在五华区北部,作为五华区一种富有特色的地名,这十三坡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产生过很多至今让人口口相传的故事,同时也表现了昆明市区北高南低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5.
沙平 《云南档案》2012,(11):18-19
<正>云南是我国野生茶树最早的故乡,至今仍存活着许许多多的野生大叶茶树,它们都被当地老百姓统称为"茶树王"。在众多的"茶树王"中,最高大最长寿的"茶树王"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巴达区大黑山的森林中,四颗巨大的茶树依傍着生长在一起,其中一棵最古老的茶树高达34米,树围3.3米,直径1米多,经植物学家测定树龄为1700多年(其余三棵树龄也都在1000年以上),它不仅是云南,也是全国最长寿最高大的野生茶树。  相似文献   

6.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你可以看到一条别一格的“大动脉”,它就是昆(明)河(口)铁路。而在它东南部有一条古老而又特殊的支线,叫个(旧)碧(寨)石(屏)铁路。1928年修到建水时轨距只有60米,1970年轨距改为1米。这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最而又富有特色的铁路。它的特色就在于它不是法国不是旧中国政府所建,而全部由滇商入股建成。这是中国云南境内唯一自办成功的一条民营铁路。据档案记载,这条铁路创始于民国元年,因滇越路通车后,法国意图接修支线,为杜绝法国之争夺权,个旧厂商自动集议,呈请蔡锷批准修建由个旧至色寨,再至石屏的寸轨铁路。“其初议…  相似文献   

7.
连超 《云南档案》2014,(3):11-11
<正>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作为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在建校之初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在民国时期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里走出了两位共和国元帅(其中之一就是叶剑英)、二十几位上将、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1916年冬,19岁的叶剑英为了谋生去马来西亚投奔他的伯父,在马来西亚求职期间处处遭受白  相似文献   

8.
邵阳松坡图书馆,曾是湖南省三大民办图书馆(中山、船山、松坡)之一,是为纪念蔡锷将军而建立的.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亲睦乡人.蔡锷将军是我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辛亥革命先驱.1915年,松坡首举义旗,奋起反抗洪宪帝制.1916年,病故于日本福冈医科大学医院.1917年,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万寿寺后山.为了纪念蔡松坡将军,1920年在北京北海快雪堂及石虎胡同创立了民办松坡图书馆.因蔡锷将军是邵阳人,  相似文献   

9.
<正>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爆发103周年前夕,我与几位热心人,组成一个考察小组,共同去四川南部泸州地区,实地考察护国战争川南战场的情景。这次考察虽然只有几天,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1915年底,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倒行逆施,竟然复辟封建帝制,当起"皇帝"来了。受共和观念熏陶的云南各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坚决反对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首任云南都督的青年将军蔡锷,不顾自己患病的身躯,历经艰险,从北京辗转来到云南昆明,与云南将军  相似文献   

10.
沁阳常河村朝阳寺舞楼创建年代不详,但历史上曾数次重修。朝阳寺舞楼坐南面北,面阔五间,上下两层,下层明间为山门,为典型的山门式舞楼,乃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建造"的遗构。现存的戏曲碑刻则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朝阳寺舞楼的基本形制和格局。一般而言,作为佛教寺院的朝阳寺是不应当建造舞楼的。不过,从敬奉的神灵来看,朝阳寺具有"三教庙宇"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民国时期著名报人、鸳鸯蝴蝶派文学家喻血轮(1892—1967)的《绮情楼杂记》,是作者1951年开始在台湾《新生报》连载的"思起一事,即写一段,不论年代,不分次序,不褒贬政事,不臧否人物,惟就事写实"。后由台湾启明书局集结出版,并由九州出版社在大陆出版。据出版者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补正史之阙。但我随手翻阅一下,发现其中舛误不少。其中有谈小凤仙一段。文中说:民国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蔡松坡(即蔡锷)在云南起义,推倒袁世凯帝制。迄五年十一月松坡病逝,  相似文献   

12.
王守仁从祀孔庙是明代礼制和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去世后的政治现实,决定了嘉靖年间不存在讨论王守仁从祀的可能性,然而王守仁的弟子们通过努力,为日后王守仁从祀奠定了学术传统和社会舆论的基础。隆庆元年(1567年)王守仁从祀孔庙的首次讨论因反对者较多而未能成功,但在此次讨论中耿定向突出了王守仁的事功,确立了王守仁相对于其他从祀对象的优势;宋仪望撰写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系统回答了王守仁从祀的诸多理论问题,成为王守仁从祀的纲领性著作。万历年间,因张居正、陆树声等内阁重臣反对,而使得万历初年的两次从祀廷议均告失败,但王守仁从祀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王守仁终得以从祀孔庙。  相似文献   

13.
"大八辻"是1937年"八@一三"后日本军国主义烙在上海的一个地名,"辻"是日文汉字,读音Shi,十字路口的意思,[1]后演变成"大八寺"、"大八字"和"大白寺".为维护民族尊严,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沪府办{1989}45号)将"大八寺"更名为"大柏树".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以后,在其故里留下了学习礼乐的传统.他的子孙"即宅为庙","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阙里文献考》卷27《学校》),开始了庙学合一.2000多年来,随着孔子创立的儒学被统治者推为国学,特别是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开始,政府诏命州县学府皆设孔子庙,于是孔子也遍祀于学府,孔庙也由祀孔圣地逐渐演变为、国家推崇儒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12,(9):65
正证果寺位于京西八大处卢师山腰,始建于隋代仁寿年间。唐天宝年间,因卢师又叫"感应禅师",改称"感应寺"。元泰定三年(1326年),改名"大天源延圣寺",明正统景泰年间又易名"清凉寺"和"镇海寺",天顺年间改称"证果寺",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证果寺坐北朝南沿山而筑,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  相似文献   

16.
陈扬桂 《云南档案》2014,(10):21-21
<正>周末宅在家里,翻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片《护国大将军》观看。剧中蔡锷脱身出京的情节,跟王心刚、张瑜主演的电影《知音》和刘晓庆、伍卫国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逃之恋》大同小异,都是由名妓小凤仙冒死助他逃出袁世凯魔掌的。这个情节来自稗官野史——蔡锷在京城八大胡同邂逅小凤仙后,英雄美人,惺惺相惜,沉迷于美人的温柔乡中。相处日久,小凤仙看出蔡锷的压抑,试探说:"蔡将军原本有志之人,为何不站出来干一番大事?"蔡锷叹道:"身在  相似文献   

17.
1915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起义,反对“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正式爆发。贵州护军使、督理贵州军务刘显世于1916年1月27日宣布独立,重新公布1915年12月27日其与唐继尧、蔡锷、任可澄、戴戡所发出的讨袁通告(载本刊1981年第4期),并发布了贵州独立通令、告示。现公布于后,供研究护国战争史参考。  相似文献   

18.
坤宁宫是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明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开始重修,费时两年,共用白银20多万两。梁栋所需楠木原木,长约30米。到云南、贵州采伐再运到北京。万历三十三年修毕。  相似文献   

19.
匡萍 《兰台内外》2013,(3):20-21
岳麓山上静卧着的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以一人之身公开讨伐袁世凯,首倡维护共和,被赞誉为"护国将军"、"共和将军",他一直被公认是中国职业军  相似文献   

20.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云南是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而张文光组织发动的腾越起义,则是云南辛亥革命的先锋,它吹响了云南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响了云南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一枪. 腾越起义的成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进程,省城昆明继腾越起义三天之后,发动了"重九起义",全省各地也积极响应,纷纷反正.腾越起义为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为有力地声援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首功,有力地声授和促进了全国的辛亥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