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渚文化玉器产地是其玉器和社会研究的本源问题之一,其又可以分解为玉料开采地和玉器加工地两个方面。在系统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矿物种类及玉色、外观结构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将良渚文化最主要的透闪石-阳起石玉料分作纯色料、杂色料和"鸡骨白"三种。针对良渚文化玉料开采地问题,文章主要回顾了科技考古工作的相关探索及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小梅岭玉矿的产源可能性。基于对制玉遗存的全面界定,笔者随后详细梳理了良渚文化目前的相关发现,最终认为,苏皖浙三省交界处的大面积山地区应是探索良渚文化玉料开采地最主要的区域;而良渚遗址群中的塘山遗址和宁镇地区的丁沙地遗址应为良渚文化两个明确的玉器加工地,嘉兴地区和苏沪地区也很可能存在当地的制玉作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石峡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和出土背景,认为石峡文化中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工匠南下,制玉技术南传的反映,而非实物、精神层面的交流。石峡文化早期Ⅰ段的墓葬中已有玉钺随葬,但其形制多为本地特色,不能确定是否受到良渚文化的直接影响。石峡文化早期Ⅱ段时,出现了以玉琮为代表的良渚风格玉器,在器形与纹饰上皆可与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直接相比,但在制作工艺和纹饰结构上都略显粗糙。石峡文化中晚期时,良渚文化风格玉器已被本土化,形成了矽卡岩琮、重圈眼无眼线神人纹等制器特色。根据随葬琮、钺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钺所用材料优于制琮的情况判断,石峡文化先民自始至终更偏爱用钺而非琮来标榜身份。  相似文献   

3.
与殷志强相识,纯属偶然.一次在南京大学出版社谈书时,学术图书中心主任杨金荣编审与我谈起一个人,他就是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华玉文化中心顾问殷志强,并送我一套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玉文化丛书:《说玉道器——玉器研究新视野》《鉴玉甄宝——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殷志强的玉文化系列丛书和其他说玉的书不同的是,他是站在一个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上来说玉的,并非只是简单地谈玉,或者如何鉴定收藏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书对蓝田玉多有提及,汉代乐府《羽林郎》记: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东汉班固《西都赋》有"陆海珍藏,蓝田美玉。"蓝田玉到宋代开始湮没,后人不知它是怎样的玉,甚至对蓝田玉产于陕西蓝田也表示怀疑。蓝田古玉到底是怎样的玉,它究竟产于何处? 若想了解古时的蓝田玉,必须先弄明白古人所称的玉指的是什么? 一、古人所称之真玉关于何为古人说的真玉,学术界有争议,主要有这几种观点,一种认为指软玉和硬玉,一种认为指软玉,还有一种认为指软玉、硬玉、独山玉、岫玉等。哪一种观点正确?还是先来看古人对玉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及民间科技公司合作,制作故宫珍宝光碟,第一套完成的是《藏玉》,已在去年底上市,每辑新台币1650元。这套光碟内含五大功能,最大的特点是以虚拟实境技术,让使用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透过滑鼠,使用者可将主题作360度的翻转,模拟玉器的把玩观看,从不周角度欣赏作品。其它功能尚包括放大、3D立体显示、动态显示,基本资料及相关玉器介绍。以故宮的“翠玉白菜”为例,使用者在电脑中,可以调出其制作背景、年代等资料,可以放大欣赏其细微部份,也可用虚拟实境欣赏左右前后不同部位之美。如要了解其它玉器资料,只  相似文献   

6.
我国“兵役制”古来有之。据史料记载,华夏历史上对军人的征集主要有“民军制、征兵制、府兵制、募兵制”和“世袭兵役制”等形式。早在夏、商、周规定部落成员均有从军的义务,是实行“民军制”。战国时,魏、齐、燕等国振军经武,通过从民间考选征集丁壮入伍,开始建立“常备兵”制度。但具有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是从秦朝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逐步演变为专职军户。军户的户籍都属于军府,军户子弟世代当兵。汉朝规定无论出身贵贱,男子20岁进行兵役登记,23岁开始服役,直至56岁,可服役两次。三国、两晋时期实行“世兵制”,即父子世代为兵。从东汉到…  相似文献   

7.
"玉舞人"组佩是汉代玉器中独特的门类,盛行于西汉早、中期,佩带者都是女性贵族。目前全国经考古发掘的"玉舞人"组佩墓葬有20余座,分布在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西、北京、广州、江苏等地,但可复原的组佩并不多。徐州西汉楚国王室墓中发现有7处陪葬"玉舞人"组佩,可复原的组佩有7组,是出土"玉舞人"组佩最多的地区。徐州出土的"玉舞人"组佩皆出自西汉楚国刘氏宗室的女性高级贵族墓葬中,不仅玉质精良、样式独特、雕刻精美,而且有明确的考古信息。这些重要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玉组佩的发展演变、汉代的组佩制度、"玉舞人"组佩的编排方式以及佩带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牙形玉器在东北史前文化多有发现。在确认牙形玉器非璜的基础上,从生产方式、生活需求和精神世界等方面进行分析,牙形玉器产生于渔猎经济,是獠牙崇拜的反映。獠牙崇拜是广泛存在且动态发展的,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不同的时期各地区獠牙崇拜的形式是不同的,并衍生出牙形玉器和人面獠牙两种表现形式。商周时期,这两种因素逐渐融入到商周青铜纹饰、玉器纹饰中。  相似文献   

9.
自八十年代辽宁发现大量红山文化玉器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出土的史前玉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关这一方面的专题研究亦FI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介绍东北地区史前玉器方面的考古发现,阐述不同地区史前玉器的特点,笔者从已往发表的材料人手,对吉林省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作为本地区史前玉器方面的阶段性认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年来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元至明初景德镇地区制瓷技术及其源流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包括对元代青花、釉里红、蓝釉、蓝地白花、孔雀绿釉青花、孔雀绿釉金彩、卵白釉瓷,元明黑釉、红绿彩瓷,明初高温色釉瓷,宣德官窑仿汝、哥、定、龙泉窑产品,宣德官窑铁绣花制品等的考察,以及对元代开始使用的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元明青花料,元明釉上彩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窑装烧技术及其源流的考察。总的来看,元代至明初景德镇制瓷技术有了空前进步,不仅吸收了国内许多著名窑场的烧制技术,也汲取了中东、韩国等地区的优秀制瓷技艺;同时又将产品与技术扩散到这些地区,特别是产品大量销往欧亚大陆,标志着景德镇早期全球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典藏     
梁馨予 《大观周刊》2010,(43):45-45
叶金龙遗撼地认为玉器的真正价值是体现在它的精神层面的对话,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文化因素。他经常说作品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其次才是一件玉件。  相似文献   

12.
王国民 《新闻天地》2011,(12):55-57
丢失祖传之宝,却捡到真爱 休南敦·布帕·德丝出生于束埔寨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休南敦·布帕·多德是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的堂弟.休南敦家族世代经营玉器生意,到了多德手里,他借助广博的人脉。将玉器传入越南、中国等地,成了东盟有名的玉器大王,1987年,他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玉器店,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认识了美丽善良的苗族姑娘阿香依,并结成连理,次年生下了德丝。  相似文献   

13.
古代有一种用来测量日影、校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叫"土圭"。一看这个名称,好多人认为是用泥土制成的。连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也说:"测日影长最初当然是用当时的尺,但由于尺的大小随官方规定和地方习惯而有不同,因此特制了一种可称之为‘表影择板’的标准玉板,也就是土圭。《周礼·考工记》中提到过土圭。用赤土制的实物现在还存于世,有  相似文献   

14.
在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玉器就脱离了生产工具的范畴,成为装饰品;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玉器便与权力地位、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成为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已不仅仅是礼器,人们更把玉和玉器与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所谓  相似文献   

15.
小双桥遗址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宫城城墙基槽遗迹及大型青铜建筑构件,祭祀遗存数量多,分布密集,出土有与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以及较多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等珍品,完全具备都城的规模和内涵。而此时郑州商城的宫殿逐渐废弃,制陶和铸铜等手工业作坊趋于衰落,青铜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的出土数量减少,出土地点比较分散,已不具备都城应有的规模和内涵。作为都城,小双桥与郑州商城遗址存在着兴废交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时期手工业日益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也日益繁荣。在苏州、扬州、北京等地,玉器文化濒于鼎盛。而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玉器雕刻大师陆子冈则开一代"玉器雕刻"新风气,其雕刻的"子冈玉"深受历代收藏家喜爱。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选玉     
这次在京参加作协六代会,抽空到接力出版社驻京办事处拜访,白冰总编辑是个爽快之人,一见面便乐滋滋地说,彭匈你来得正好,你给我参谋参谋,这几块古玉,哪块最好?说罢,四件玉器一一摆上桌面。依次是,济公活佛、和尚敲木鱼、蝉、立俑。白冰说,这些宝贝,是他近年来在潘家园古董市场费了老大心机淘得来的。他常跟高洪波一起去。高洪波是作协领导,散文随笔写得极棒,对文物古董的鉴赏,也颇具功力。对于玉,我自信略知一二。粗看一遍,质地形貌,却是难分甲乙。我便说各有各的妙处,何必一定决出伯仲。他说要选两块送给贾平凹。我说既是这样,此事便不可懈怠,平凹不光是名人,而且是行家。三秦大地,随便一锄头下去,就能挖着古董。十年前我到他家,靠墙的博古架  相似文献   

18.
陆虹 《新闻爱好者》2012,(15):27-28
10年前广电集团化、网台分离等热词曾在广播影视领域掀起千层浪后又退出历史舞台。唯独"制播分离"这个概念,10年间风风雨雨、起承转合,如今不仅向纵深维度细化,也扩张到资本市场、宏观管理等范畴。从经济学视角考量,制播分离的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重组与整合。无论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立还是制播分制,理想的目标旨在选择相对高效的资源利用方案,实现媒介内容资源和渠道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业界对制播分离的思考不再仅仅立足经济全球化、传播一体化、媒体多元化大环境变化下制播分离模式和策略的研究,而也开始关注制播分离对广电行业偏中观宏观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9.
宋代勒留官是指在中央百司机构内担任吏职的官员。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制定了沿堂五院、宣徽院、学士院、三馆、合门、客省等机构中的吏职人员出官办法,详细规定吏人出官的程序、年限等,出任勒留官成为这些机构内吏职人员出官的一个环节,因该规定由翰林学士承旨宋白起草,故称"宋白制书"。此后,宋白制书成为宋代中央机构吏职人员出官的基本准则。北宋中后期,朝廷为满足中央机构行政事务运行的需要对宋白制书稍有增补、修订,但其规定的中央吏职人员出官前需出任勒留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  相似文献   

20.
王志慧 《兰台世界》2012,(17):25-26
《周礼》本着以人法天的纲领,保存了上古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典制,也保留了完整的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其中也保留了完整的上古时期的医学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