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学习《生命的壮歌》中第二则故事——《“生命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生:题目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生:“生命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生:为什么叫“生命桥”?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请大家先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  相似文献   

2.
<正>一、妙解文题,激发兴趣师:课题中"跨越"是什么意思?生:跨过去。师:你能做个跨越的动作吗?(生离开座位跑跳步跨了一大步)师:(微笑着)你很了不起,不但知道意思,还能做出动作。谁知道"海峡"指哪个海峡?生:台湾海峡。师:为什么说是"生命桥"呢?生:可能和生命有关。师:用木头做的桥叫(木桥);用石头、水泥和钢筋筑的桥叫(石桥);树搭在河上供人们通过的桥叫(独木桥)。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一、走近纪念碑 1.揭题导入,质疑猜读.师:今天,咱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刘成章来"读--碑".(手指课题)再把题目读一读. 生:(齐)读碑. 师: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作者读的是什么碑? 生:他读的时候,是怎么读的,有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为什么要读碑? 师:也就是说,读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吧? 生:为什么是"读"碑?  相似文献   

5.
"坠"出的伟大 <生命桥>中有这样一句:"老羚羊笔直地坠入山涧."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一想,"坠"是什么意思? 生:"掉"的意思. 生:"落"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正【板块一】由题生疑,提出问题师: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本特别的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头脑里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生:石头书真的可以读吗?生:石头书是什么样的?生:石头书里有什么知识呢?师: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石头为什么会被称作书?(板书"?")要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生:(齐)读书。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2005,(3)
1.导入:师:老师送大家一个终身受用的小礼物。(投影出示一个很大的“?”)师:这是什么?生:一个问号。师:对,一个大大的问号。师:知道为什么老师送大家一个问号?生:老师想让我们学会想问题。生:希望我们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师:讲得真好!送给大家这个礼物,希望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实录呈现:(课前5分钟)指导学生读书。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台阶"而不是"父亲"?师:你呀,把老师问住了,等你深入理解完课文后自会明白。初读课文,文中出现了几个台阶?生:旧台阶和新台阶,师:旧台阶共有几阶?生:3阶,新台阶共有9阶。师:父亲对两个台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  相似文献   

9.
一、巧妙导入,初读感知 (板书课题,生高声读) 师:看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个题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 生:这种"课本"指的是什么? 生:为什么"课本"前要加上"绿色的"三个字? 生:怎样才能"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生:"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能像打开语文课本一样,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感受到精彩的内容,获得美好的享受吗?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抓住课题,引导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学生齐读)。师:文章的题目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给读者诸多思考,吸引读者去开展阅读。现在请大家说说对这一题目的思考。生:这一题目很吸引人,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生:我想了解谁才是最弱小的?生:课题中的"我"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但并没有否定自己的弱小。我很想知道"我"是与谁比,才觉得不是最弱小的?  相似文献   

11.
正当读到叶尔德林"生着棕红色头发"的时候,我听到有些同学笑出了声,我觉得这是解读叶尔德林的好机会。1.为什么叶尔德林"生着棕红色头发"?生:染的呗。生:哈哈,外国人本来就长黄头发、红头发。师:嗯,可是为什么不写成"黄头发"?还有肖像描写大多写什么?生:眼睛,鼻子,嘴巴等。师:为什么不描写成"大眼睛""高鼻梁"?大家想想"红色头发"给人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2.
<正>授课学校:广东实验中学授课地点:高一南山班授课时间:2015年9月16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上《〈诗经〉两首》中的《静女》,(打开幻灯片,灵机一动)大家看看我选的这张图片合适不?生:合适。师:为什么?生:那个女孩挺漂亮的。师:漂亮就合适?生:诗里讲啦,"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姝""娈"就是漂亮的意思。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生:她手里拿的红花,和课文"贻我彤管"中的"彤  相似文献   

13.
<正>到了六年级复习阶段,对于"350厘米=__米"这道题,笔者以为学生不应该再出现问题。可事实是,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有好几位同学做错了。讲评试卷时,笔者放慢节奏,请其中一位做错的学生讲述解题思路,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做错的学生正视已犯的错误,强化正确认识。【教学实录】板书题目:350厘米=__米。师:XXX,这道题你做错了,能告诉大家做错的原因吗?生1:我不知道要用"350÷100"。师:那你现在知道为什么用"350÷100"吗?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5.
<正>[例]人教版第十一册《邱少云》第一课时教学片段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能为课文提些什么问题?(沉默片刻,一生举手)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还能提一些更有新意的问题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师:请大家在学习小组里共同讨论、交流,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十分钟后,十多位学生举手)生A:整个部队都纹丝不动,为什么"我"扭头看了一眼?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相似文献   

16.
[于漪课堂] <晋祠>教学片段 师:XXX同学讲了自己的意见,既然"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是揭示晋祠的特征,为什么作者先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呢?大家动脑筋…… 师:说明文,两者都美,风景美,文物美,但作者在这里更要突出什么啊? 生(集体):文物美. 师:先写风景美较容易,如果一开始就写"最美的",那么跟谁比啊?那就显得很突然了.风景美,文物美,确实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晋祠美不-- 生(集体):胜收.  相似文献   

17.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段. (生自由朗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请你来读一读,你说你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18.
师 :这节课 ,我们学习第十三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 ,同学们会想一些什么问题 ?生 :“十六年前”指的是哪一年 ?生 :是谁写的回忆 ?回忆了些什么 ?生 :都十六年了 ,为什么还要回忆 ?……师 :(把学生们提的主要问题写在黑板右边 )以上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在课文或其他参考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课文 ,查找有关资料 ,同桌相互交流 )师 :(大约过了10分钟 )好了。现在 ,谁能回答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 :刚才 ,同学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学习和互相讨…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描述】片断一:合理消费之"消费初体验"师:谈到消费,我们不得不提11月刚刚过去的一个重要购物节日。生:双十一。师:(展示图片)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生:912.17亿。师: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视频)。如此巨大的成绩,马云最想感谢谁呢?(回放上一张PPT:齐读上面的文字)除了这些人,大家觉得马云还应该感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时间:2013年6月24日地点:重庆大渡口学校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美文《谈生命》,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做一个有趣的话题的讨论,不要这个"谈"字,这个标题还可以怎么说,生命(生齐答)。师:"生命,生命",还有?"论生命","爱生命","珍惜生命","度过生命","赞美生命"(生答)。师:对,"生命礼赞",请大家旁批四个字;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