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化生态环境赋与了金沙江考古学化独特的面貌。金沙江考古是西南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金沙江流域作为川滇两大化区之间的一个边缘地带来看待。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将金沙江流域作为一个考古学化区来进行研究在学术上是成立的。多年来考古工作们在金沙江流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对金沙江考古缺乏足够的认识,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尚不够系统、不够充分,金沙江流域考古学化的面貌也不够完整。金沙江考古对于考古学界来讲,还是一片处女地,有许多工作可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川滇两省及金沙江沿岸众博单位的通力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足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和收获。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流域的新石器化类型多元复杂,各自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相似地理生态环境和南来北往族群间的化交流与融合,致使各化类型的化面貌呈现出一定相似性生,它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商周时期)的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50年前,金沙江流域考古研究基本上是一块处女地。现在,这里已成为新的考古学热点。本对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现状,分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时期考古等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岩画为云南省原始艺术史和金沙江流域远古时期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材料。文章分析了金沙江岩画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岩画分布情况。根据对金沙江岩画的考察情况来看,岩画保护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和保护施救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何谓“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各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组成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可以理解成某一区域内的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以环境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环保产业为救济手段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考古工作在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有许多重要的收获。其中尤以对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会理县河口乡土坑墓群、盐源县双河乡老龙头墓群三处古代化遗存的发掘意义最大。这三处古代化遗存代表着金沙江流域新发现的多种考古学化,是金沙江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盐源位于金沙江流域雅砻江下游,近年来这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颇富艺术价值。盐源青铜艺术具有显的特征,形成了纹饰上的抽象性和造型上的写实性两大风格,体现出笮人的化特点和艺术眼界。  相似文献   

8.
本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丽江段20年的考古工作实践,在总结和归纳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流域的考古出土物作出了梳理和研究。以一批翔实可靠的物,论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丽江人”及其后脉络清晰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的丽江地区古代化面貌,指出丽江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南北走廊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边疆民族古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章将金沙江流域及云南的青铜化分成三个大区(滇西北、川西南区,川、滇、黔交界区,滇池区域及滇东南区)、一个化交汇区(上述三个大区之间的交汇点),一个暂时的空白区为滇南、滇西区。三个大区分别对应氐羌、百濮、百越三个大族群,交汇区内主要分布着嵩、昆明人。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是由羌人将齐家化的铜技术带入而开始的;滇池区域的青铜化则是由岷山庄王后代及蜀人南迁而传入的。上述化与当地土化结合,成为滇化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富饶泰山     
泰山,自古森森植被便非常茂盛,而当代泰山的森林覆盖率达81.5%,植被覆盖率90%以上。森林植被的繁茂,给泰山带来了丰富的物种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专业调查显示,泰山共的动植物2926种,包括森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是我国暖温带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于保存动植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要使森林发挥其有益效能,就要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建国前,都江堰灌区的森林资源不足,建国后(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成都地区各县(市)、区按照上级指示,采取了一些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都江堰灌区的生态环境,也使成都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理论在教育学上的运用,就是将教育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促进教育学科学发展的一门学问。其中生态环境,主要是指所有能够影响教育的因子,例如自然景观、社会人文以及生理、心理因素等等。到底是教育学实践中孕育了教育生态学,还是生态学实践中衍生了教育生态学?笔者认为都对这门交叉学科有影响,相比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今社会化生态系统的质量如何,对这一建设的成败影响甚大。为此,必须深入考察、全面审视和正确把握我国的化生态系统,认真解决有碍系统持续优化的缺陷和问题,探寻使之保持良性循环的正确途径,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健康、坚实的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嫘祖蚕桑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关系蔡正邦炎、黄、嫘祖乃史前人物,乏籍可考。本文持生态学观点,从古代文献和部分地下文物所示端倪,揭示我国上古蚕桑文化源流及梗概。一、炎、黄、氏羌氏族之域的生态环境1、戎羌之境与轩辕之丘生态据古史记载,炎帝姜姓,是西戎羌族...  相似文献   

16.
罗布林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  张峰  赵凯 《寻根》2003,(2):72-79
夏宫的营建罗布林卡,汉语意为“宝贝园林”,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侧三里许的拉萨河畔,占地36公顷,是一座郁郁葱葱、花团锦簇的高原园林。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喇嘛时期,从此为历代达赖喇嘛专用的夏宫。历200余年,其建筑、生态环境依然基本完好,集中体现了藏民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鲜明影响,是一处独特的建筑艺术、宗教艺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西藏艺术的杰作。建园之前,罗布林卡一带柳棘丛生,野兽出没,人称“拉瓦采”,拉萨河故道从中穿过,形成了许多水塘,…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产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在加拿大政府看来,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对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酝酿 ,由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金沙江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凉山州博物馆联合主持策划的《金沙江文化研究》专辑 ,将于 2 0 0 2年由《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编辑出版。专辑将以强大的专家学者阵容和丰富翔实的考古、历史、民族、生态资料 ,从崭新的视角切入 ,第一次正式将“金沙江文化”这一全新理念推向学术理论界和社会各界。金沙江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 ,它的定位基础在于历史上活动在金沙江流域的各个族群、政治实体和文化单位 ,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往还。由于金沙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中国西部众…  相似文献   

19.
刘达成 《寻根》2000,(3):68-72
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之化,特别是世界上罕见的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及其所构成内容浩博宏富的东巴文化。在对纳西东巴文化的搜集、  相似文献   

20.
刘光前 《寻根》2006,(4):132-136
海南省三亚市是遐迩闻名的旅游城市。距三亚市区40公里处的南山文化旅游区,是我国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游园区。今日南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开发建设水平,获得通过了SI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质量认证,国务院授予“三亚热带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人类新世纪世外桃源”的关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