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蘇聯科學院將於今夏舉行新院士的選舉,已提出了九十五名院士候選人和二百六十七名通訊院士候選人。 這次最大多數的候選人,均爲物理、數學、化學、地質和技術科學部門所推藨的,這是因爲近年來蘇聯在上述各部門中都獲得了意義重大的進展的結果。  相似文献   

2.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6年4月第1版定价0.13元“在宇宙間,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嗎?”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吸引普遍兴趣的問題。“宇宙間的生命”这本小冊子,就是从現代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來解答这个問題。本書是由苏联烏克蘭科学院院士巴拉巴舍夫在苏联“知識就是力量”杂志上發表的“宇宙間的生命”和“天文学家的武器”,以及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齐霍夫在苏联“青年技术”杂志上發表的“天文生物学”这三篇文章集成的,最后,并附列了关于天文生物学的历史的附录。  相似文献   

3.
國際數學家會議於4月25日在羅馬舉行。這個會議是在意大利最大的數學家,國立高級數學研究所所長,蘇聯科學院外國通訊院士佛蘭西新哥·塞維利教授五十壽辰之際召開的。  相似文献   

4.
报載:“塔斯社莫斯科二日电:苏联部长会议以深切悲痛的心情宣布,杰出的苏联化学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尼古拉·德米特里埃维奇·泽林斯基院士於七月三十一日逝世,  相似文献   

5.
1951年2月16日蘇聯科學院舉行全體大會,在會上一致推選了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赤·湼斯米揚諾夫院士爲蘇聯科學院新院長。湼斯米揚諾夫在1899年生於莫斯科。他曾經在國立莫斯科大學受過高等教育,於1922年畢業;畢業以後即留在大學裏担任有機化學講座部份的研究準備工作,同年在  相似文献   

6.
莱塞通讯     
光波和无綫电波(簡称电波)一样,都是电磁波。既然电波能通訊,那么能不能利用光波直接传递信息呢?許多年来,人們一直这样幻想着。現在,这个幻想变成了現实。只有四、五年历史的萊塞,在通訊方面已經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太空中,以目前接收机的灵敏度来看,一毫瓦的連續萊塞光估計可以达到60,000哩的通訊距离;在电波和超声无能为力的海水远距离通訊中,它也能大显身手;再加上它在多路通訊和保密通訊上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它成了当前科学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32-335
杰马里·莱恩Jean-MarieLehn化学、超分子化学家。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法兰西学院教授。1939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60年毕业于斯特拉斯堡大学,1963年获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外籍荣誉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国际上21所大学获荣誉博士,曾获诺贝尔化学奖、Karl-Ziegler奖、EttoreMajorana-Erice-ScienceforPeace奖、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杰马里·莱恩教授早期的研究奠定了“分子识别”的化学基础,即从化学和生物的基础上认识分子识别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访苏代表团,已经访苏完毕,去年十二月八日离莫斯科回国,十二月十七日回到了北京。代表团在苏联访问参观,一共五个星期。他们受到了苏联人民和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简称全苏协会)、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亲切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他们访问了全苏协会,全苏协会理事会主席团主席阿·依·奥巴林院士和副主席恩·波·西朗契耶夫、阿·特·季诺维也夫、欧·阿·赫伐列勃诺娃以及其他同志为他们作了关於协会的工作、宣传方针和内容、学组、办公机构的报告,并介绍了协会各个  相似文献   

9.
鲤 名当时所在单位和职务、职称获刃学术称号筒况——中国科学院院长(1955年6月学部成立后又是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主任)。1953年6月 19日在布达佩斯接受匈牙利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士证书。1953年1二月二日在北京接受保加利亚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士证书。1954年12月28日在北京接受波兰科学院授予的院土证书。1957年9月2 H在北京接受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土证书。1958年 6月20日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59年6月二日在北京接受苏联科学院授予的院土证书。1960年4月16日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外国院士。1961年 5月22日当选为蒙古科学院院土…  相似文献   

10.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第17次技术科学论坛于8月30—31日在河南南阳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技术·人文。南阳简称宛,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汉文化辉煌灿烂,这里曾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的故里,在该地举办“科学·技术·人文”论坛,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的交融。此行的4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科学·技术·人文”主题做了10多场精彩报告,河南省及南阳市领导以及社会各界近300人参加了论坛。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首先做了题为“文化: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的集”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奥丽嘉·博里索芙娜·勒柏辛斯卡娅今年已八十二岁,是苏联当代最著名、最高龄的科学家之一。奥·博·勒柏辛斯卡娅在1871年生於欧洲俄罗斯东部伯尔摩城(伯尔摩省首府,位於喀马河,今已改名莫洛托夫)。她的父亲博里索弗·亚历山德洛维奇·普洛托勃波夫是一位贵族,家里拥有矿坑,汽船,工厂及荘园等不动产。她三岁时就丧失了父亲,母亲成为了这些财产的业主。勒柏辛斯卡娅虽然出身贵族,却没有染上任何贵族的恶习。她从小就喜欢和农家孩子在一起玩耍并接近她家里的仆人们,和他们聊天,甚至和他们一同吃饭,帮  相似文献   

12.
是否可以设法迫使植物加强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以提高植物的生产效能?怎样才能创造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的农作物新品种?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苏联科学》杂志社的记者采访了下列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A·A·克拉斯诺夫斯基(以下简称“克”)、通讯院士E·H·孔德拉季也娃(简称“孔”)、通讯院士A·T·莫克罗诺索夫(简称“莫”)、数学物理科学博士B·R·阿列克谢也夫(简称“阿”)、生理科学博士C·A·戈斯季姆斯基(简称“弋”),下面简要介绍这次采访。克:计算表明,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只有不足0.1%能被地面上的植物(包括陆地上的植物和海洋的浮游植物)借助于光合作用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13.
隶属于苏联科学院的经济与科技进步预测所成立于1985年。该所是在苏联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所几个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的,这几个研究室已从事苏联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预测工作若干年。经济与科技进步预测所的奠基者是该所的第一任所长苏联著名经济学家 A·安奇斯基院士(1933—1987年)。  相似文献   

14.
陈予恕,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3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肥城:195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留校工作至今;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1986年加拿大贵富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当选为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瓦西里·罗勃脱维奇·威廉斯是一位在农业科学史上首先对土壤肥沃性作了科学的研究,并据此而创立了草田轮种制的卓越的科学家。他的学说使苏联农业的收获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无情地痛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学家’的‘土壤肥沃递减律’的谬论。他和米邱林所共同奠定下永固基础的苏联农业生物学,是苏联科学首先在世界科学领域中占居第一位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6.
王淦昌教授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他不仅能选准研究方向,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对出现在科学殿堂里的一些虚假的东西,也能准确地鉴别并摒弃。 5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家在帕米尔高原上建了一个宇宙线实验站。当时,有两位苏联科学院院士,设计了一套电子学系统,其中摆放有三种计数管和磁铁。当有粒子进入这套实验系统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子学信号。不久,这两位苏联学者宣称发现了十多个新粒子,并将其命名为“变子”。两位院士由此在苏联也颇为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5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在贵阳举办。中国科协、国务院参事室及贵州省领导出席论坛。在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助百企授聘仪式",中国科协领导、贵州省领导为10位院士颁发了聘书。中国科协常委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选举,第六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技成就及其对中国科技的贡献将在本刊下期介绍)名单如下:杰马里·莱恩(法国)、肖荫堂(美国)、盖伊·德泰(法国)托斯登·威塞尔(美国)、姚期智(美国)、理查德·N·杰尔(美国)第六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9.
苏联的森林     
苏联的森林,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量五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国。苏联的木材出口,在国际,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为出口上的首要项目。在一九三九年,占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五,在苏联的国民经济上确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从苏联欧洲部分极西的波罗的海起,到远东太平洋的堪察加止,除了北极圈的鲜苔极地冻土带和南边的草原带和沙漠带以外,中间绵延着一片阔大的,海洋似的森林地区,覆盖着苏联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分布在欧洲部分的占百分之十七,在西伯利亚的占百分之七九·四,在中亚的占百分之三·四,在其他地方的占百分之○·二,全部总面积几达七亿公顷之多。在苏联,接近北极海沿岸,北纬七十度以北的极地冻土带,因  相似文献   

20.
①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受到苏联科学院的热烈欢迎。图为苏联科学院院长湼斯米扬诺夫致词欢迎。②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在莫斯科访问了苏联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受到所长李森科院士种格鲁森科教授、努日金教授等的热烈欢迎。图为中苏两国科学家在该所举行座谈时情形。③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在国立基辅谢甫钦科大学动物学陈列室内参观。④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团员在莫斯科参观苏联全国建筑展览会时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