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 ̄9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要求 本课《“九义”教材第三册6课)是在一年级学习了基本观察方法和比较事物异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能力训练的课。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为学生在以后认识自然界的活动中,把各种分散零乱的现象、事物条理化,为形成系统的知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 二、教学步骤 教学时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认真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分类。2.会按一定的标准(颜色、形状等)给物体分类。3.初步培养分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课前准备:1.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每组一套。2.动物头饰一套。3.投影片、背景音乐磁带等。  相似文献   

4.
分一分     
分一分,这个功夫是训练分类能力的。分类能力是思维(wéi)发展的一个重要标(biāo)志。会分类的人,思路清晰(xī),善(shàn)于抓住重点。专家告诉我们:掌握了分一分功夫,在学习上会突飞猛进!怎么样,我们开练吧!招数一:找一叠(dié)动物图片,进行各种分类:有翅膀的和没翅膀的;吃肉的、吃草的;凶猛的、温顺的;会跳的、会跑的、会飞的、会游的、会爬的;住水中的、住山上的、住草地的、住树林的……招数二:把动物按照它们身体的大体样子,分成圆形的、三角形的等等;按照每张图片上动物的多少,分成单数的、双数的……还可以为植物分类、为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5.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系统化知识的学习和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分类》。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按统一标准分类,第二课时是不同标准下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教科书第52~53页。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体会分类的含义,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挂图、学生自备水果、蔬菜。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现实,体会分类的含义1.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议一议商店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2.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分一分》是小学自然课中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的第一课。它和《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等课组成分类能力培养系列。分类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中属于较低的层次,新大纲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一分》一课共有三项内容:按形状、颜色给几种几何图形分类;按运动方式给几种动物分类;用多种方法给叶子分类。给几何图形和动物按指定标准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分类标准是不同的,渗透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有了这一步知识的过渡,学生便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树叶进行分类了。给物体…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听到两个教学案例,皆与分类相关,故想谈谈分类应该怎么分。[案例一]《百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归纳、延伸课)(教师出示六个数:70、61、8、39、20、5)师:请你选出2个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怎样有序地选?师:请写出你能组成的所有算式,并按顺序贴在桌子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顺序写出所有的算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本科教学分层次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专家意见建议归纳、分析发现,本科教学评估的很多问题与不同类型学校用同一评估标准有关。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评估发展的历史及高校实际,提出下一轮评估按三个层次分类指导的建议,即分为:研究型本科院校(有研究生院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有研究生但没有研究生院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的新升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  《数学》第一册第 39页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习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掌握分类的方法 ,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  能选择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学具准备 :  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玩具熊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每 6人一组 ,围成半圆形坐好 ,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 (衣服、鞋子、篮子、书、瓶…  相似文献   

11.
分家家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虽然有了一定的分类经验,但在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作肯定或否定分类"时,仍然面临两个困难:一是不太容易理解"按否定标准分类"这一知识点,二是往往无法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物体作肯定或否定的命名.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与整理,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整理的意义。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类,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有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  相似文献   

14.
舒瑞颖 《现代教学》2007,(11):12-12
一、教学目标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3.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4.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回答声音响亮的习惯。5.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们给果实分类,可以按哪些标准呢? 生:形状、颜色、味道、软硬、光滑不光滑。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次比赛,每组同学共同商量确定一个标准,给你们桌上的果实分类,看哪一组分得快。(老师巡视、指导,按完成分类的先后排名次) 师:请同学汇报分类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1.寻找物体的不同特征,并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类。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促进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准备: 1.每个幼儿一块分类板(上用橡皮筋纵向一分为二),四种形状、三种颜色、不同大小的图形片12张(上画四类物品,如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例题1。教材分析:"分类与整理"是融老教材"分类"与"统计"为一体的内容,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目的是强调在分类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例题1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经历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8页(单一标准分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袋(装有圆片、三角形、扇形、数字、正方形、正方体各数个)、磁力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分类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兔…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而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因而教学中要注重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明白分类讨论的动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在科学测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