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潇 《科技文萃》2000,(5):144-145
那年我9岁,同母亲住在川南那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父亲远在省外一家兵工厂上班,一年最多回家两次,住的时间也极短,因此他留给我的印象极平淡.  相似文献   

2.
①母亲在她21岁那年生下我,比母亲还小两岁的父亲,顺理成章地成为“小爸爸”。那时,他在村里谋得一份工作,做会计。他对工作倒是上心,早出晚归.对我的到来却感到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3.
她叫潘秀莲,我九岁那年,在我们家那张大床上,她取代了我母亲的位置.母亲临走的时候,那个叫做爸爸的男人说,多多,以后跟着我们好不好?他说的我们,是指他和潘秀莲,我沉默着,扭转了瘦小的身子回房间,用巨大的关门声给了他答案,但是,仅此而已.我不敢有别的举动,因为母亲表明了不会带我走,她说,多多,我没法给你幸福.  相似文献   

4.
化蝶     
五岁那年死了父亲,七岁那年母亲改嫁,于是我随母亲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七岁那年我和比我长一岁的小三相识。当时,他们一家人刚从外地搬来,成了我们家的新邻居,我和他也渐渐地熟识起来。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听他母亲叫他“小三”,我也便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叫他“小三”。起初,我只是眯缝着眼从两家中间的障子缝偷偷地叫他出来一起玩,却从不敢去他家里,我很怕他的母亲,因为那是一个比我的母亲高大许多的女  相似文献   

6.
①母亲在她21岁那年生下我,比母亲还小两岁的父亲,顺理成章地成为"小爸爸"。那时,他在村里谋得一份工作,做会计。他对工作倒是上心,早出晚归,对我的到来却感到惊慌失措。他从来不让我碰他的账本,每每我哭闹时,他也只是以巴掌相待,很少把我抱在怀里哄劝。记忆里,我很少和父亲亲近。  相似文献   

7.
沈谧 《家长》2001,(Z2)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和母亲老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时,我便随母亲背井离乡去了遥远的鲁西北,当时我的心像一条无帆的船飘泊在芸芸众生中。我封闭着自己,冷漠地旁观这个世界,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恨他使我不能像别人那样  相似文献   

8.
苦孩子有志气,打工创业觅商机 我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的记忆是苦涩的,困苦的生活使我几乎填不饱肚子,小时候只有过年家里才能吃上肉.父亲是在我14岁那年去世的,不满40岁就愁白了头的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妹6人艰难度日.在家乡,我种过大棚蔬菜,养过食用菌,培育过作物良种,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母亲刚怀上我,便查出心脏病。医生建议打胎,母亲摇头说不。她用生命作赌注,给了我新生。1岁那年,清贫的生活使母亲奶水不足,每天她抱着我到3里外的一个村里,找人喂奶。两岁那年,据说我还常常尿湿被褥,母亲不厌其烦为我换洗。3岁那年的一个深夜,我突然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母亲抱着我一口气跑到10里外的乡医院。那是10余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啊!4岁时,我偷拿了别人的东西,遭到母亲一顿打。母亲只打过我这一次,打得毫不留情。5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母亲为一个上门讨饭的老人煮了两个鸡蛋。那时的鸡蛋是逢年过节才舍得吃上一次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0.
她和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我却要叫她姐姐。 10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把泥猴一样的我抓回家,指着一个男人和她对我说。以后。他是你爸爸,她是你姐姐……就这样,我们走到了同一个屋檐下,那年我10岁,她13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缅怀父亲     
我5岁那年,母亲病故,从此只有父亲带着我生活,所以我与父亲的感情格外深厚。父亲虽然已经离开54年了,我却时刻都在想念着他。  相似文献   

12.
本期主角:杨振宁神秘咒语: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行动故事:1.“献给母亲”杨振宁生于1922年,安徽肥人。他一岁时,父亲赴美国学,六岁那年父亲才回国。童  相似文献   

13.
断指不痛8岁那年,母亲让他制止弟弟玩刀。他夺过来,觉得一刀砍在树上树就流泪很好玩,结果砍断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痛得哇哇大哭。18岁那年,他和一群陌生人打架,怒喊:老子去年打架断了一根手指,大不了今天再断一根。那群人不战而退。28岁那年,他对女朋友悠悠地说:原本我可以成为飞行员,但一次事故使我断了一根手指,也破灭了我的梦想。那一刻,女友心疼又敬佩,决定嫁给他。38岁那年,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这手指是上山砍柴砍断的,那时爸爸家里穷,没钱读书。调皮的孩子懂事地捧起了书。48岁那年,他对朋友们激昂地说:虽然为朋友打架丢了一根手指,但…  相似文献   

14.
母亲刚怀上我,便查出有心脏病。医生建议打胎,母亲摇头说不。她用生命作赌注,给了我新生。1岁那年,清贫的生活使母亲奶水不足,每天她抱着我到三里外的一个村里,找人喂奶。2岁那年,据说我还常常尿湿被褥,母亲不厌其烦地为我换洗。  相似文献   

15.
感恩尴尬     
17岁的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丈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连夜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象的一样,母亲打开门,他度诚地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就上前紧紧地拥抱并且亲吻了他,  相似文献   

16.
季然 《成长》2007,(1):17-19
从9岁那年起,我一直和外婆一起住。于是我认识了丁小川。他和我住隔壁.很黑很瘦,但心地善良。他带我上学,帮我拿书包,趁我不注意把他母亲煮的鸡蛋放在我书包里。  相似文献   

17.
"傻丫头,这些鞋都是有特殊意义的。"随后,母亲拿起一双浅口红皮鞋,满脸的幸福和温情,回忆起往事——"17岁那年,我遇到你父亲,拿不定主意是否嫁给他,我的母亲说,那就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家很穷。母亲在我3岁那年,跟奶奶闹矛盾,离家打工,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从小我就跟着父亲生活,他会打一手快板。他这一辈子,也就靠这  相似文献   

19.
她叫潘秀莲,我九岁那年,在我们家那张大床上,她取代了我母亲的位置。母亲临走的时候,那个叫做爸爸的男人说,多多,以后跟着我们好不好?他说的我们,是指他和潘秀莲,我沉默着,扭转了瘦小的身子回房间,用巨大的关  相似文献   

20.
理解的幸福     
1956年,我7岁。7岁的我感到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见到我,哭了。母亲说:"你父亲死了。"我一下蒙了。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自己是什么反应,没有哭是肯定的。从那时我才知道,悲痛至极的人是哭不出来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倒在彭城陶瓷研究所他的工作岗位上。母亲那年47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