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俄罗斯坐过两次火车。两次都走的同一路线。第一次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第二次是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所走的路线虽然相同,却让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莫斯科与圣彼得堡(1924—1991更名为列宁格勒)的火车站外观居然完全相同。更有意思的是莫斯科的火车站叫"列宁格勒火车站",而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叫"莫斯科火车站"。这是100多年前留下的故事。1842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签署了建设俄罗斯第一条铁  相似文献   

2.
垂钓元首     
雷鸣 《世界文化》2003,(3):35-35
前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是一位闻名遐迩的钓鱼迷,一生对垂钓有着特殊的嗜好,他把钓鱼当作最好的身体锻炼和最好的休闲方法,每每遇到紧张疲惫时,总是到河边或湖畔纶丝垂钓,以此获取休闲乐趣,缓解一身的劳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德军的远程炮火在莫斯科郊外前沿阵地隆隆响起,战火已逼近首都莫斯科。斯大林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依然威风凛凛地来到莫斯科郊外纶丝垂钓。《真理报》为此编发了一条消息和一组照片,纳粹特务很快将这一异乎寻常消息电传给纳粹头目希特勒。这位战争狂人闻后大惊失色,惶惶不安。在斯大林看来,钓鱼是钓者与…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驻希腊使馆第三层的办公室里,49岁的军事情报头目马斯洛维奇正以某种独特干练的方式召集属员晨会。其他人员于1985年5月21日撤离,只有鲍克汉留下来商讨事宜。鲍克汉43岁,身材魁梧,是情报总局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官员。他曾受训于莫斯科情报学院,所以有着丰富的间谍工作经验。他是马斯洛维奇的助手,他的身份对该组织在雅典工作的人是不公开的。他是莫斯科间谍网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两人匆匆地交谈了一会儿,马斯洛维奇交给他一封电报,电文上写着,鲍克汉在基辅军事学院的孩子出事了,请他速返莫斯科处理此事。他吓呆了,…  相似文献   

4.
雷巴科夫是原苏联广大读者十分喜爱的一位作家。他于1911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程师家庭,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随父母迁居莫斯科,1930年考入莫斯科运输学院公路系。他阅历很深,大学毕业后曾在许多地方工作过。1941至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他自始至终战斗在前线。1948年发表的儿童中篇小说《佩剑》(1954年拍摄成同名电影)揭开了雷巴科夫文学创作生涯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饮誉世界的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与柴科夫斯基有着不解之缘。1866年,俄罗斯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创建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同年他聘请26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进院当教授。柴科夫斯基在院任教11年,与尼古拉建立了终身友谊,他的不少作品都由尼古拉演奏和指挥。1881年,尼古拉去世,柴科夫斯基心怀悲痛写了一首钢琴三重奏,题名(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表达对尼古拉的知遇之情。柴科夫斯基为此院的教学和发展作了杰出的贡献,他同时是俄罗斯成就辉煌的代表性作曲家,所以后来这个学院就被命名为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在学院临街…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在自己执政时期至少都做过两件事:首先宣布要与行贿受贿的恶习做斗争,然后又不得不承认此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1556年,莫斯科贸易广场。伊凡雷帝问站在一旁的刽子手们:"你们谁会分鹅?这个家伙太贪了,收了一只烤鹅,鹅肚子里塞满了金币。"此时他脚下正跪着一个即将被处决的贪官。刽子手们鸦雀无声,伊凡雷帝见状冷笑着继续说:"我来教你们。先砍下他的两条小腿,然后再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地铁始建于1935年,从通车到现在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它现有9条地铁线路,其中8条穿过市中心繁华区,呈放射形;另一条是绕市区的环形路,总长达二百三十余公里。每条线路都有十几至二十几个车站。这些地铁线纵横交错,互有交叉,最多的有4条线在一个车站交汇。  相似文献   

8.
1985年1月29日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诞生一百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众所周知,契诃夫188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随后便当上了私人开业的医生。他认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病救人。他在一封信中,表面上是开玩笑,而实际上却是十分严肃地写道:“医学是我的发妻,而文学则是我的情妇。”契诃夫的医学活动是在莫斯科附近的奇金和兹维尼戈罗德开始的。他在莫斯科也开过业。在他租来的住房门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安·帕·契诃夫医生”。在他的办公桌上,墨水瓶和钢笔旁边总放着听诊器和医生叩诊用的小槌子。  相似文献   

9.
吴华  华瑛 《世界文化》2000,(1):33-34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斯大林经常在莫斯科郊区的别墅里,召集苏联党政军要员开各种会议。会后,他常常同与会共进午餐或晚餐。  相似文献   

10.
到莫斯科不可不去红场,到红场不可不瞻仰列宁墓。在俄罗斯学习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回国前终于有机会去莫斯科,去看一着列宁他老人家。 到达莫斯科后,我们一行四人的头一个目标就是红场。初见红场,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红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宽阔宏伟,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见证着发生在莫斯科的重大历史事件。克里姆林官、列宁墓、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俄罗斯最大的商场环绕在红场的周围,述说着不同时期在莫斯科所发生的一切。列宁墓在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方, 1924年1月 27日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安放…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前,莫斯科曾居住过一位善良睿智的老艺术家——法复尔斯基。老人身边经常学生满座。他挚爱他们,教诲他们,不仅限于作画;他关心他们,为他们的失败而忧心,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2.
1920年10月18日谢尔盖·叶赛宁去高加索出差三个月后回到了莫斯科。当时诗人在交通人民委员会工作。来到莫斯科后他就去拜访了朋友——象征派诗人亚历山大·库西科夫。时间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悄悄流逝,夜幕降临。库西科夫劝叶赛宁留下来过夜。事实上当时离开住宅是很危险的,因为整个首都实行戒严,夜里不准通行。反布尔什维克势力蠢蠢欲动,到处进行搜捕、拘禁和搜查。  相似文献   

13.
1830年夏天,16岁的少年诗人莱蒙托夫跟着外祖母来到莫斯科近郊的谢列德尼科夫庄园。在这里,他爱上了18岁的少女苏什科娃。这可能是诗人的第三次恋爱,  相似文献   

14.
1872年春天,画家彼罗夫专程从莫斯科来到彼得堡,为特烈基亚科夫美术博物馆画一幅作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肖像。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正在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小说,他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谁也不想见。没有人相信他会同意摆出姿势来为自已作肖像,谁知画家和作家刚一开始交谈,他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造型艺术博物馆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珍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大师们的杰作一百多幅。这些油画的作者几乎囊括了印象派所有的画家。当年备受责难、诋毁而今成为稀世珍品的印象主义画作,怎么会大量流入革命前的俄国呢?前苏联艺术学博士亚历山大·卡缅斯基在他写的《收藏的全是珍品》一文中解开了珍品落户莫斯科之谜,道出了印象派在莫斯科近百年的沧桑。1874年印象派绘画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和学院派风景画家约瑟夫·文森特在克洛德·莫奈的《卡普津诺克林荫道》前停下来,文森特发出墨菲斯托菲里斯(欧洲民…  相似文献   

16.
让美丽长存     
莫斯科郊区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建筑优美的古迹和古老的花园和庄园,贝科沃庄园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庄园和两位杰出的俄国建筑师的名字有密切联系。一位是米哈伊尔·卡扎科夫,他被认为是建筑宏伟的贝科沃庄园的创建人,另一位是瓦西里·巴热诺夫,他于1789年曾在那里负责建造哥特式的白石结构弗拉基米尔斯卡亚教堂。今天,这座由18世纪流传下来、建造在一座小山上的住宅只剩下了带楼梯扶手和柱基的前门,与房子相连的是一个花园,有条两侧栽着菩提树的小径,还有两个池塘,其中一个还在池中心建造一个小岛,上面设有凉亭。这些都保存至今。在19世纪中叶,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庄园住宅,  相似文献   

17.
沙皇一家之死的最新发现曾方明编译爱德华·拉德津斯基,原苏联最著名的剧作家于1989年停止了戏剧创作。在莫斯科,除了去几个国家档案馆外,他很少出门。他想的只是一件事:揭开沙皇尼古拉二世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一家人死亡的各种秘密。“就像一场疾病,”拉德...  相似文献   

18.
1843年,谢尔盖·季莫菲耶维奇·阿克萨科夫买下了莫斯科近郊的阿勃拉姆采沃庄园,和全家一起搬到了那里。这时他已经远不是一个年轻人了——他虚岁已经52岁,——他经常生病,双目失明。谢尔盖·季莫菲耶维奇早就思念过恬静的农村生活了。他想在死前听听黑琴鸡发情时的叫声,听听黎明时母马的长嘶,听听在粉红色的雾霭中鱼儿拍水的声音。搬到阿勃拉姆采沃以后,他  相似文献   

19.
姆斯基斯拉夫-罗斯特洛波维奇,俄罗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指挥家,于2007年4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0岁。罗斯特洛波维奇是当今最著名的大提琴家,他演奏过几乎所有著名的大提琴乐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曾为他作曲。近年来,他作为指挥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先后为美国和欧洲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0.
谷羽 《世界文化》2007,(2):14-15
2003年9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把俄罗斯文化界国家最高奖——圣安德烈勋章,授予一位80岁的老诗人,称赞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诗人。在那段日子里,书店竞相出售这位诗人的诗集,电视节目朗诵他的诗歌,莫斯科街头树立着他的巨幅画像。一个诗人的生日,居然成了俄罗斯人的隆重节日。这位诗人出生于高加索的达格斯坦,他就是从山区走出来的阿瓦尔族诗人拉苏尔·伽姆扎托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