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汉云  刘星 《新闻界》2005,(6):49-50
随着省级台的陆续上星,省级卫视表面一派繁荣,实则危机四伏: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强增多。2003年,竞争对手中的老大——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业化的频道改革,导致全国卫星频道重新洗牌.此外,省级卫视还要面对城市电视台、同级卫视的竞争,其潜在对手还包括境外卫星电视;另一方面,省级卫视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所担负的宣传使命,“立台之本”的新闻已成弱项,相互之间的“克隆”又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下降。“省级卫视自1997年以来,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1年为14.76%,中央台为31.15%。单个省级卫视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极弱,与央视一套相比,可以忽略不记。在2002年全国市场收视份额前15名卫星频道中,央视就有6套占据了前六位。”  相似文献   

2.
2006年江西卫视节目编排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江西卫视在电视宣传、经营创收全面取得历史性好成绩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卫视全天及晚间黄金时间收视排名均位列31个省级卫视第4位,收视份额突破1%大关,是2006年度上升幅度最大,最令人关注的省级卫视之一,被业界评价为“江西卫视‘黑马’奔腾”,这说明江西卫视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强势媒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是全台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电视节目编排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34.91%     
2007年,全国共有21个卫星频道收视份额超过1%,其中有中央电视台12个频道,中央电视台全台总体收视份额达到3491%;全国省级卫视2007年的收视份额达到272%,比2006年上升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张丹  温洪泉 《声屏世界》2005,(10):48-49
2004年.随着一些省级卫视频道品牌发展的初见成效,再加上数字电视平台的建立,电视资源集约化整合,电视观众分众化趋势的来临,各大省级卫视纷纷改版,迈出了深层次频道变革的步伐。而重庆卫视在这次改版浪潮中.以定位为“中国公信特色频道”为突破口,从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凭借其优秀的自办栏目和科学的编排及其独特的定位成就了重庆卫视覆盖排名全国第六、西部第一的辉煌。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2004年5月后,重庆卫视西部地区收视持续增长,多项指标西部排名第一;2004年6月后.重庆卫视涨势迅猛,全国夜间收视一度跃居省级卫视第四;重庆卫视在26个中心城市入户率超过60%,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人户率与本地频道相当。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杂志《中国广播影视》引用央视索福瑞公司的数据,公布了 2005年全国上星频道收视份额排名。该排名表中的数据显示,浙江卫视2005年收视份额增长0.2个百分点,以0.907%的收视份额在全国地方卫视中排名第三。从 2005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浙江卫视的一系列举动吸引了无数眼球:  相似文献   

6.
2006年江西卫视全天及黄金时间排名均位列31个省级卫视第4位,收视份额突破1%大关,是2006年度上升幅度最大、最令人关注的省级卫视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今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对电视而言,在国内,中央电视台继续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省级卫视群雄逐鹿,凭借上天、入地的传输技术,跨地域传播,进军全国市场,蚕食本地广告市场和收视份额。但在传播内容上却千屏一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省级卫视在全国频道收视份额中能超过1%的却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8.
陈曦 《编辑之友》2005,(5):63-65
2004年,一档全新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经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湖南卫视推出,横扫荧屏,创下收视佳绩。据统计,其收视率占到长沙市收视市场35.8%的份额,占湖南省收视市场的17.1%。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仪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这一收视成绩在省级卫视中几乎没有先例。  相似文献   

9.
沙建军 《新闻传播》2004,(11):41-42
省级电视频道上星的初哀是为了提高频道的覆盖率,增加频道的潜在观众规模,进而提高频道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目的根本没有实现。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显示:省级卫视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收视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2000年是17.02%,2001年是14.91%,2002年是14.76%,在2002年的全国收视市场份额的前15名中,央视就占有6个。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更严重的问题是各个省级卫视节目)从内容到编排的同质化倾向,你有《玫瑰之约》我就有《相约星期六》,黄金时段基本是电视剧的天下,而同一时期电视剧又基本局限于有数的几部,如此种种,造成了省级卫视的衰落气象。  相似文献   

10.
袁春杰 《声屏世界》2013,(10):86-87
在2013年上半年卫视频道整体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东方卫视逆势上扬,以"栏目、电视剧、新闻"三驾马车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广告主打造一个强力的广告传播平台,上半年东方卫视完美展现了一线卫视的大家风范。抢占省级卫视一线阵营2013年上半年卫视竞争越发激烈,东方卫视在广告经营和频道收视上力争上游,向大众证明频道发展创新的实力和决心。根据美兰德调查显示,东方卫视覆盖全国9.28亿观众,建造了庞大的全国传播渠道通路,在全国卫视有线网覆盖位居省级卫视第一。基于这种强大的传播通路支持,东方卫视的收视一直处于高速上涨,继2012年全年黄金时段收视位居第四后,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9月,东方卫视在中国发达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收视排名领先。一线城市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主导地位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欲占领一线市场,东方卫视又成为最佳选择。吸附价值创造传奇相关数据显示,东方卫视已经影响了中国最有市场价值的区域和人群。东方卫视目前虽然在全国省级卫视收视排名第四,但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至今,东方卫视黄金和全天时段在华东地区收视率均排名省级卫视第一。华东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若想攻下华东市场,东方卫视成为最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东方卫视推出由孟非领衔的社交服务类脱口秀《四大民助》以及谢娜个人脱口秀《娜就这么说》,加之《今晚80后脱口秀》及《金星秀》,东方卫视成为国内首家每周黄金时段推出四档脱口秀的省级卫视.2016年第一季度CSM52城收视数据显示,东方卫视跃居省级卫视第一位,较去年同期前进5名.东方卫视此番收视逆袭,得益于节目品质的提升,同样有赖于节目编排的优化.东方卫视在强化新闻立台的基础上,户外真人秀(《极限挑战》《花样姐姐》)、喜剧节目(《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以及脱口秀节目三管齐下,聚拢年轻收视群体,拉动收视.东方卫视是国内首家每周晚间时段播出四档脱口秀节目的省级卫视,也是唯一一家频道开播至今坚持脱口秀节目生产的省级卫视.本文从脱口秀节目的整体编排,分析东方卫视何以打出差异化的综艺王牌.  相似文献   

13.
国外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改造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受关注的东方卫视第二季《中国达人秀》终于在今年7月10日盛大落幕,并创下收视奇迹:上海地区收视率达32.6%,收视份额为72.6%;全国25个城市收视率为5.9%,份额32.6%,毫无悬念地成为全国收视冠军,刷新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全国收视5.7%的记录。从今年5月1日开播以来,第二季《中国达人秀》就一直是全国观众关注的热点。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14.
谢玲 《视听界》2007,(3):38-39
2006年11月13日,一档名为《胜者为王》的牌艺竞技栏目悄然登陆重庆电视台娱乐频道。“平静”的开场瞬间引爆收视热点,开播当天市场份额为3.9%,收视率1.4%。第四天,份额涨至5.6%,收视率达到3%。其后,节目市场份额最高达到12%,形成了娱乐频道收视亮点。  相似文献   

15.
"东方卫视现象"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飞 《现代传播》2004,(5):104-105
近年来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命题。东方卫视自2 0 0 3年 10月 2 3日开播以来 ,以富于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定位、战略和策略 ,有力提升了它在省级卫视格局中的影响与地位。 9月中旬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承办、本刊协办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 2 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东方卫视现象”展开了热烈讨论。本刊从中选取了几篇文章 ,以期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方卫视诉诸于建构一个"观念的自由市场"的《东方直播室》,是对电视新闻观点评论类节目的一次创新尝试。自开播以来,反响强烈,平均全国收视达到0.88,排名进入同时段省级卫视前三名。这一具有创新模式的新闻节目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东方直播室》被《新周  相似文献   

17.
王永连 《视听界》2004,(2):22-24
2003年10月,跨区域定位的上海东方卫视全新推出, 东方卫视不是原上海卫视的简单翻版,而是上海文广依托上海广电资源优势彻头彻尾重新打造的全新品牌,作为上海对外突围的旗舰,引起业界强烈关注。与东方卫视一样, 2003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争议的省级卫视还有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2003年是湖南卫视聘请媒介顾问公司对节目和营销策略大调整的一年,年初湖南卫视进行全新改版,大打电视剧牌,迅速扩大了湖南卫视在全国及全国市场上的收视份额,带动了广告创收的节节攀升。2003年安徽卫视广告创收突破5亿,稳居全国十强之列,全国知名媒体纷纷关注异军突起的电视“淮军”,“安徽电视现象”成了继“湖南电视现象”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电视现象。随  相似文献   

18.
江西卫视近年来在全国的收视表现令人瞩目。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显示,2006年江西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中全天平均收视排名第5位,仅次于湖南、安徽、北京、上海。其中,《传奇故事》作为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民生节目,表现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19.
刘洁 《新闻窗》2006,(3):58-59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引爆了我国电视新闻界的“第三次革命”。以平民化视角、平民化语言记录百姓生活原生态的“民生新闻”开始走红。并迅速蔓延。2003年10月28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横空出世,其升级的“公共新闻”理念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百姓的追捧,从而掀开了卫视新闻改革的序幕。许多省级卫视纷纷响应,相继开办此类性质的专栏,并且打造了一批有口碑有收视的栏目,省级卫视的新闻栏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承办,《现代传播》杂志协办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9月18日在上海召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学刊主编齐聚一堂,对东方卫视开播一年以来的表现进行评点和总结,并为东方卫视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