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土挤密桩是桩体用开挖的粉土或粉质黏土材料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未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素土挤密桩后桩体周围土的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失。从素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可知,素土挤密桩可以有效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湿陷性。地基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公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因而素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飞 《科技风》2014,(18):158-158
湿陷性黄土这种特殊地质情况,是我们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常见地质中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一直是个施工难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湿陷性黄土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探讨,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出发研究了黄土出现湿陷的原因,再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水泥土挤密桩作用的探讨研究,来帮助以后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黄土成因入手,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常见加固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灰土挤密桩现场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得到灰土挤密桩法处治黄土湿陷性的基本效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比了单独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采用灰土挤密桩与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共同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基本处理方法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载荷试验和路基下桩、土应力测试,采用现场实测分析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承载性。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路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沉降观测实验研究,按沉降观测结果预测路基工后沉降,为铺轨提供时间参考、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论证了水泥土挤密桩作为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冯理文 《科技风》2012,(15):132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湿陷性黄土软土的处理方法:灰土挤密桩.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迎社  陈林 《科技通报》2012,28(2):143-145
根据对挤密桩和CFG桩作用机理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先挤密地基土,后施工CFG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并通过复合地基检测结果的评价,表明了该设计方法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技术先进的优点,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技术的总结,介绍了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塌孔预防.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二电厂地坪为湿陷性黄土,采用三七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着重介绍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加固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以辽西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具体工程实例,分别采用灰土挤密桩和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试验段地基,研究这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并进行综合优化对比,总结地基处理的适用性。在对处理方案进行优化,对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利用,以此研究成果实现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推广应用,从而节省工程造价,提高地基处理效果,收到预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该地区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发展也是得到了良好的进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为了提高经济建设的步伐,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做足了文章,为了使中部地区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关部门在公路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并在青岛至兰州建立了G22高速,从工程实际施工入手,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灰土挤密桩现场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得到灰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效果,以后为湿陷性黄土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为公路路基湿陷黄土基地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宁夏南部地区黄土覆盖层厚,面积大,分布厚度为20 m~100 m。黄土大部分具湿陷性,为特殊性岩土。湿陷性黄土在上部载荷作用下,浸水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以及不均匀沉降量。一般情况下在2d左右就可以出现超过150 mm~250 mm以上的压缩量。这样大的沉降量会对建筑工程造成倾斜失稳、表层开裂等破坏现象。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地基应有针对性的做好防固措施。基于此,本文结合某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针对湿陷性黄土成因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宁夏南部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自重湿陷量,划分了湿陷等级,并统计了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针对湿陷性黄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本次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抑制或减弱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盆地是我国主要的黄土分布区,黄土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在一定压力下浸水产生湿陷的土称湿陷性黄土,不产生湿陷的称非湿陷性黄土.该区湿陷性黄土发育,湿陷土层分布厚,湿陷性强,地基处理难度大.近年来,在该地区使用的综合法地基处理地基以其经济、实用性在吴起--延炼输油管道靖安首站中的充分应用.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工程中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常用方法,如垫层法、强夯法、CFG桩复合地基法和挤密桩法等,并介绍了每种处理方法的处理原理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9)
针对黄土地基的湿陷性问题,可采用预浸水法、垫层法、强夯法、DDC桩挤密法、换填法来处理,得到更加密实、稳固、利于工程建设的地基。以此来保障黄土场地上的工程建设正常进行和顺利施工,确保建造完工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某站场施工实例,介绍了柱锤冲扩桩和CFG桩结合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方法,确定了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参数,通过其置换、挤密效应达到了消除黄土湿陷性和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大跨度多层建筑采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消除湿陷性,有效控制基础沉降,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可节约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兰州某拟建工程通过地面浸水与深层浸水两种方式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试验比选分析,通过检测结果对两种浸水方式的浸水处理效率、影响范围和处理效果作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浅析公路工程中土桩挤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比较常用的还是土桩挤密的施工技术。它是目前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新近积黄土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本文主要对这一柔性桩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