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浮力"一章是学生在学过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有关浮力现象的,它是前几章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分析1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题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问题 :认识浮力的存在 ,探索浮力的规律 .这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 .而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并在探索浮力规律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以前学习的知识得到复习、应用和巩固 .本节内容是本章甚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问题 .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浮力是有感性认识的 ,但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 ,而且往往有些认识是错误的 .例如 ,有的学生看到木块能浮在水面 ,而铁块会沉到水底 ,就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 ,或者认为水对木块有浮力 ,对铁块没有浮力 .另外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 ,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 ,就错误地认为浮力也与物体在液体内的深度有关等 .这些错误的认识由于先入为主 ,所以往往相当顽固 ,会抗拒正确的认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习的思维障碍 .另一方面 ,这部分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所以...  相似文献   

3.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2章第1节.)教材分析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浮力知识的研究、学习,涉及力的概念、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等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学,主要是受生活经验影响,对浮力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此外,还存在解题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调整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意见”,“压强”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压力、压强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增大或减少压强的方法;要求学生知道帕斯卡定律;了解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压力的简单计算;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般压强的基础上了解液体压强的特殊性,掌握反映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公式和有关计算;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大气压强的基础知识.“浮力”这章是前几章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压强”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求学生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压力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是本章的核心,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解和运用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物体的沉  相似文献   

6.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 教材分析: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教材分析:"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 .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本章概述本章教材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力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讲述压强和流体力学的有关内容.压强和流体力学的知识,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初中物理中,压强和流体力学的初步知识都是重要内容.过去这一部分内容在初二年级学习,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感到有较…  相似文献   

9.
"研究液体的压强"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该节教材是前面压力、压强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理解,是学习后续知识"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教学,无疑是搞好液体压强知识教学的重要前提.该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得当,他能够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国友 《西宁教研》2000,(1):34-34,33
一、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在学过力、,力的合成、液体内部压强等内容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学好本节内容就为下一节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到浮力这一章,就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吃力.浮力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章既有演示实验,又有理论推导,既有原理,又有应用,需要用到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知识,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其中,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的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难点.那么,怎样讲才能化难为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所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液体的压强”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该节教材是前面压力、压强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理解,是学习后续知识“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教学,无疑是搞好液体压强知识教学的重要前提。该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得当,他能够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浮力的投影教学潘杰,李新中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综合了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等内容的知识,概念多题量大,而且难度较前几章明显增加。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浮力的知识,九年义务教材在这章增加了演示次数,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的不好。还有...  相似文献   

15.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分析与设想《浮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对浮力的认识----浮力的初步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章各节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密度、重力、液体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知识。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浮力现象学生较熟悉,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  相似文献   

17.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本身不难理解,利用这些知识直接解题也容易掌握。但是结合密度、液体压强、二力平衡、物体体积和被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和变化,以及弹簧秤等进行综合应用,解综合题,则是比较困难的。每届学生遇到本章的有关习题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学到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相关的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知识没有联系起来,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有关浮力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问题比较多,但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方法是:受力分析列方程,展开方程找未知。统一单位代数据,仔细计算答此题…  相似文献   

18.
“浮力”这一章,在初中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除了包括浮力、阿基米德定律、浮沉原理等重要基础知识外,还牵涉到重量、比重、液体压强、压力以及二力平衡等重要基础知识。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难度也较大。而且,本章知识内容在高中不再学习,因此在初中毕业总复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认真搞好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牢固,并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浮力,是在综合比重、压强、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新课题.为了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课本中设计了相应的演示实验.我们在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及实验课的教学中,加强了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的配合,结合学生教学实习实际,对教学中易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浮力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激发了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浮力》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不仅涉及到浮力的概念,而且还跟前面学过的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还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所以在学习《浮力》这章时,许多学生感到问题变化多,理不清思路,解题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本章的内容呢?一、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概念时应注意以下5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2“.浸在”的含义。“浸在”应包括完全浸入时的“浸没”和部分浸入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