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跨越式跳高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环节。笔者采用倒叙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先进行起跳过杆技术的粗线条教学,然后进行助跑、起跳、过杆、落地技术的精细加工。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这一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时会出现:起跳点不准、助跑与踏跳结合不好、摆动腿向上上摆不够、过杆时碰掉横杆、两腿过杆的先后顺序不明确、起跳和落地时没有缓冲、弹跳力不好、起跳向前冲以及对横杆的畏惧心理等。这些都是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正> 跨越式跳高是几种跳高方法中最简易的一种,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学习。动作要领: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反之相反。助跑应逐渐加速。起跳时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向前上方快速摆起,尽可能高摆。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教学方法:宜采用以完整教学法为主,结合若干分解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做一定的技术讲解后可按下述步骤教学。一、助跑过低横杆助跑步数应以助跑起动时先迈哪条腿而定。如左侧助跑先迈右腿,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跳技术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美国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摆腿占20%,摆臂占60%,起跳腿只占20%。因此起跳阶段摆蹬配合动作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 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和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原动力)第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正>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是跨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一个重要技术,其中摆动腿和起跳腿的依次过杆是过杆技术教学的关键。通过多次实践,笔者发现可将两条腿与横杆的关系转换成内、外侧脚与横杆的关系。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试图通过器材的一物多用,以依次过杆这一技术环节为突破口切入跨越式跳高教学,将完整技术动作进行有效地分解与串联,让学生在一根PVC管的多种用法中掌握依次过杆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跳高的教学重点小学跳高技术教法重点 ,一是助跑的节奏 ;二是掌握摆动腿至横杆上时要稍内旋技术 ,因为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时要稍内旋是衔接助跑和空中的动作关键。若起跳摆腿失败 ,重者没有成绩(犯规) ,轻者影响成绩。影响起跳效果的原因有多方面 ,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助跑节奏和起跳过杆的角度。这不是几节课能解决的 ,但助跑节奏则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教法在短期内予以完善 ,因此 ,如何掌握正确助跑节奏 ,也应是小学生在跳高技术中教法的重点 ,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起跳。二、什么是正确的助跑节奏跳的高度和跳跃者助跑的节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萍 《中华武术》2022,(2):56-58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迪·福斯贝里创造的"背越式"跳高距今已有几十个春秋,该项技术由创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从外形到内在机制,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由起跳腿起跳过渡到以摆动腿起跳这样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背越式跳高中的高速助跑,漂亮的背弓的同时,却一直在轻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技术动作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的枢纽,同时,起跳技术完成的效果与这一步的动作质量密切相关,深刻认识跳高技术的内涵,深化技术的理解,这不仅是正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前提,也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跨越式跳高是四年级跳跃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各项素质的发展。但腾空过杆动作对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动作技巧要求较高,练习时容易产生恐惧与厌烦心理,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针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层次性,结合有效的情景设置,有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一、动作要领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它的助跑一般距沙坑10~15米,采用站立式起跑,助跑应加速,最后一步起跳腿,应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用力地踏板,蹬伸起跳。同时摆动腿应积极前摆,使身体腾空后,起跳腿前提向摆动腿并拢,两腿屈膝尽量向胸部靠拢,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成蹲踞式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部分。在这四部分中,起跳技术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跳高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跳高过程中的摆动技术则是重中之重。前苏联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起跳时产生的垂直分力有30%~45%是由摆动所产生的,并且随着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保成  王川  罗会文 《体育科学》2003,23(2):92-95,109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要结论:摆动腿的支撑效果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韩猛  张玮 《中华武术》2024,(2):40-41+44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跳高被列为田径比赛项目则是1864年在英国,然而男女跳高被列为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则分别是在第一届和第九届奥运会。跳高具体步骤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五部分,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有助跑。如何合理地训练助跑也是体育运动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前言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放脚技术包括摆动腿放脚和起跳腿放脚技术。摆动腿放脚技术对最后一步助跑速度的保持和发挥以及起跳时的身体姿态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起跳腿的放脚技术对于是否能以合理的动作落地起跳以及能否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都将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当前我国优秀男子  相似文献   

18.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竞赛项目,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下面主要谈一下背越式跳高的基础训  相似文献   

19.
本课亮点:1.巧妙运用体操棒学练跨越式跳高。运用体操棒学练原地摆腿、起跳练习、上步起跳过杆、助跑起跳过杆等练习,让学生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解决本课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之难点。2.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技能或素质水平进行分层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类学练,达标升级"的分层教学法,技能  相似文献   

20.
一、易犯错误:助跑先快后慢产生原因:助跑步频和步幅不稳定。纠正方法:1.跳高架前画上助跑弧线进行反复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2.在弯道区进行重复性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二、易犯错误:最后几步形成侧身跑及背对横杆起跳过杆产生原因:没有很好地做到起跳脚外侧着地和摆动脚内侧着地助跑方式来完成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纠正方法:在全程助跑中,当身体进入弧线助跑区时,身体要始终沿着弧线助跑并向内倾斜。同时,用起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