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26)
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同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城市中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建筑材料的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性的问题。所以人们更加注重在工程建设中应用一项有效的技术来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的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1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较其他的国家比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方面也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创新发展效果。从施工材料角度来看,国内更需要寻找建筑节能材料去解决目前资源短缺的现状,而各类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确实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也适合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人们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节能环保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再生资源的消耗也会更多,外墙保温已经是当前建筑物和构筑物节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而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就使得建筑的节能效果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外墙保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资源利用过多,给我国带来了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影响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节能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工民建筑工程中正在实施节能施工技术,实施低碳环保的政策,运用节能的技术及设计工艺,将环保原则实施到施工中,确保环境保护与资源的节约。文章探讨了在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施工技术、工艺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施工中的节能措施,最后研究了我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太阳能的利用,能够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同时带来了环保、节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这些年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非常快的速度向更高水平发展着,人们一直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就使得更多的资源被更快的消耗,人们对于资源的开采就增加了速度,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两者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矛盾。为了缓解当前的资源消耗形势,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环保节能技术。建筑工程是不会停止的,资源消耗也很大,环保节能技术自然也必定要应用在其中。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里对于这方面技术的应用,研究环保节能在其中的价值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是这对于我国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损耗也是比较大的。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开始慢慢的注重环保节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鼓励和提倡节能环保节能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高损耗、高排放量的前景下,实行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对于这一理念和技术的实施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在很多的大型公共设施如地下停车场和火车站都尽可能的实现自然采光,这样也是实现节能的重要举措,同时一些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善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节能环保是当前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建筑工程中如何将节能环保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因此对于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探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节能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4)
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也推进了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新型施工技术,而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业也是一个发展的新方向,不过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还面临着污染严重以及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我国能源匮乏,能源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所以节能问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想要在建筑行业发展得更好,就一定要注重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对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使得其自身的功能逐渐完善。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种系统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虽然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但其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种系统主要利用地面上的辐射散热来进行取暖,既环保又节能,本文就对地面辐射采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9)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用的比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建设。建筑施工队资源消耗的力度很大,在当前环境资源保护要求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的技术进行优选研究,以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针对绿色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新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源节约的一种有效方式。并在其发展理念中融入了节能环保的技术方式。建筑工程作为我国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重点对象,对于节能新技术的应用自然成为了工民建筑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难降解、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进行坚决取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民建筑在新时代中的良好发展。本文就以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民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工民建筑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促进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就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耗情况来看,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而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能耗成为了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笔者就结合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对节能技术的措施以及提高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的建筑施工中,节约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渐渐成为主流。节能技术的应用,*-r~2有效的解决建筑与能源之间的矛盾。而且节能技术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工程建筑施工等方面都能大大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因此,节能理念和技术是建筑工程节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我国今后的节能建筑业做一铺垫,而且也为国家节能环保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加强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对保护环境以及能源资源节约就有着促进作用。高固体分防腐涂料在当前的应用比较广泛,将其应用到汽车工艺等领域就能看到环保的效果。基于此,主要就高固体分涂料的主要功能特征以及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高固体分防腐涂料的应用和应用发展趋势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能促进高固体分防腐涂料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建筑工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还要更好的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工程。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由于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加深,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给排水系统中。给排水系统是实现节水节能的关键,我们对其安装与设计非常重视,就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资源和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并且仍在深入地进行潜力的挖掘。而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可谓是建筑工程绿色节能设计的基石。尤其是就我国国情而言,由于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设计起步较晚,因此加强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无疑是首当其冲并且立竿见影的一项举措。本文对于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屋面、外墙等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保越来越重视,我国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在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纷纷加强了对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不仅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促进我国建筑业逐渐向着低碳节能的方向而发展。因此,笔者具体对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阐释,简要介绍了其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我国快速兴起,建筑工程施工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民用建筑是建筑工程的一种,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力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建筑工程作为现代建设的主要工程,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其实施过程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从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和其原则着手,并对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