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层注水是煤矿开采行业经常应用的施工技术,在应用时需要在回采前对煤层进行预先钻孔,这一过程可以将压力水以及冰溶液注入煤层中,可以增加煤体中的水分,改变了煤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这项技术可以降低煤矿开采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回采工作面条件开采工艺性评价的重要性和BP神经网络原理.应用已知煤层地质条件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学习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并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新兴煤矿西六采区进行应用,对第63层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煤工作面通风与瓦斯涌出规律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随着煤层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工作面煤壁上的煤被不断的开采,煤层中的瓦斯也源源不断地释放到工作面的风流中,而且由于各个矿井有不同的回采方法和通风设备,造成了煤的块度大小都有不同,煤层中的瓦斯扩散速度也有不同,从而导致瓦斯涌出量的变化。本文通分析采煤工作面通风与瓦斯涌出的规律,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关系着煤矿资源的开采效果,随着国家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必须要改进相关勘探技术,合理的开采煤矿资源,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国家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近年来,我国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不断的提高,地震勘探技术、遥感技术和煤层测井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矿在开采前获得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煤层成像效果的分析,能够确立出最优的施工方案。文章通过煤田勘探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了勘探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冯中胜 《科技风》2014,(14):6-7
大湾煤矿西井为煤层群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防突措施首选保护层开采,经对各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分析后以9#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保护层开采后在开采解放范围内布置被保护层工作面,通过被保护层工作面X11101-2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残余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析指标、回风流瓦斯浓度的统计对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分析,经分析表明:大湾煤矿西井将9#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是可行的,下部11#煤层被保护范围内工作面达到消突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黑龙江省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的现状,特别是高浓度低渗透瓦斯煤层的开采问题,提出了采用压裂孔、观察孔以及抽放钻孔相结合的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以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确保回采过程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山脚树矿煤系地层属近距离煤层群,层间距10~25米,在回采过程中,除本煤层瓦斯外,约70%的瓦斯来自临近层瓦斯。治理瓦斯主要围绕本煤层和临近层瓦斯采取方案。严格按照开采顺序,即先开采10#煤层,采用“大扒皮”方式进行开采,不留煤柱,使下面煤层瓦斯得到充分释放。概况22101采面  相似文献   

8.
以鸡西矿业集团东山煤矿为背景阐述了多煤层分组开采时,分组集中巷分别布置在煤层、岩石中的方式,分组集中上(下)山与集中平巷、分组集中巷与回采巷道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9.
肥矿集团涿鹿安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的兴梁煤矿,可采8号煤层。该煤层北部一般为2.00-2.20m,向南煤层逐渐变厚,煤厚2.50-2.60m左右,平均2.37m,煤层倾角21-50°左右,为急倾斜煤层。为此,对该煤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合理、科学的采煤工艺以及支护技术,对下一步顺利地开采煤层工作面,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性,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论述了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涵盖回采工艺的优化以及应用急倾斜煤层支架技术和煤层工作面防滑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上行开采法是我国一些生产矿井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回采煤炭的一种方式,主要指一个煤系地层内,含有两层以上并有一定间距及开采价值的煤层。在开采手段上是先采下部煤层,然后再开采上部煤层的一种采煤方法。双阳煤矿是一座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的大型矿井,自1983年投产以来,一直在中央采区回采,其可采煤层7层,经过多年开采,3上层、6层、8上层、8层,基本己采完,现主要回采12层,12下和16层三层煤。12层、12下为近距离煤层,层间距仅3米,而12层与16层之间距较大,在40—45米之间。由于压层关系,16层煤压层储量96万  相似文献   

11.
煤矿资源藏于地下想要使用就要将它开采出来,而矿井地质复杂多变且存在着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对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矿井开采起来难度也相对较小,采用常规的方法即可,对于地质复杂的矿井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十分不易,而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技术正是为应对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技术,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技术有着安全、高效、低耗等特点,在不断的被推广,在巷道布置、回采工艺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动煤矿开采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开发。  相似文献   

12.
目前,煤炭开采技术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也相应的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此外,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因此,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文章将以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的开采状况为例,分析煤炭开采技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煤炭开采技术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也相应地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此外,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因此,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本文以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的开采状况为例,分析煤炭开采技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有着较大的难度,而且有着一定危险性。随着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露天以浅部煤矿资源越来越少,这对煤矿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优化,要保证煤炭开采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本文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增流技术进行了分析,这种一种新型的煤矿技术,在矿井煤层透气性比较差的矿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这项技术时,还要对抽采系统进行完善,要提高封孔的质量,这也有助于提高矿井瓦斯抽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煤矿近年来在研究探索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技术中,为实施资源内涵挖潜,精收细采,优化工作面设计,部分工作面采用刀把式布置,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解决了工作面回采与对接切眼支架安装、支架与支架对接、刮板运输机中间段对接、动态回采条件下液压支架对接前安全间隙控制等技术难题,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持续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解决坚硬煤层开采过程中回采速度慢,采煤效率低下,粉尘浓度过高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对原有全长钻孔注水工艺进行改进,提出分段水力压裂施工技术弱化坚硬煤层,根据岩体的尺寸效应确定水力压裂注水孔的合理间距,从而使致裂后的坚硬煤层在超前支承压力及采煤机推力的联合作用下碎裂弱化。以陕西咸阳某矿S1201工作面为背景,在现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可实现坚硬煤层的碎裂弱化,块煤含量提高25.76%,平均回采速度可增加3.3m/d,粉尘浓度降幅为46.7%,显著提升煤矿的经济效益和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急倾斜煤层的矿山压力的分布规律复杂,顶板管理困难,事故多发。因此,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关键不仅仅是解决回采过程中液压支架防倒、防滑及顶板管理问题,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的研究对开采急倾斜煤层及提高资源采出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与日后煤矿企业开展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讲,煤矿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越高,对煤矿企业生产带来的方便就越高,也就是说其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应用效益。所以,煤矿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必要条件就是要保证质量,不断减少和优化煤矿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误差,来减少零件在日后煤矿机械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安全等风险隐患。具大量的市场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煤矿机械加工企业在应用相关工艺技术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技术上的误差,对于我国煤矿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煤矿开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建国 《科技风》2013,(11):112
近几年,我国煤矿事业在管理方式和开采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作为确保运输巷在回采过程中保留原巷道完整性的沿空留巷技术,不但可以节约能源资源,还能加快煤矿的开采进度,是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煤矿沿空留巷技术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在选择和维护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煤矿沿空留巷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为主线,就煤矿开采中应用沿空留巷技术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探索。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为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提供一些参考,进而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9)
胜利煤矿位于牙克石市境内,一采区一水平开采最上部14号煤层,该煤层埋深较浅一般为20.55—104.98m,平均厚度为47.64m,开采过程中存在顶板扰动沟通地表水体的风险,需要留设防水煤柱确保生产安全。本文以矿井以往水文地质资料、专项物探成果报告资料等为基础,结合近几年回采工作面生产过程顶板实际观测数据等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确定14煤回采工作面防水煤柱留设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