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与运营逐渐被大学生创业群体所青睐。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创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群体比较高;资金投入门槛低;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前"暖阳法苑"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突出法律专业服务;服务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与学校"导师制"活动有机结合。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项目深入发展的策略包括:进一步精准定位,丰富板块内容;加强团队建设,丰富团队专业背景;拓展线下活动,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当下,微信公众号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其在消息推送过程中,只能以"题目列表"形式呈现,受众要通过标题来选择是否点击阅读正文内容。标题编辑已经成为自媒体运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试通过研究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的编辑特点和制作手法,为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的编辑制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业科普期刊的定位和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结合实例从网站、短信服务、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平台4个方面对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科普期刊,实现优势互补,并应重点发展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等用户量巨大的新媒体,还应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媒体编辑。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环境引起了新闻专业实践和就业格局的变化,为高校建设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契机。新闻专业微信公众号应有自身独特的定位,即新闻专业学生新媒体就业的练兵场、师生互动的磁力场、向社会各界展示专业形象的舆论场。它的建设和运营要体现专业特色,抓住内容为王的核心,注重创新,突出差异化竞争,特别是要创新管理方式、精心设置栏目、精心制作标题、创意编排内容,增强公号内容的服务性和贴近性,实现三个"场"融合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5.
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微信企业号在学校管理、形象宣传、品牌建设等诸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学校微信企业号管理方面的研究,仍存在着"无法可循"的现象。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的微信公众号分析了学校微信企业号管理的内容、实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9,(2):110-11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来进行图书馆的服务营销,是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开拓大数据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功能,构建图书馆与读者亲密互动关系的必然之选。通过对广东省34所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营销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在冲击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微信作为目前主流的社交媒体,其广告形式多样化.其中微信公众号广告作为微信广告的一种形式,在具有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基础上,同时具备自身的传播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广告对广告媒体的影响日益增强,这就需要不断去探索如何让公众号广告持续发展,创造品牌价值.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共存,微信公众号广告将以自己的特点及优势与传统媒体广告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网上人大"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远程学习者的新媒体使用偏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微信、QQ是使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形式;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推广的接受程度最高,但不同性别、省市呈现显著差异;学生朋友圈转发最多的内容是"感兴趣的知识",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新媒体活动是"有趣的活动通知""给力的礼品和优惠"。最后,提出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支持服务、进行生源推广和品牌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二维码时代,文学期刊的生存之路举步维艰.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多样的功能和传播优势为文学期刊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诗刊社》微信公众号在内容设置、编辑策略、传播影响、审美效果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和优势,为文学期刊利用新媒体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手机新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之中,尤以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最受关注与欢迎,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带来了变革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技术应用,从职业规划教学、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从而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公众号名称及微信号、账号类型、开通时间、服务形式等方面对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情况和服务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公众号名称及微信号、加强个性化信息推送、重视并完善人工应答服务、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推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新媒体阵地.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新媒体联盟的建设实践为例,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应加强组织领导与资源整合,打造线上"大宣传"格局;其次,应注重队伍建设与内容策划,创作"新媒体"特色内容;同时,应拓展服务功能与互动内容,提升平台用户参与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和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一大批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得到用户关注。依据运营者的类别,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可分为政务类、企业类、媒体类、幼儿园类和个人类,每种类型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它们为家长搭建了一个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从观念和方法两方面提升育儿质量,有助于解决"权威失声"的问题,让家长走出商业垄断的意见圈子,并为个人搭建了相对自由的发声舞台。为提高微信公众号对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力,建议提高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并加强监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相结合;加强对优质个人公众号的推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必须积极探索新媒体内容的生产模式,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对于传统媒体品牌而言,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一条推送信息内容的渠道,更是挖掘客户资源,将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延伸拓展到新媒体领域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品牌理论当中的CBBE模型,从显著性维度、判断和感觉维度、共鸣维度来打造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又能推动传统媒体品牌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微信的出现打开了即时通讯软件的新篇章,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板块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一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也顺应潮流,纷纷开通课程公众平台以创新教育方式。本文以影响力较大的"木铎思享"微信公众号作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空间、教学艺术方面的传播特色,并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呈现形式、加强特色建设、强化用户反馈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文学就是指借助数字化技术传媒如网络、手机等创作和传播的文学。几年前的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文学的传播形式,采取的是以章回小说的方式变形而出的一些其他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但《悟空传》《告别薇安》《盗墓笔记》这些小说在网络上占有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而近几年新崛起的新媒体文学日益取代了网络文学,成为阅读者新的消费产品。借助微信平台创建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里发表一些文章,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一些大多不系统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发展政务微信已进入各级政府机构议程设置视野。政务微信有效传播取决于值得信赖的信息源和可被理解的传播技巧两个方面。"广东教育"微信通过准确定位自身目标、坚持"内容为王"、充分利用多元化媒介和灵活有效的传播技巧、科学有效地应对舆情等方式,增强了"广东教育"微信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对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有效传播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英语语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语用失误时有发生。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时代应用非常普遍的微信这个社交软件上的一项功能。本文基于调查,构建了"语用乐园"这一针对大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从实证角度探索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教学。  相似文献   

19.
夏永林  谢肖 《大学教育》2019,(3):100-103
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着重强调实效性、亲和力及学生的获得感,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互联网+"背景下,在稳抓思政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拓展新的教学途径。课题组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切入,研究微信公众平台搭载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由辅助性、拓展性、延伸性公众号构建起微信公众号群,合力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科学处理课堂教学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之间的关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是学校创新服务的前沿阵地,如今,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已广泛搭建,从数量、覆盖面的深入及广度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加上手机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渗透,微信公众平台对学校的信息管理和功能服务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更加有效地开展服务,实现家校共育,成为我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为此展开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