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第一次参加江西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因自己平日爱看言论,对广播评论更为关注。听多次参加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的评委们说,广播评论在广播节目中,历年都比较薄弱,是个仅略强于消息的弱项。后又细听细看这次参评的13篇评论稿件,觉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经揭晓。本届评选会共收到申报的评论作品38件,经过复评和定评,确定2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4篇。从获奖作品看,1988年广播评论的整体质量比1987年提高了一大步,可以说是丰收的一年、进步的一年。一、1988年广播评论的进步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进行了三届。这里,我想就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评选优秀广播节目与评选广播新闻好稿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评选广播好稿被称为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这是不妥的。所谓广播节目是广播台(站)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内容、形式组织编排播发稿件的总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4.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进行了三届。这里,我想就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评选优秀广播节目与评选广播新闻好稿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评选广播好稿被称为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这是不妥的。所谓广播节目是广播台(站)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内容、形式组织编排播发稿件的总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第十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结果在青岛揭晓,广播新闻所设的四个项目和广播社教节目所设的七个项目共有248件作品获奖,其中县级广播台站获奖的新闻作品达66件,占获奖总数的26%,是历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奖比例最高的。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从1983年到1992年共办了十届。1983年的第一届,只有中央电台和省、市(地)电台的节目参评,从1984年起的各届,都有县级广播台站的新闻作品参评,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在兰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议,荟萃了1987年广播评论的精华,检阅了1987年广播评论在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届评选活动,现将自己的几点观感写出来,供读者,特别是广播台(站)的领导和评论员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1988,(3)
全国第六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及1987年度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先后于四月中旬结束。我省有9篇(档)广播稿件(节目)获奖;11条电视新闻获奖,其中江苏电视台和南通台合拍的《南通万人喜看日环食》获新闻特等奖,无锡电视台采制的《制止滥用公款吃喝》获评论特等奖。目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疆第六届优秀广播节目、第二届优秀电视节目评选工作从3月7日开始到3月25日结束。评选结果是:区、地(州、市)、县三级广播电视台站,有100件优秀作品获奖。在这100件作品中,广播节目70件,电视节目30件;在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各等级中,汉、维、哈、蒙、柯5种语言的广播和电视节目都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24件广播、电视作品获荣誉奖。这些数字表明:1987年,是我区广播电视新闻改革获得新丰收,区地(州、市)县各级视听园地竞相争妍,汉维哈蒙柯各民族语言声频和荧屏相映生辉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1986年度省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显露出许多规律性的特征。我们认为,正是它制约着本届参评节目的成败,并预示着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这些特征和趋势是什么呢? 一、要求广播特点越来越突出。从评比结果看,广播特点明显的节目,入选率大大高于广播特点不明显的节目。以新闻、评论、专稿、对农、信箱、少儿等六类节目为例,共送254篇,其中广播特点明显的62篇,广播特点不够明显的192篇。评比结果,前者入选率为54.8%,后者入选率只有30.2%。在84篇新闻稿中有3篇带有音响等特点,3篇全部入选。33篇评论中,有  相似文献   

10.
’93广播社教对农广播评奖揭晓’93广播社教对农广播暨全国在村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议,于1994年4月7日至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会议共收到各地选送的参评节目88组,经过认真评议,有71组节目获得1993年度全国优秀农村广播节目奖,其中江苏台的《一...  相似文献   

11.
广播评论已经走出低谷,开始重新崛起。这是笔者参加1990年度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议之后得出的结论。一、1990年广播评论的发展态势本届评选,共有21件评论作品参评。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议,投票表决,17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8件。  相似文献   

12.
我参加了近五年的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今年三月底在都江堰举行的第八届优秀广播节目评奖工作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看法:我国初步形成了三类有代表性的风格不同的广播优秀节目,并就这个看法在评选工作总结会上做了简短发言。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初浅看法写出来,供同志们研讨。  相似文献   

13.
借助比喻,形象说理,是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它可以使那些抽象的事物和不易说清的道理具体化、神态化,以形传神,以形附理,通俗明了,好懂好记。比喻在言论写作中被广泛运用。笔者对我省近年来广播优秀节目评选情况进行了一次统计,从1984年到1987年4年中,共评出一等奖评论10篇,其中运用比喻的就有7篇,占70%。第五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获特等奖的评论《莫把衙门抬下乡》,就是运用  相似文献   

14.
脚板底下出文章,意思是写文章要深入生活,要有亲身实践。写新闻报道,如果是“坐在家里想点子,关起门来写稿子,带着框框找例子”.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1984年写的《赞抱不住“西瓜”就拣“芝麻”》评论,意外地被评为河南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获一等奖,被评为好新闻,并在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被评为受奖节目(稿件)。这篇评论的形成,就是靠两个脚板深入实践的结果。 1984年我从县宣传部副部长岗位退居二线后,更喜欢下去跑跑。寒冬腊月,我到太行山区采访,行至济源县思礼乡竹园沟,碰见  相似文献   

15.
1980年春,四川省举行第一次优秀广播节目评比,金堂县站采制的题为《硕果垂枝新花开》,以其独有的风采,被评为二等奖。其后10年间,在地区以上的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中,金堂县共获奖34篇(件),其中在全国获奖6篇(件);1985年《听众信箱》节  相似文献   

16.
1987年2月18日,第五届全疆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议在哈密地委礼堂总结颁奖,在公布的66件优秀广播作品中,地(州、市)、县广播电台、广播站的优秀广播节目(稿件)有48件,占入选节目总数的68%,与上届持平。在48件地(州、市)县台站获奖作品中,汉语作品21件,占41.7%;民族语言(包括维、哈、蒙、柯4个语种)作品27件,占58.3%。民族语言广播作品人选此例较上届略有增加。这些优秀广播节目反映出1986年度我区地、县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活动的成果之一——《优秀广播节目稿选与评析》出版之际,我谈两点想法:一点是关于1988年优秀广播节目的;一点是关于评析文章的。 (一) 正如有的评委所评估的: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的169件作品,标志着1988年广播节目的新水平,说明广播在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真实度和锐敏度上都有了新的拓进。我同意这个评估。  相似文献   

18.
4月下旬,我有幸参加第九届全国对台广播优秀节目评选工作,有机会比较集中地接触一批优秀的对台广播节目,聆听有关专家的真知灼见,对对台广播节目精品的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我觉得对台广播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因而,节目精品必须突出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是全疆广播电视系统深化新闻改革的一年。今年3月10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七届全疆优秀广播节目、第三届全疆优秀电视节目评选会议,全方位、多层次地检阅了1988年度自治区和地(州、市)、县三级广播电视台站新闻改革的新成果。经过本届评委会认真地审听(看)、评议、筛选、打分,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全疆各级广播电视台、站选送的391件作品中,有100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65件获奖的广播节目中,汉语作品31件,民族语言作品34件;在35件获奖的电视节目中,汉语作品28件,民族语言作品7件。这些获奖作品,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反映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多姿多彩地展示出各级广播电视台站新闻改革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5-8日,全国广电期刊专业委员会在银川举行了年会,评选出2007年度优秀稿件,并评选出首届中国广电十佳学术期刊和中国广播影视品牌期刊。其中7篇论文、3篇评论、5篇通讯、4幅美术摄影获得一等奖。《中国广播》杂志推荐的论文《从调查数据看城市广播发展态势》、《短信互动为广播带来的注水现象及预防初探》和通讯《2008奥运,我们来了》分别获得一等奖。来自全国广电系统的30多家杂志的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