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放眼世界,面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推进。就绍兴来说,已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四大组团、一个绿心”的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口号。对“城中村”的改造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升,作为“城中村”的小公民,也就是未来大城市的小市民,其文明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滨州市城中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失地前后的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变化、迫切需要的就业帮助形式、阻碍就业的因素和对自主创业的看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中居民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政府制定促进"城中村"发展的有效模式提供有效的建议,从构建居民就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及提升居民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着手,改善城中村居民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建成区或发展用地范围内处于城乡转型中的农民社区。"城中村"改造的完成,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及彻底性,直接决定着"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
"三大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是黄石市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动黄石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采取的重要策略和关键性举措。本文深入研究"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加快"三大战略"实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城中村的成因及改造的必要性: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的"亦城亦村"现象,在物理形态上已经完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并不能掩盖"城中村"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村民方面的原因,同时也与政府行为密不可分。虽然城中村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不可否认,但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大城市目前处于交通拥堵社会问题普遍存在和突发的阶段。如何处理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成为大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因素。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在处理交通拥堵社会问题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具体情况,能够提出我国大城市处理交通拥堵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成为突出的城市问题。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新市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市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通过分析国内外就业理论,总结国内城中村改造后新市民的就业现状,汇总了国内对城中村新市民就业措施的研究,得到制约城中村新市民就业的主要因素以及现阶段城中村新市民择业就业的主要方向,为解决城中村居民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涉及到三大群体:具有村籍的原住民、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外来流动人口——农民工,在城中村改造中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应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解决城中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解决"蚁族"和外来流动人员的居住问题、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之路--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村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中村"改造是广州市城建工作当前的难点之一,政府和学术界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和研究已达成了部分共识,并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实践,广州市正极力推动城中村改造.龙洞村旧村改造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其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广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村旧村改造发展的研究,试图找到一些可供其它"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值得借鉴的做法,启发人们对"城中村" 改造作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陕西作家贾平凹使用圆形叙事模式,令其长篇小说《极花》的叙事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又具有特别象征意味,潜含深刻的社会思想内涵。小说一方面把故事情节放在"起点农村—玄弧城市—终点农村"的圆圈中展开,述说"拐卖—解救—拐卖"事件的循环发生,以此揭露在城乡发展差异下的农村存在行为失常和价值失落的现象,折射出农村文明不可抑制的衰落之势;另一方面同时建构一个"起点反抗—玄弧顺从—终点反抗"的圆圈以呈现胡蝶的心理变化,袒露农村女性在向往城市和受传统观念挤压双重影响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中出现的“一城两制”的城市社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本质上是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为主要脉络、从利益再分配和体制转换关系中折射出来的产权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市土地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依赖于有效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在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主导下城市体制覆盖乡村管理体制、城市生活替代乡村生活的过程。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农民失去土地 ,从而失去了与城市谈判的筹码 ,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被动和被分化的状态 ,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更被动、进程更缓慢。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基础。由于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不同。其村庄建设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都不同。基于此,以村庄分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村庄发展阶段为视角,以县(市)域为单位,将安徽省的村庄分布划分为五个特征区域;结合安徽省的分区城乡统筹模式,提出各特征地区村庄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乡下人进城”叙事比“城里人来到乡村”更能真实地反映当代城乡矛盾。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和展锋长篇小说《终结于2005》,不约而同选择“乡下人进城”叙事,展示了“乡下人进城”过程及其结局的两种文本叙述。两种文本叙述了失去土地的南北“乡下人进城”以及农村城市化趋势引起的阶层和族群变化,体现了当代作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对乡土叙事所作出的自觉调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家庄城中村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调研发现,目前城中村幼儿园绘本教学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强化师资培养,加强与实力园所的联合办学,扭转家长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城市化进程存在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结构不合理以及城市首位度高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性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城市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未来青海省加速城市化进程必须迁村并点,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小城镇体系,加强撤县设市工作,培育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以及制定不同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方式及出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带状组团城市的发展受自然地形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大,其在发展过程中易出现道路拥堵、机非人混行等问题,尤其在老城区易形成交通瓶颈。以福清市中心城区为例,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规划路网结构、选择相适应的交通模式等思路,以改善带状组团城市存在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为消解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和扭转城乡发展的极度非均衡,中央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位于东南沿海的厦门结合本地实标,积极在岛外推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金包银”的实践,加快岛外城乡统筹一体的进程。文章通过以郑坂社区的实践为例,总结厦门岛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也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中村”是我国大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在这些地区,原有的农村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之间,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不断发生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对城市景观、居民观念、经济结构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有的还相当尖锐。文章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城中村”的内部冲融和外部冲融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的社会整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也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中村”是我国大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在这些地区,原有的农村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之间,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不断发生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对城市景观、居民观念、经济结构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有的还相当尖锐。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城中村”的内部冲融和外部冲融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