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 Sandetson 电负性均衡原理,基团电负性和电荷分数的计算,应用所得数据讨论无机化学的问题,得到与实验相符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电负性均衡原理,计算一价金属卤化物各原子的电荷,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参数V,研究了30种一价金属卤化物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v的关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Sanderson电负性均衡原理,基团电负性和电荷分数的计算,应用所得数据讨论无机化学的问题,得到与实验相符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Sanderson电负性均衡原理计算了部分无机酸分子和离子的电负性均衡值,用所得数据分析了部分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并兼顾讨论了环境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电负性均衡原理及其在基团电负性、电荷分数的计算与判断无机含氧酸酸强度和分子偶极矩,以及化合物性质的解释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合物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分子骨架中的碳原子可以不同的杂化态形成化学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化学键性能呈现多样性.采用原子电负性无法解释不同官能团以及碳原子不同杂化态对化学键性能带来的差异,给化学键性能的理解带来困难.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教学课堂,利用碳原子不同杂化态的轨道电负性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杂化轨道电负性和基团电负性,讨论X-C化学键能、C-C和H-C键长、H-C键酸性以及H-G中1 H NMR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用作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性能的变化趋势,突破教学难点,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原子电负性和共价半径各自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自Pauling首次提出电负性概念之后,已有许多作者提出原子电负性的计算法,本篇总结和分析了种种上电负性的标度,引入一个新的原子参数W,其值可通过周期因子计算,再根据X=W/r可以计算各原子的电负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电负性与原子结构参数Z、Z*、n和l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关联式并计算了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和杂化轨道电负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09和R=0.9860),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电负性的结构本质.  相似文献   

9.
运用中性基团中原子的价层轨道能和“超原子”近似,建立了一个新的计算中性基团电负性的公式。运用该式,计算了117个中性基团的电负性,计算结果与国内外新近的几套基团电负性数据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之一首次建立了有机同系物分子均衡电负性增量,与第一电离势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了解决该线性关系理论依据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本文提出分子整体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具体计算方法。由回归分析说明,本文定义的分子整体电负性,与蒋明谦用以联系最高占据轨道能量和分子整体性的同系因子之间,基本上是完全线性相关的。这就在理论上确立了如下结论:分子整体电负性,确实是分子整体性所表现的电子活动性能之一。本文预期,在同系物中扩大分子整体电负性应用范围的过程里,必会导致分子整体性听表现的其它电子活动性能,与分子整体电负性间新的线性关系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12.
在用锡还原锑(Ⅲ)或锑(Ⅴ)试法鉴定锑时,Hg2 ,Ag 和Cu2 将产生干扰.实验发现,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可同时掩蔽Hg2 ,Ag 和Cu2 的干扰,与传统的利用沉淀分离消除干扰的方法相比,操作非常简便,掩蔽也很彻底.  相似文献   

13.
腐殖酸对钴、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酸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4.
A process of biosorption of Cu2 , Zn2 and Cd2 on Bacillus subtilis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biosorption is quite fas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was reached after 5 min and hardly changed with tim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four sorption kinetic models: the pseudo-first-order, the Ritchie second-order, the modified second-order and the Elovich equations, which helped to determine the best-fit equation for the sorption of metal ions onto bioma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Ritchie second-order and modified second-order equations can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Langmuir model is able to accurately describe adsorption of Cu2 and Zn2 on B. subtilis. The experimental data points of adsorption Cd2 and Zn2 on B. subtilis are described by Freundlich isotherms model.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利用啤酒酵母去除模拟废水中Zn2+、Mn2、Cu2+,通过对预处理试剂、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与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分析,确定了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是酸度和预处理试剂.研究pH值、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离子强度等条件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OH浸泡后2h,在pH=5~6时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等温线Langmuir(exe)、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拟合,相关性都比较好.用不同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描述啤酒酵母吸附金属离子的最优模型为Elovich方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赭石的水煎液和醋煎液中Fe2+、Fe3+含量分别测定的方法。方法:在pH值为3~5之间,波长为396 nm,以邻二氮菲作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铁含量;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Fe2+的含量;再由2个浓度之差求得Fe3+的含量。结果:赭石的醋煎液和水煎液中铁含量有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精度好,回收率大于90%,操作简便,可用于Fe2+、Fe3+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辐射法制备了Mg2SiO4:Mn2+,Dy3+红色发光材料.研究了以Mg2SiO4为基质,在单掺杂Mn2+的情况下,微波合成时间和Mn2+的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微波合成时间和Mn2+掺杂浓度,研究了共掺Dy3+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了在410nm激发下,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18.
采用Hoagland溶液实验,就不同浓度的铬、铅离子;铬+铅离子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根系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含量增加,抗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在重金属离子浓度低时酶的活性相对平缓,浓度高时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19.
Thelongafterglowphotoluminescentmaterialshavebeenstudiedforalongtime.Thephotoluminescentmaterialscouldbeusedinmanyfields,forexample,asluminouspaintsinhighway,railway ,airport,ferry,andonthefacadeofbuildings.ZnS basedmaterialsdopedwithCuorMnwerefirstpreparedandappliedtovariousfields.However,theywerenotstableenoughformanyapplicationsandcouldonlymaintaintheirphosphores cenceforafewhours.Comparedwithsulfidephospho rescentphosphors,aluminates based phosphorsshowedexcellentphotoresistanceandchemic…  相似文献   

20.
应用燃烧法在较低温度(600℃)下成功合成了CaAl2O4:Eu^2+,Nd^3+荧光粉,并研究了稀土离子Eu^2+和Nd^3+含量及点火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余辉亮度大、持续发光时间长的荧光粉时.稀土离子的最佳掺量和最佳合成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燃烧反应前驱体溶液中物质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