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散文篇目数量较多、题材多样,同时散文还具有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优美以及情感真挚的特点,小学生在优美散文的学习中通过进入文本的情境,体验散文独特的美言美语,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思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小学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应重视“读”,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围绕“写”,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散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体味意境美,因为在散文的审美特征中,追求诗的意境是非常突出的一点。所以,我们欣赏散文,教学散文就应当着重领略它的意境美。 但是,散文的意境如何言传,让学生体味到?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值得探讨。现以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茅盾的《风景谈》为例,谈谈散文的意境教学。 意境即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画面,所以必须扣住“景”与“情”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我的方法是,首先借助预习提示和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基调,想象散文中描绘的图画,体味回荡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吟唱,体味  相似文献   

3.
散文教学在整个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的散文教学,一直都抓住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即以散文的思想性、艺术性两方面来组织教学,这当然不错.但是,我认为散文教学仅仅这样还不够.许多散文体现出的基本特征:散文是优美的,散文的形式,散文的谋篇布局,散文的写景抒情都是美的.散文处处体现了一个“美”字.我们常说的“华美之文”,一般是指散文.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有人抓住散文的“美”来进行分析讲解.散文“美”,其“美”在哪里?什么是美?美有什么特征?如果我们在课文的讲解中能够注意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不但能够使学生学到一些美的知识,而且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怎样在散文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美育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是散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三美”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力。那么,如何进行“三美”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从线索入手,学习散文的结构美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它题材广泛:宇宙之大,昆虫之微,无所不谈。它写作自由:样式,语言,全无定格。从内容上看,散文又是聚焦的。无论怎样散的材料都被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主题———即散文的“神”。例如《我儿子一家》,材料散得不得了,二千多字的文章,零零杂杂写了十多个人物,十七八件…  相似文献   

5.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要突出“感悟”二字,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作者描写的“春光无限”的美景.  相似文献   

6.
探讨游记散文教学,指出游踪、景象、游感是教学游记散文的基本内容和重点.教学游记散文要重点关注语言的学用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读美”“品美”“探美”是以欣赏美为主线的教学游记散文的策略,主要研究作者是如何表现美的.  相似文献   

7.
散文品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引发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乃至对人生、对生活的领悟和对美的体验与感知。如何让学生通过品读散文,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发出非同凡响的“好声音”呢?笔者认为在散文品读教学的“舞台”上,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思想,为分析作者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疏通文章大意,梳理文章思路,为分析作者的逻辑思路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针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推敲品味,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之美;可以针对作品主旨,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系意识”可作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改善散文教学现状的切入点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围绕“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文章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作者表意与读者体悟之间”这三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分析文章内容的结构、排序、分类、详略等方面切入;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分析文章;还可通过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来深入研读文本。  相似文献   

10.
《水》是一篇洋溢着灵动之美的散文,文章中有“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冲凉”的场景。描写细腻传神,耐人寻味。教学中,我试图抓住其中的“矛盾”引领学生潜心涵泳,悉心探究。学生通过“水多与水少.水流快与水流慢”的讨论对话,不仅感悟了文中孩子们盼水、梦水和惜水如金、爱水如命的主题,而且领略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相似文献   

11.
<正>散文,顾名思义,随心而得,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正是因为散文"形散神聚"中的"形散",一些老师在教学时散文散教,让学生坠入教学的迷雾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散文教学唯有做到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才能让我们通过整体把握、细处揣摩,真正品味出文本的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和文化美。基于此,笔者对于散文教学如何落实教学思路的纲领式设计和板块式生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贵在有我是散文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感受到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感召和呼唤是散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结合散文的特质,阐述了遵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入境,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还原,领悟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植入,让作者站立在学生心头等四种散文教学策略,让情思在课堂中流淌,让学生享受到散文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一、细细品味,挖掘情趣情趣,即情调趣味。挖掘情趣美,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一篇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学生读起来却索然寡味。其中理由就是不能充分感受、体味文中的情趣,不能把自己融入到特有的感情氛围中去,当然也就不能领略到文章之美。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试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故》文是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情调甚浓,把作者眼中独具韵致的北国之秋描绘得淋漓尽致。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景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53):31-32
散文教学就是要体味精准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作者在散文教学中从情感、语言、意境三个方面中提升学生美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散文向以“形散神聚”为主要特征,与“散”相呼应的,是散文中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这些“闲笔”如何与文章的意脉相接?这就成了散文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重难点。以经典文本《故都的秋》为例,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涵泳文本,观照作者如何在“文脉”之外开枝散叶,挖掘隐含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资源,或能为散文教学中的“闲笔之探”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6.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由一株紫藤萝引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要理解这一点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文中提到的“文化大革命”,对初一学生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我设计了“走近文本”、“走近作者”“、走近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一、走近文本1.感知课文内容。在师生共同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采取“美点寻踪”的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的“美点”。2.赏析精彩…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对北大荒一处草塘的观察和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抒发了“我”对草塘真切深刻的感受。语言清新活泼,以静写动,动静合写。使人对可爱的北大荒留连、热爱、神往。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想象景色美,赏析物产美,体会人情美,注意渗透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散文教学对开拓学生思路,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均具有思维的规范性。在这些课文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材料相当丰富,形式很活泼,色彩挺鲜明,意蕴颇优美,往往能把读者引向浮想联翩的天地,给人以启迪和力量。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怎样训练思维呢?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他认为,“领会著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境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乐。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可见,教学散文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外,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任务,这就是审美教育,即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意境美。学生进入了散文的意境,不仅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内容,体味文章的情感美,汲取创造的营养和力量。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基于此,散文教学展开思维训练,则应把  相似文献   

19.
《春酒》是琦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主要通过描绘“我”与母亲、乡人的交往情景,真切地讲述了“我”的童年生活。关于回忆性散文教学,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以个性化语言为抓手,在因言得意和因言悟意多次往复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意”与作者所借助的语言的美妙之处,挖掘出潜藏在文中不易被读者发现的作者深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在多样变化之中,架构作者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实现学生的神内化。  相似文献   

20.
散文的诗意美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魅力的源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诗意美的教学呢? 一、当诗一样读.散文诗意美的教学,首先就应该把散文当诗一样读,像读诗那样反复朗读、诵读,默读。读是领会课文的必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