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题中有3套题的作文是材料作文,其中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都是材料作文.2007年全国卷Ⅱ也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打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立意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推导、正确立意呢?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全国卷开始推出"乌鸦与老鹰"材料作文后,近几年以来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众多材料作文出现,2009年高考全国卷继续延用了此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作文被人们称为新材料作文.笔者曾参加了近两年的高考阅卷,对新材料作文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3.
【题型特点】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宿构现象。一出现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作文命题样式。2006年的全国Ⅰ卷、Ⅱ卷、山东卷,2007年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宁夏海南卷、北京卷、湖北卷等都采用了这一命题样式,今后一定时期这一命题样式将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未来高考命题的主流。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限制语。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种重视思维的高级智能活动。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提供的一则作文材料,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如何读出材料的多角度含义,成为写好新材料作文的重要因素。一、阅卷现场:"题意"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2006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Ⅰ卷、Ⅱ卷)中出现新材料作文题型并非偶然,然而由于从2003年开始,高考命题权逐渐下移,自主命题的省市逐年增多,"全国卷"的覆盖面收缩,影响力减弱,因而这种作文新题型未能像当年的"话题作文"那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仍然是材料作文,延续了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材料作文的选材指向,依然选取了叙述性材料,"要求"也和去年完全相同.本文试图从"材料"和"立意"两个角度对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进行解读,并针对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有关问题,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质疑.  相似文献   

7.
一、新材料作文 全国卷Ⅰ:寄寓深刻的思想自200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作文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今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审题难度略高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而与2007年的“摔了一跤”和2009年的“小兔子学游泳”持平。漫画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其特点在于大多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相似文献   

8.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为了便于与其他形式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比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及山东卷.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写作,较之以往的材料作文降低了写作难度,但观点又要从材料中得出,较之话题作文又会出现较多的偏题走题的情况.本文拟就新材料作文偏题走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国上下以2015年两套新课标卷作文试题为模板掀起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备考热"的大背景下,2016年高考,适用考区最广的全国新课标卷Ⅰ却出了一道漫画型材料作文,这让广大师生感觉自己被命题中心狠狠地"耍"了一把,究其原因,大多数师生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备考视角仅仅局限在2015年两套新课标卷作文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的作文题和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的作文题在选材上、表述上与以往作文命题有很大的区别,呈现出全国新课标卷命题的新倾向,即倾向于叙事性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类命题有以下几个特征:命题具有"时事"性;命题藏有任务性;命题凸现自我性。面对叙事性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新要求,如何更适时有效地指导考生应试呢?一、与智者同行,提升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1.
陈鹏飞 《现代语文》2009,(4):154-156
新材料作文是2006年高考后的一种新提法。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2006年全国卷1、卷2的作文题提出来的。自1999年起,全国卷作文一直是话题作文,2006年调整为材料作文——但又不同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材料作文,往往要求解读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写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解读出中心思想,就着材料的非主要观点作文,就会被判为偏离题意。新材料作文与此类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2006年全国卷的作文是没有话题的话题作文;我认为,把它称为新型材料作文更为恰当。它虽然提供材料,但跟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1)以前的材料作文,往往要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或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或主题去写;而2006年两套全国卷的作文题不是这样,考生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材料,思维空间很大。(2)以往的材料作文,多半要考生写议论文;而2006年两套全国卷的作文,文体可以自选,增加了表达形式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材料为"小陈举报高速公路打电话的父亲",用"考生,你怎么看"的新颖方式命题,此后便有小道消息传播:全国卷Ⅰ今后将仍然采用同一方式命题。2015年年底至2016年高考之前,这种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风靡了语文教育界,作文指导的风向标纷纷倒向这种作文形式,不断有褒扬的词汇集到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贬抑新材料作文的文字也数见不鲜。然而,2016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卷Ⅱ考查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后,2016年全国卷Ⅱ仍然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2017年仍然是这样。"任务驱动型"是指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本质上也是属于材料作文,但跟其它材料作文相比,它所给的材料更活泛,针对现实,审题立意可有多个指向;学生写作也更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谈问题,更能体现学生充分利用、阅读分析材料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作文试题,整体上呈现出自然普通却又丰赡深远的风格. 自然普通,是从题型和材料上说.试题仍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从2006年开始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已经8年了.在这8年里,材料作文还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发展.如材料中的问题,常常带有争议性,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如2009年新课标卷的该不该帮助街头行乞的女孩,2011年全国大纲卷的漫画,是该吃鱼还是该捉老鼠等.如在材料的后面常常有一段总结提示性文字,将材料的中心或道理直接表达出来,从而降低材料的审题难度.  相似文献   

16.
材料作文在被话题作文取代,沉寂几年后,随着分省命题的出现,又重新活跃在了语文高考的试卷中,2007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海南宁夏卷、湖北卷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当然,此材料作文已非彼材料作文,无论在写作限制上,还是在具体写法上,如今的材料作文都带上了一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色彩,规避了千篇一律的痼疾。  相似文献   

17.
<正>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语文命题组在原有材料作文题的基础上,推出了新材料作文。2015年,推出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淡化了任务要求,更倾向于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为话题或主题服务的,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提炼观点的依据,构思立意的基础,生发议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正编前语:由于以前的"纯材料"作文即"新材料作文"范围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别有用心者套作或宿构,2015年全国高考Ⅰ卷和Ⅱ卷作文的命题者别具匠心,在作文材料后加上了一个探究方向的提示,要求考生针对试题所提供的新闻事件表明态度,体现自己的"权衡、选择和思考"。这种"材料+探究方向"式作文即"新新材料作文"(学界大都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够确切)是材料作  相似文献   

19.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常见的作文类型,比较2006年和2007年的材料作文的要求,就会发现两者在作文要求部分的表述有所差别。 2006年全国卷1的材料作文是这样表述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出炉,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渐露苗头,并初步得到认可,即给定材料但不限文体,我们暂且称之为“后话题作文”。其实这种形式早在去年地方卷高考作文中已经出现,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便是这种形式的雏形,而今年以全国卷(Ⅰ“)学鹰的乌鸦”为代表的几套试题巩固并强化了这种形式。下面以全国卷“学鹰的乌鸦”为例谈谈这种作文的特点。(一)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后期较为盛行的一种命题方式,像1984年的掘井漫画,1990年“玫瑰的花与刺”,1995年“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