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态对等翻译原则一经提出就成为了译者努力的目标。此原则所追求的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习语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在习语翻译中动态对等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架起了沟通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和技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什么才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呢?本文以一篇英文讲稿及其中文译稿为样本进行分析,就翻译中这一基本问题,即直译与意译,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略论翻译对等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探讨翻译对等的实质,指出形等和意等应服从信息对等,即语体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并着重阐述在不同的文化情景语境下如何通过适宜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归化补偿、异化补偿、文内释义等,找出传递原语信息的最佳表达方式,从而实现原译语在同一语境中的信息对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功能对等视角审视"不折腾"的种种英译,试图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语义和修辞手段等方面论证和支持一个符合功能对等标准的英译.政治性用语的翻译不同于其他语类的翻译,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的翻译要在功能上达到对等,要使目标语读者尽可能有源语读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一理论对于广告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广告翻译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字义对等法、语义对等法、文化对等法等翻译策略来进行灵活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法律翻译工作者在法律文本翻译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目标语中找到能表达源语本意的、恰当的法律术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遵循语义对等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与法律术语匹配的对等词。笔者将分析在法律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使用上下文线索、文本外语境和文本内语境、语法及语义、词义扩大及补偿翻译、借词及造词等一些策略,处理常遇到的法律含义与普通含义不同、一词多义、对等词缺位等几种翻译难题,达到法律文本翻译中法律术语的语义对等,以期为法律翻译工作者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尤金·A·奈达在其功能对等理论中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和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语义、文体两方面来评析翟象俊所译的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旨在分析该译作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对于获得译文各个层次上的信息对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语境和语义理论为框架,以一篇小说的英汉翻译为例,探讨了语境如何影响了对原语词义的理解,从而导致翻译中的不同的选词.提出语境对于寻求英汉翻译的对等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利 《考试周刊》2012,(40):18-19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语境制约着翻译。语境是语义的决定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获得对等翻译的关键。本文围绕语境及其分类展开论述,通过阐述语境和词义的关系及词义理解的重要性,指出语境对词义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不同划分,进而概括了其功能,尤其对语境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揭示出不论是在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中,语境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文体学的语言层次及音系层、词语层、句式层、修辞层来讨论《红楼梦》金陵判词译文的形式美 ,并探讨了修辞层中的不可译现象。但译文的形式美并不与灵活对等的翻译相悖。  相似文献   

12.
文体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文体与文体学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英语文体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语篇理解、欣赏能力和翻译能力,能让学生更有效、更全面地掌握并使用英语,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隐喻从旧时被作为修辞学的研究焦点,到现在成为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被大众所接受。准确的隐喻翻译可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地传递原语中隐喻要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研究隐喻翻译的现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试图阐述语境知识下的英汉隐喻翻译。  相似文献   

14.
从对社交指示语的翻译入手 ,论述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的限度 ,旨在说明翻译理论不应只探讨翻译的原则问题 ,还应该纳入语用学、逻辑学、语体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探讨语言系统之间的翻译限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冯智娇 《海外英语》2012,(1):136-137,139
文学文体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文学评论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包含有语言学对语言本身的描写,也涵盖了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当文学文体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则对译文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中具有指导作用。以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语言及修辞两个层面切入,探讨两位译者的翻译特点,试图找出两位译者在这两个层面的异同。经过对比发现,在词汇层面上,汪译本所运用的押韵方式与原诗相近;在句法层面上,两位译者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差异,但谭译本在突显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上与原文较为接近。而在衔接层面,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在修辞层面上,两位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文反复的修辞手法,而对于叠词,两位译者在译文中都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授,很少涉及语言文体学方面的知识。本文主要论述了文体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翻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模态逻辑的两种语义:克里普克模型和非良基集合模型,表明这两种语义的相互可推演性,证明非良基模型,描述互模拟等价的克里普克模型类;接着,从模型的视角讨论集合上的互模拟与模态等价的关系;最后,运用互模拟和集合翻译等概念讨论非良基集合与模态逻辑的关系,证明:"一个集合论公式在集合上的互模拟下是不变的当且仅当它等价于一个模态公式的标准集合论翻译"。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电影语言和字幕语言的特点入手,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概念,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指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电影字幕译者要参照由电影画面组成的情景语境对原语进行缩减,使观众尽可能获得与原语观众对等的观影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名词词组是指以名词为中心加上其他修饰语所构成的词组。对此类词组的翻译,依据等值论.应当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来找其语言语符表层、语义深层、语用修辞层的等值转换,并恰当地运用熔铸、转换等翻译技巧去进行处理,才能得到与原词组等值的汉语词组。  相似文献   

20.
孔令丹 《海外英语》2011,(9):218-219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作者不仅翻译出原文的词汇,内容,结构,而且要传达出原文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译文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将试从对风格翻译的阐释及语言形式的选择出发,分析并探讨文学翻译中风格的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