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明,在于批判地传承文化,在于锐意地创新道德,在于诚信地恪守伦理,在于审慎地掘进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正确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全面地关心,充分地相信,及时地培养,恰当地要求,细致地保护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被整齐     
去几所幼儿园参观,每到一处,我都读到了两个可怕的字--整齐。孩子们整齐地走,整齐地坐,整齐地念,整齐地唱,整齐地睡,整齐地吃,整齐地背手,整齐地举手,整齐地洗手……军营般的整齐划一。在最不适宜整齐的年龄,他们“被整齐”了。  相似文献   

5.
网游推荐     
“啪!”杯子有规律地做着抛物线运动,支离破碎地死在墙角:水毫无表情地流了一地。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老师须用情感贯穿课堂始终,饶有情味地导入,情感浓郁地朗读,富有情理地引导,情融意切地交流,情味深长地收束,在贴近生活的人文教育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创作随笔     
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以求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最大限度地深入社会生活与自然,以求最大限度地高于生活与大自然;以求最大限度的认识自我,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写生应该有一种茗茶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作家戈尔丁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蝇王》中,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孩子们在荒岛上的故事情节有机地,巧妙地,生动地表现出来,自然流畅,使人想起20世纪理性的衰落和非理性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幼儿自信心方面,发现一个人要想成功,是离不开自信的。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  相似文献   

10.
朱丹红 《辅导员》2011,(Z3):143
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就是获得快乐,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微笑地面对他人;自信地与人交往;乐观地承受挫折;开心地与同伴合作;充满朝气地迎接未来。  相似文献   

11.
袁岳 《留学生》2014,(11):1-1
大家现在会说话了,能完整地说,也能专业地说,但是能不能生动地说、趣味地说、声情并茂地说、肢体语言丰富地说、减少口头禅地说、故事化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说,也是有很多的说法,也是有很多的层次。今天是一个需要更多沟通与说服的时代,多练一点,就可以说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12.
“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是呀,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  相似文献   

13.
箴言录     
《中学教与学》2008,(12):11-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做事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相似文献   

14.
3D街头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国内译为:3D街头地画、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  相似文献   

15.
探索宇宙奥秘、寻找地外文明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外生命和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产生的条件以及寻找地外文明的艰巨性.还介绍了一些搜寻地外文明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之友》2011,(12):I0003-I0003
3D街头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国内译为:3D街头地画、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  相似文献   

17.
警句园     
《新作文》2008,(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自《中庸》这句话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坚定地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一、处理好地与理的关系中学地理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地理事实材料,而且还有地理的基本原理,既有地,又有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地与理的关系呢?概言之,察——先察其地;探——由地探理,析——以理析地。先察其地,就是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事实材料,掌握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  相似文献   

19.
石润宏 《文教资料》2010,(18):158-159
"地"在诗词中经常出现,但意义各不相同。本文从李清照词中出现的"地"字入手,探讨"地"的多义性,考释李词中"地"的准确意义,辨析"地"词性的虚实与所属虚词类型,并指出了"地"作为语气助词,及其出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准确规范、简约精练地运用有声语言;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思维地使用有声语言;益思启智、注重点拨地使用有声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地使用有声语言;亲切感人、及时赞赏地使用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