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通讯模式相比,现今的通讯手段更具便捷性、及时性特征.此种特征离不开通信技术的革新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此两种技术的融合发展衍生出愈来愈多元、开放的网络交互平台,潜移默化中增强着人们对网络空间的依赖.借助网络进行实时通信与交流是大势所趋,然而,网络通信的开放、共享为网络空间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如何在不影响网络便捷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以网络空间安全为探讨核心,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同维度分析可能影响网络空间安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提升网络空间安全的具体路径,助力我国网络空间向着更加安全化、完善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世能 《内江科技》1995,16(4):60-61,11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首先离不开能源、交通和现代通讯手段,特别是电力和道路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离开了二者,发展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很多的社交活动以及工作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因此就促进了网络的发展。由于对网络需求的增大,国家在网络上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增加,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现在的网络基本上都是光纤通讯网络了。因为网速快,安全性高,使得光纤通讯十分的受欢迎。但是再好通讯设施,也需要有好的保护措施和维护方法。不然在出现网络安全事故之后,不能够及时的处理问题,会给使用光纤通信网络的人群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机电通讯网是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日常的网络通信,还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日常营运管理,本文结合浙江龙丽丽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机电通讯网络维护管理作业的实际情况,展现了常见软硬件故障,提出了现有高速公路机电通讯网络异常处理和维护方法及网络管养措施,希望对通讯网络维护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廖艳君  李琴 《科教文汇》2011,(27):203-204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网络舆论发挥它优势的同时又让它的危害性缩减到最小.这是当前理论界和网络主管部门都颇为关注的问题。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从业者媒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主管部门对网络舆论得以传播的各个阶段的网络用户的监管和引导.更离不开立法机关在深入调查研究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网络舆论的监管与引导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各个行业不断进步,电力作为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讯网络的优化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纵观电力通讯网络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部分电力网络通讯方式较为单一,电力网络中心一旦出现问题,则会使整体电力通讯网络失去工作能力,由此可见电力通讯网络的结构优化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对电力通讯网络进行简单概括,分析了现阶段电力通讯网络状况,并对电力通讯网络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通讯已经由原来的2G、3G网络通讯技术发展成现在的4G移动通讯网络技术。4G移动通讯网络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宽带可随客户的需求随意接入,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董德国  刘士荣 《科技通报》2010,26(2):194-199
网络环境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由于IP网络传输中存在着通讯时延和丢包等现象,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和性能降低等问题。为了消除或减少延时等因素影响并考虑网络时延是变化的特点,本文提出一中基于模糊增益调度机器人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Krasovskii定理和线性不等式(LMI)方法设计系统观测器和控制器,保证系统全局稳定性;考虑到通讯时延是变化的特点,提出基于网络时延现况的模糊增益调度的控制策略,给机器人反馈控制系统分配最佳的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增益。增强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提高控制品质。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视频通讯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崭新的多媒体通讯方式,以其经济、快捷、不受地域限制等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视频通讯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产物,流媒体技术是新兴的一种网络技术,是在因特网中采用媒体数据流式传输的技术,通常采用RTP、RTCP、RTSP协议作为传输和控制协议,支持实时广播和点播.  相似文献   

10.
吕丹阳 《金秋科苑》2010,(24):67-68
文中是为供电单位开发的应用,主要运用了ASP.NET技术,关系型数据库,采用B/S、C/S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功能包括,用户工作站层:系统管理、档案管理、通讯管理、电能数据采集任务管理、用电情况分析、报警管理;应用服务层:电能数据采集任务调度、通讯服务调度、数据处理服务、信息发布;通讯服务层:规约管理、执行电能数据采集任务、终端通讯、其他前置服务。该系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能量数据采集,代替了原有的人工采集方式,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易于操作,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电能量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能够直观反映供电网络中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计量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4G通讯时代已经到来,结合与以往的通讯科技不断的进行通讯快捷化、方便化、全面化方向发展,而现阶段通过3G通讯的技术普及和技术网络覆盖,4G的技术时代已经逐渐成熟,现阶段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已经更为符合现代人对通讯的要求,因此本文向读者介绍现阶段我国4G网络的发展前景和技术革新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应用OPC通讯技术来实现从DCS控制系统到MES实时数据库的通讯连接,黑客的攻击和病毒入侵给工业控制网络造成安全隐患。根据企业生产装置的MES系统应用情况,开发了Tofino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来保证工业OPC通讯安全,实现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3.
借鉴态势理论,通过技术生态位“态”的分析,从量上衡量节点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生态位“势”的分析,从增长率上衡量节点技术创新能力对网络环境的潜在影响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5年间移动通讯终端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不同时期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结构由原来松散型、简单型逐渐向紧凑型和复杂型演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值,对网络结构与技术生态位“态”和技术生态位“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度数中心度与技术生态位“态”呈倒U型关系;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和关系强度与技术生态位“势”均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2,(17):78-87
在微博中曾有过“寂寞的人,总离不开手机”这样一句虽然很矫情,不过却是很实在的话。这句简单的话,表达出现今手机产品使用功能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如今的手机已从以前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发展成拥有更丰富网络应用、甚至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未来通讯系统将以无线通讯高科技化、智能化为发展的关键、重点。本文对通讯网络的内涵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两个方面也就是从无线通讯网络和通讯网络的电力自动化进行了阐述,并与该内容紧密结合进一步探讨了电力自动化的通信网络如何加强其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通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移动通信的重视,因为安全问题是移动通信广泛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现存的移动通信网络标准中采用的密码技术容易引起认证密钥安全管理和付费纠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移动通讯很头疼,所以为本文分析一种基于公钥证书的移动通讯网络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浅谈公钥密码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3G通讯即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巢式行动,将无线通信与网络多媒体通讯结合而成的第三代通讯技术系统,无线电与网络无线化技术快速发展,各类的信号传输在无线宽带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首先介绍了3G通讯的概念及其优点。然后对3G通讯在监控领域的分类其与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简述了3G通讯在监控领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20)
利用电力载波通讯无需铺设专用通讯电缆的特点为PLC及外部设备组网,设计通讯协议,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稳定可靠的通讯网络。载波通讯方法将PLC与外部开关及传感器连接,实现以电力线为通讯载体的PLC控制网络,免除了PLC与外部开关及传感器间铺设专用通讯电缆的麻烦,设备即插即用,大大加快项目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也是其它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利用网络技术建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表现在:1.应用网络技术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的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  相似文献   

20.
在Profibus-DP现场总线调试、运行阶段中,会出现通讯意外中断、某些DP站点随机通讯故障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通讯电缆太长导致信号衰减、电磁干扰和接地等原因所致,可通过安装网络中继器、通讯电缆安装的规范化、确保良好的接地等方法来保证DP网络通讯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