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利用比例尺量距离,根据图例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才能有效地运用地图去获得地理知识或利用地图来回答不同的地理问题。其中方向问题和等高线地形图始终是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一、方向判读1.一般地图方向判别: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几个方位。2.指向标地图方向判别:有指向标的地图,只要掌握指向标所示方向(一般指向北),即可按一般定向法的原则定出其余方向。3.经纬网地图的判别:①判断方向的一般原理。用经…  相似文献   

2.
一、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万能钥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要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下列三种情况:1.一般地图中方向的确定;2.指向标定方向;3.经纬网定方向。这三种情况都是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基础的。1.一般地图中方向的确定这类地图我们可以直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例1:请确定右图中A位于B的什么方向?解析:以B点为原点画坐标(如右图中虚线),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确定,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2.指向…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创设情境,以生定教,让课堂"活"起来。师:(课件出示指向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生:有"北"字。在地图上表示方向时,上面是"北"的方向,箭头叫指向标。师:在这幅地图上,上面是北方,其他三个方向你知道吗?(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结果)师:同学们对方向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方向与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一、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根据图上指向标定向,一般情况下, 指向标所示方向为北方(如图所示)。 3.时针定向法:  相似文献   

5.
王刚 《新高考》2006,(5):102-104
一、指向标地图方向的判读技巧 1.平移法 将指向标平移到图中要求判断方向的地方,并作垂直于指向标的直线,标上东、西、南、北(面向指向标的方向判断: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四个方向,指向标的原点在线条的转折处(如公路、河流的拐弯处)或某一关键点上,此时就能明显读出图中线条的延伸方向和两点间的相对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刚 《地理教育》2006,(4):37-38
一、指向标地图方向的判读 1.平移法:将指向标平移到图中要求判断方向的地方,并作垂直于指向标的直线,标上东、西、南、北(面向指向标的方向判断: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四个方向,指向标的原点在线条的转折处(如公路、河流的拐弯处)或某一关键点上,此时就能明显读出图中线条的延伸方向和两点间的相对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标要求与教材简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课为“植被”第一课时新授课,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从教材知识体系看,“植被概念→植被的类型→植被的形成过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是对植被研究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地图既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又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这就要求学生会读地图。读地图,首要的是学会辨别地图的方向。因为不同形式的地图,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就三种不同形式地图方向的辨别作一简单介绍。一、一般地图。这种地图方向的辨别易学易掌握,属于常识性的东西,你只要面对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方向,这样,就可以判断地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方法。如图1读黄河轮廓图,说出AB、CD、DE、EF各段的流向。(参考答案:依次为自东南向西北,自北向东,自西向东,自…  相似文献   

9.
在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上,教育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是偏重于多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辅;另一种是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纲,以纲统读。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4期刊发的陈隆升老师的《文言文“无标点”教学的现代阐释》(以下简称“陈文”)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文言文“无标点”教学法。文章从文言文“无标点”教学的实践经验、文言文“无标点”教学的学理基础、文言文“无标点”教学视野中的文言文教材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陈老师在这三方面的论述有待商榷。商榷一:加标点的古书不…  相似文献   

10.
我在教“等高线地形图”一节的前后钟祥市冷水中学严克勤(431900)“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的地图,内容抽象。由于初一学生缺乏投影透视知识,空间想象能力差,在此地图上辨认地形的高低起伏感到十分困难。为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版本商务星球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俄罗斯”。二、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三、教材分析教材安排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横贯东西的交通”3部分内容。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采用文字、图片、活动等手段,由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知识过渡到人文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要立足一个“读”阅读的一般流程是:认知读→感知读→感情读→探究读→积累读。例如:我在教学《春》一文时,对诵读逐步提出“读准,读出语气,读出形象,读出韵味儿”的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在“揣摩朗读”这一环节中,通过对“要重点读好哪些关键地方”的讨论,竟水到渠成地捕捉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景物特点。在诵读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采用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合作背读等多种形式。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体会、揣摩…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却又有一定规律的活动,其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体系、作品意图等的理解是否有效、快捷。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孜孜探索,寻求适宜的课堂结构。笔者现就课堂教学谈点看法。 一、教读式结构 顾名思义,教,即讲授,其内容可多可少,可传授可点拨;读,即读课文,其方式也可不拘一格,默读、朗读、小组读、范读等灵活运用,以适应教学目的的需要。教授法一般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讲授→自读→教读”,另一种是“自读→讲授→自读”。这两种结构其宗旨在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老师只是起点拨、导…  相似文献   

14.
杜甫律诗的章法,因题材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格局。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两种格局:一种是以每联为一个意段的“四节式”(点题→写景→言事→结情);一种是以四句为一个意段的“二节式”(描绘物象→寄托情志)。登临、咏怀之作多用“四节式”,咏物之作多用“二节式”。  相似文献   

15.
示坡线是地行图上常见的符号,它与箭头符号的寓义相类似,表示“态势”的指向。示坡线用短线依附于有关的地形地物线联构而成,有单体和组合体两种主要形式;组合体是多条短线密集排列而构成的“锯齿”线。在地图上,示坡线有高-低、上-下、主-客的指向寓义。(图1) 一、单体示坡线:标绘于山头、山嘴、谷底的等高线上,指向下坡方向。指明地势相对的高  相似文献   

16.
语文单元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课型之一——单元复习总结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不易操作。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试用了“五环节目标控制单元复习总结课”这样一种课型,取得较好效果,其基本环节是:回顾目标→贯通目标→依标练习→重点测标→矫正达标。实行这一课型90%以上学生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学生课外读写指导的过程中,我尝试构建以自主读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零距离,以期培养学生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自学习惯,探索实施读写迁移的新途径。现以课外阅读文选中的《恰到好处》(见《附录》)一文为个案,以思→辩→读→写四环节为操作程序,就自读指导策略的优化问题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8.
“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是其中第一课时内容。由于不少教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价值还不甚理解,因此在目标把握与内容处理上都存在着一定偏差。不久前,笔者在听这节课时,对于“怎样教学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与上课教师发生了意见分歧,并引发了争论和思考。一、首次教学,引发争论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学会了在现实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下面描述的是认识平面图上“东南西北”的教学过程。1.呈现中国地图,请学…  相似文献   

19.
要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统揽课堂要领,领会科学方法和发展智能。探索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好的结尾会避免“虎头蛇尾”,起到“画龙点睛”或“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备结尾设计这一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下面试述几种“结尾”法。1、小结法:一堂课结束时,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挚领地归纳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如《氧化一还原反应》这节课可这样结尾: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判断本质变化物质2、对比列表法:对比易混淆的…  相似文献   

20.
刘宇 《地理教育》2014,(1):24-25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修订版课标中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由于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按照“选择我们所在的区域”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亚洲作为大洲学习的案例。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改动较大,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从亚洲的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节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