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  相似文献   

4.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然而.教师如何引导民族学生正确理解和看待民族关系问题更显得尤为复杂。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那么,如何把民族教育巧妙地施加到民族学校的教学中.使二者有机结合?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对这个问题的讲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具体而全面地分析,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民族关系认知。  相似文献   

6.
面队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实现文学的批判性?如何看待本民族的历史?如何看待文学中的性描写?如何增强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本文试图围绕这几个问题,阐述笔者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记述着我们的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里的追求与奋斗,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在民族发展、民族融合上所走过的漫长曲折的道路,记述着组成中华民族的各兄弟民族如何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共同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艰苦历程。了解与认识这一历程,对学生形成进步的民族观,正确看待历史上和当今的民族问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初中学生是否有兴趣探究,能否理解,有哪些认知障碍,他们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怎么看,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对这个问题的讲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具体而全面地分析,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民族关系认知。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等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关注的焦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解读全球化中涌现出来的民族国家问题,并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进行探索,可以得到结论: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11.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  相似文献   

12.
张跃 《文教资料》2020,(6):101-102
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并从历史课程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历史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1.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激发学生自豪感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立志报国,我国是世  相似文献   

14.
中学政治教师是否具有历史责任担当,关系青少年思想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培养中学政治教师的历史责任担当意识?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棘手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外部条件和内在修养两个向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问题及其相关的区域问题是高校历史教学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历史知识传播与研究的高校教师,如何看待错综复杂的历史中的民族问题,秉持何种原则和方法进行相关教学、研究,对于历史学科发展及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我们在具体历史教学与研究中的经验和思考,本文将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民族与区域问题联系一起,通过对历史上不同视角及政治立场下的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期以增进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遗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王国祥 《考试周刊》2012,(68):133-134
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是历史教学中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常涉及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这些问题非常重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乃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之一,它既可唤醒国人的民族荣誉与民族记忆,又可强化其民族共识与民族身份,还可激扬其民族责任与民族使命.值得警惕的是,日趋弱化与僵化的历史教育,非但无法为民族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反而可能阻滞其发展,故需彻底反思我国的历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邓彬 《中学文科》2007,(12):38-3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居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学习历史知识并非轻而易举,主要的问题在于:历史知识一看就懂,一丢就忘。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如何记才能记得牢呢?作为历史教师,笔者认为注意总结搜集整理,把它们变成一串串数字,利用数字法记忆历史,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阅读》2005,(1):36-39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正确解决今日全球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我们应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来透视全球化的实质,从而揭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处理其与民族国家的矛盾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