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海英 《现代语文》2011,(1):144-145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各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通常会安排一学年的时间讲授该门课程,可是教学的效果经常是很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2.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学中大多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些都亟待改革。论文从电子媒介时代外国文学的文本阅读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3个方面论述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3.
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比较文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中外作品互译、涉外文书写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这样的特殊人才,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有意识地加强以下课程或内容的教授或训练:外语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中国文学中与外国文学存在可比性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国文化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重要概念;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课程.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外国文学课程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是改革的前提;重视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外国文学课程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现状的分析,提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具体内容,以期达成文学课程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今年秋季开学,8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88级英语专业将开设“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是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不  相似文献   

7.
外国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外国文学是指中国文学以外的一切域外文学,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对于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师范专科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外国文学课一般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连续几年来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掌握经历了一条有一定规律的历程.这其中教师的疏导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一门课程是否受学生重视和喜爱除了教师本人的学识外,与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程自身的发展历史、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决定着外国文学的双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在外国文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英语文学部分嵌入双语教学相比,开设英语文学的选修课程更易于实践操作.外国文学的双语教学宜采用文学、语言、文化兼顾,汉语和英语各占50%的混合型教学模式.为了缩小第二语言产生的距离,教师应更加注意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发育不成熟的现阶段,教学模式不可过于僵化,应当允许理想模式和过渡模式的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往往重视文学史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该以文学发展历史为脉络,以文本为基础,加大作品分析在教学中的比重,在经典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罗锡英 《教书育人》2023,(30):57-59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本身蕴含着与立德树人高度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文主义传统、理性思维,这是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围绕这三个关键元素,外国文学课应以学科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利用世界文学人文主义传统、理性思维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要素进行立德树人,站稳看待外国文学的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11.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大学中文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梳理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阅读链条,构建良性循环阅读体系,以阅读实践推动"知识性阅读"向"学术性阅读"的转变,推动外国文学史教学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一直是外语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从我国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出发,结合《国标》精神和《指南》方案,立足文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简要探讨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并提出参考课程框架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国文学史作为各大高校中文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系统地接触、了解外国文学艺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的地方。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反思,试图对外国文学教学中遇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摸式。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能够让学生具体感知外国文学的魅力。好的切入点是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成功的关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保证,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通过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语言文学(双语)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探讨开设该课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课程实施的具体教学情况、教学成效,并提出如何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Abstract:
Since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it is suggested that cours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be offered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urse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offered to students majoring in Mongolian and H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lingual)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discusses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analyzes its teaching practice and effect,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et up cours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对域外文学的介绍和述评功不可没,其圈内影响力和成就得到公认;但是由于缺失更开阔的视野和追随域外的文学批评路径,两刊在构建中国自己的外国文学评介体系和学术探索上缺失创新性的突破,在中国学术界的跨学科影响力有限。笔者就两刊的栏目设计、选题和编辑方针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7.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教师在讲课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同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本质问题理解不到位。通过改革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适当展示西方美术作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他们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这两大文学分期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西华师范大学2008级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物电学院、管理学院等参与健美操训练的200名女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项调查,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的学习与训练提供参考,为高校健美操课改提供心理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外国文学是普通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使得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成为重中之重。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引导阅读、提出问题、训练写作和感悟艺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深得学生的热爱。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