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息照相实验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物理普通全息照相实验的基础上,不外加其他光学元件、仅适当改进光路,从而得到了2种简易的实验方法.分别从参考光、物光两个方面入手拍摄多重全息图,使学生加强对全息照相多重性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与普通照相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对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分析了影响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诸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拍摄系统稳定性、调整光路、再现观察等提高全息照相成功率及全息图质量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并对全息平台的防震要求与防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迈克逊干涉法,对设计的三种全息平台的防震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说明,我系自行设计的全息平台的防震性能介于两种常用全息平台之间,基本能够满足全息照相的要求,并且利用该平台拍摄的全息相片所再现的景物清晰逼真.  相似文献   

4.
《小火炬》2003,(Z1)
1专统的照相技术只能在两维的平面上形成图像,而“全息照相”得到的是三维立体图像。它利用光的不同处理方法,使全息胶片上的图像能呈现出物体正面、侧面甚至反面的整体形象。假如照片里有一朵花,那么可以通过变换照片的角度,看到花的侧面甚至后面。什么是“全息照相”~~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基础光学的干涉与衍射的巧妙结合出发,阐述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及四种基本全息图的光路与调试,介绍和提出一些已经应用的和具有广阔前景的全息显示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全息照相实验中影响全息图成像质量的外界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得出全息照相中最佳成像条件,并给出合理的分析解释,对于提高全息照相实验教学效果和扩展全息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物光和参考光的均匀性,对彩虹全息的拍摄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可以采用二元光学元件,通过光学变换来实现这种光强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提出所用二元光学元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利用空间光学调制器来实现,或借助记录干板来制造  相似文献   

8.
信息光学与设计性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学全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部分实验光路问题、全息干板的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优化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全息照相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光学成像方法,它是英国科学家盖伯(D.Gabor)在1948年为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首次提出的。但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由于缺乏理想的光源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在激光器问世以后全息照相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全息照相的技术,并开辟了光学应用的新领域。如用全息照相方法制作各种光学元件(透镜,光栅,各类滤波器……),光学工艺品,全息干涉计量,光信息储存,全息显微术……等,从而成为现代光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什么是全息照相?  相似文献   

10.
在全息照相实验中,能否观察到清晰的实像,主要取决于参考光和照射光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并且是否正入射,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能比较容易地观察到清晰实像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