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精神”正在年轻一代的温州人中渐渐消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不重视“温州精神”的传承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学校有责任承担起强化“温州精神”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温州人以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温州模式”。这个模式,对商丘的原始资本积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及商贸城的打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正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内逐步兴起,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温州精神”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展创业教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发展“温州精神”的需要,而且还有着易认同、易嫁接和促进地方文化再建构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优秀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结合地方文化,在地方在校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能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温州精神是温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温州人的温州大学生群体,肩负着温州明天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更要有自立、务实、开拓、创新的温州精神,深刻领悟温州文化中“以义为上、义利共生”义利观,把温州精神继承好、发扬好、发展好。温州地方高校必须树立立足地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温州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化,从而达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解读温州"城中村"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中村”是当代中国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社区。本试图归纳温州“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必然原因和消解的艰难性,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指出“城中村”改革的难点是村民,关键是政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温州精神”?温州精神和温州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温州精神在教育中如何体现?本文试图从温州精神的解读入手,根据笔者三个月挂职的所看、所听、所感,用局外人的视角解析温州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给温州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温州教育对温州商业文化的局部修复”观点。  相似文献   

7.
温州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以研究温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创立温州学,研究温州学,可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审视温州的旅游文化。“温州模式”是研究温州学和温州旅游文化的基本切入点,温州传统的“重商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温州旅游丈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品质。温州旅游文化形象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商业文化与景观文化相结合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温州精神”?温州精神和温州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温州精神在教育中如何体现?本文试图从温州精神的解读入手,根据笔者三个月挂职的所看、所听、所感,用局外人的视角解析温州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温州商业经济的发展给温州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温州教育对温州商业文化的局部修复”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倡导全民教育机会均等的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随着“新温州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子女的受教育规模也随之增加。但“新温州人”子女的教育状况在质态和量态上均与本地居民子女存在一定差距。需关注造成教育不均等的社会、学校、家庭原因: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改“分类教育”为“同城待遇”;改“定点入学”为“全城接纳”;改“棚屋聚居”为“安心公寓”,以解决“新温州人”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为“温州精神”教育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进中小学课堂提供了平台。发掘温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温州精神”教育校本课程,传承“温州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培养一代新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的课程品位以及教育品位,从而促进温州地区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温州经济模式"演变轨迹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经济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合温州特有的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温州经济模式”的演变轨迹的剖析,论述了它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温州独立学院发展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缺席、“经典”匮乏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太重,“小资情调”太浓,“贵族精神”阙如。造成这种“原因”的原因则是中国当代文艺家的出身、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各种本土及外来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界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当代温州人之所以能冒出数百万的富人群体,与他们身上蕴涵的吃苦、冒险、创新、合作、诚信、敬业的"温州精神"密切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温州精神"目前正面临在新一代温州人身上消失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温州高教园区旅游带”是指以温州高教园区为核心,与周边风景区和生态群落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与人艾相结合的概念性区域。这一区域的旅游规划与旅游产品开发,应体现温州“山水域市”特色,以文化旅游、校园旅游和休闲度假为基本内涵,观光型与休闲型相结合,成为综合功能较强、具有温州城市建设象征意义的“准城市”旅游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方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发扬温州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著名经济学家董辅认为,温州模式中最重要的是“精神”,是一种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温州的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完全是艰苦创业起家。这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温州人自身的创业精神有关。现在高校里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进入社会后工作能力不是很强,不能创业,缺的就是这种精神。那么,温州人有哪些创业精神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特别能吃苦的创业精神。80年代温州就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吃苦耐劳的精神是…  相似文献   

16.
《庄子》"寓言"、"重言"和"卮言"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寓言”是《庄子》一书的表达方式,“重言”和“卮言”都是“寓言”。“重言”概括了“寓言”的使用方式,“卮言”概括了“寓言”的特点。从思维发展的深层原因上看,庄子选择“寓言”的方式来立言达理是由战国时期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庄子》的寓言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同时理性精神在逐渐增强;“重言”反映了《庄子》的理性精神,“卮言”反映了《庄子》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温州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温州模式"本身需要自我突破与发展."后温州模式"的定义,必须体现温州模式自我突破的制度变革要义.家族制一旦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它必将发生变革与突破.温州模式发展的背后,实际上是温州人的市场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李茂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2):124-126
“弃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高考相伴而生,并且不可消除,犹如老子的“有”“无”、“生”“死”。今天之所以成为讨论的热点,原因有二:第一,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大规模“弃考”;第二,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主动弃考,与被迫弃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从重庆涪陵和温州玉壶各具典型的事件出发,从经济因素、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分析“弃考”的原因,并剖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跨行政区域建立"温州工业园"的利弊分析及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民营经济非常发达。但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紧张,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外迁成为必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保证温州的持续繁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温州实际情况,提出了跨行政区域建立“温州工业园”的构想,并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主要特点、表现方式等,对于它误解的主要原因是表象的误导和认识的不够深入。“垮掉一代”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社会的批判和抗议,是其进行精神探索的特殊方式;同时“垮掉”的译法容易影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垮掉一代”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借鉴之处;“垮掉一代”是一直存在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