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乐亭。1913年,李大钊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2.
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湖北档案》2010,(1):62-6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侧重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的原因,以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通过创办刊物、撰写文章、组织进步社团、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辩论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对日译西学的接受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日译西学成为李大钊"青春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观"哲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徐梅 《兰台世界》2013,(22):122-123
<正>任何一种舶来品到中国,都有一个陌生、认识、熟悉,最后被接受、改造、利用、发展,也就是有一个本土化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几经周折,传到中国,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发展中,率先举起大旗的是第一个在中国系统介绍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探索的背景一是近代以来到20世纪20年代,救亡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以图书馆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或直接领导北大马克思主义团体和学会成立,引导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田丹 《北京档案》2020,(2):42-45
20世纪初,李大钊像无数仁人志士一样为挽救民族危亡,探求救国真理,不断锐意革新,最终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李大钊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时,也是他任职、任教于北京大学时期,当时他的工作地点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即北大红楼。如今,当我们驻足北大红楼,就会想起他书写过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联,此对联既是他前最喜爱的,也是他一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正直人格风范的光辉写照。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不断在各种范围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原理,并且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与其他错误社会思潮展开论战,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向工人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鲁玲 《兰台世界》2012,(13):8-9
李大钊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第一位中共高级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曾先后六次亲临河南的郑州、洛阳、开封等地[1]62指导革命斗争。他对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党组织的创建和革命活动的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1889--1927)是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而且也是传播唯物史观最为彻底地的革命家.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在河北省乐亭县出生,幼年名耆年,字寿昌;后更名为李大钊,字守常.李大钊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离世了,母亲也在他出生不到16个月时撒手人寰,祖父李如珍将他养育成人.李大钊在非常贫苦艰辛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时代.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传》不久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以传记形式比较详细,真实地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平的一部著作。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为了追求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李大钊同志英勇战斗了一生最后壮烈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上,他只活了三十八岁。李大钊同志的一生是短促的,但他的战斗经历是丰富感人的。这本传记  相似文献   

13.
一、李大钊担任过福建漳州的教育局长吗? 读《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见该书103页提及陶铸在民主革命时期曾活动于福建漳州一带,并由此重建了中共闽南特委的地下党组织,书中说:“五四时,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陈炯明创办《闽星报》、《半月刊》,一度聘请李大钊任教育局长。”这是把李大钊和陈独秀搞混了,因为李大钊根本不曾去过漳州。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事业,为中国新闻报刊的编辑出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言论、出版自由。他将新闻与历史对比起来进行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对新时期我国的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文坤 《档案》2011,(3):5-5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他于1918年率先在中国举起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1919年积极支持和领导了五四运动,并撰文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了我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作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不仅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西方文化及其相互关系,而"文化调和论"又是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以北大图书馆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改革北大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韦磊 《北京档案》2021,(7):51-53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李大钊高度重视自己家乡乐亭党组织的建设.1923年秋,直隶省教育厅在乐亭县城关建立了一所初级中学——乐亭中学.李大钊对家乡的这所中学非常关注.在乐亭中学校长变更之际,李大钊决定利用这一时机,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组织.1924年初,李大钊介绍共产党员王岑伯(又名王俊)来乐亭中学任校长.同年2月,李大钊又介绍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共产党王德周(又名王佩环)来乐亭中学任英语教师.自王岑伯、王德周来校后,学校有了党的力量,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党组织也随之开始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祖籍河北乐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他还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为培育优秀青年和革命接班人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与贡献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李大钊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是报刊活动家,创办指导许多报刊,也发表过大量文章,多数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主义理论的,并组织发动多起工人爱国运动。这些活动都是受苏俄共产国际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北方负责人的身份支配的,其"宣传赤化"、"扰乱社会治安"的影响早已深入奉系军阀张作霖心中。除此之外,让奉系军阀张作霖痛恨不已的是李大钊支援冯玉祥,并使其逐渐赤化,策应北伐;同时李大钊还劝诱阎锡山,使其转变立场起兵反奉,由此形成了北方反奉统一战线。由此,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控制北京政府后,查抄苏联使馆,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