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编辑、出版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从他1926年10月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到1944年7月24日不幸病逝,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全民抗战》等7种政论性报刊,发表了千篇左右的各种文体的新闻评论,在我国人民民主运动和抗日救亡斗争中,起了树旗文坛、冲锋陷阵、积极引导舆论的重大作用。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东南亚和其他国外侨胞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恩  相似文献   

2.
《现代出版》2014,(2):F0002-F0002
正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巴金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在文坛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巴金还是极具编辑热情与编辑天赋的出版家。1935年起,他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里,作为出版家的巴金以天才的眼光和职业敏感主编了"文学丛刊""译文丛刊"等出版物。其中"文学丛刊"前后历时十年,集合160本,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套具有持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     
生平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11月5日生于福建永安。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进入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当编辑股主任,主持《教育与职业》月刊。1925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生活》周刊,开始为《生活》周刊写稿。1926年10月,接手主编《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出版生涯。  相似文献   

4.
胡愈之     
文化先锋战士、国际问题专家、政论散文大师、老编辑、老报人、出版家胡愈之同志,自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编辑生涯,数十年从事文化新闻出版事业,是至今仍健在的编龄最长的出版家。曾先后主编《东方杂志》、《东方文库》、《文学周报》、《公理日报》、《世界知识》、《南洋商报》、《风下》、《南侨日报》等著名报刊。胡愈之1896年9月9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六岁读私塾,十五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常二年级,正值鲁迅任该校学监兼教员,堪称鲁迅“亲传弟子”。下学期辛亥革命爆发,他因病休学,翌年考取杭州英文专科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胡愈之不顾商务印书馆老板反对白话文运动,暗中与沈雁冰用白话文写作并译介外文  相似文献   

5.
海英 《出版史料》2005,(3):104-10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6.
艾以 《上海档案》2003,(2):57-58
1951年2月1日,上海解放后第一家文艺刊物——《文艺新地》和读者见面了。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为该刊题写了刊名。主编是冯雪峰、唐锼。同年4月,冯雪峰奉命调往北京。《文艺新地》改由巴金、唐彼任主编。我当时是该刊编辑。那时编辑部名义上有6个人,实际上还不足三个整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13,(6):F0002-F0002
夏丐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丐尊,上虞崧厦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26年起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出版事业,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并编辑发行《中学生》《新少年》《新女性》《一般》《救亡报》等进步报刊,哺育了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8.
延和 《出版科学》2009,17(4):67-67
我国著名编辑出版家、中国编辑学会顾问阙道隆先生,于2009年6月11日中午12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阙道隆先生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相似文献   

9.
圣野 《出版视野》2006,(2):34-34
为少年儿童编辑、撰写了半个多世纪作品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兵。2006年1月5日下午离开了他热爱一辈子的一代又一代小读者。我们这些从小读着鲁伯伯编的书写的书长大的孩子们.无不为失去这位善葭智慧的老人而痛心疾首.我们哭喊着鲁兵伯伯的名字,怀念他纪念他为他壮行。 今天我们有幸发表圣野同志的《记一个童心永驻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家——为大孩子鲁兵送行》的文章,我刊也借此文算是对我们崇敬的长者、同行、可敬、可爱、可尊敬的著名出版家的一种纪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群众》     
1945年12月10日,冀晋区文联主编的《新群众》创刊,由冀晋区文艺界联合会负责编辑,文联主任田间兼任社长及主编,文联副主任栗曼晴兼任副社长及副主编。《新群众》于1946年12月终刊,存在仅一年时间,共出版13期。  相似文献   

11.
《春秋》是《申报》1933年1月10日创办的一个文艺翻刊,第一任主编是周瘦鹃,最后一任主编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王进珊,前后断断续续出版了约15年之久。王进珊从1946年9月2日到1947年11月30日,共编辑《春秋》15个月375期(其间《春秋》共出版376期,3.947年8月30日杜月笙六十寿诞专辑为王进珊生病请假,由别人代编),随后又接着主编了1947年12月3日剖办的《文学》周刊,至1948年6月3日终刊,共出敝29期。《春秋》是《申报》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发表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小品、美术作品和外国文艺为主,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及活跃的青年作者,都在《春秋》上一再发表作品,因而《春秋》在广大作者和读者中事有很高的声誉,被目为其时全国报纸文艺副刊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许觉民 《出版史料》2005,(3):108-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3.
王界云 《出版史料》2005,(3):110-112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4.
徐学林 《出版史料》2005,(3):114-11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5.
柳肇瑞 《出版史料》2005,(3):108-110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6.
悼原放同志     
丁景唐 《出版史料》2005,(3):106-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戴文葆逝世四周年,宋木文先生写了三篇怀念戴文葆的文章。前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编辑》和《出版发行研究》,本刊特发表其中第三篇和邵益文先生的文章,以缅怀这位编辑出版先行者。  相似文献   

18.
茅廉涛现任文汇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969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后任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广播站编辑、《南京日报》评论组副组长,1981年受《南京日报》编委会之命创办《周末》报并任主编。1983年调文汇报社工作,历任理论部编辑、“论苑”专刊主编、总编办公室主任、国内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编委,1993年起任文汇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200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9.
胡小静 《出版史料》2005,(3):112-114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20.
王益 《出版史料》2005,(3):105-106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