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教育》2006,(9):I0002-I0002
西安市长安区辖15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94万人口。长安区委、区政府坚持“科教兴区,教育先行”的工作方针,专门成立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从2002年起至今已经累计投入危改资金1.26亿元。新建校舍24.6万平方米,消除危房24.7万平方米,为全区中心小学及中学全部接通了“校校通”,中学全部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校园花园化。围绕标准化高中建设,区教育部门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两年来共筹集资金1.12亿元,在全市率先实施了高中标准化校建。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于2000年的“学校上网年”,2001年和2002年“校校通”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校校通”工程建设之初,泉州市教育局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重点,软硬并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教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研的整体能力。尤其是利用K12城域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全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全市教学资源的共享。其独特的资源建设途径,因为极其推广价值,而被业内示之为“泉州模式”,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国家将投资6-12亿元人民币发展教育信息化“211工程”二期建设加大力度,财政部、国家计委的投入预计要增加到60亿元。预计将有6-12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以及大型仪器共享。“校校通”工程方面,教育部制定了具体步骤:2005年之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相似文献   

4.
9月5日是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马集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坐在新建的电子备课室内,交流着刚刚完成的教案。像马集中心小学这样具有信息教育技术条件的学校,扬州市已有700多所,覆盖了所有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从去年至今,扬州市教育信息化总投入达1.4亿元,“数字扬州”,学校先行一步。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02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700多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平均每1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处于苏中、苏北领先水平,市直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已与苏南发达地区相当。到明年年末,该市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将增加到6万台,全市平均生(…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被上海市政府立为2002年实事项目的“校校通”工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增配2万台电脑,区县政府按统一的生机比标准做好电脑的增配工作。二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在做好“校校通”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教委还加快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7.
于素云 《江苏高教》2006,(1):151-151
1.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定位。教育技术应确立以信息技术、网络设计与管理为主干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其理由是:(1)基础教育系统需要该方面人才。“十五”期间江苏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乡镇中心小学、城市小学和所有中等学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现“校校通”;建立省、市、县、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在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中普及信息技术,截止到2004年底,信息技术教师仍有部分缺口。2006年“校校通”工程的重点将移向农村中小学,建校园网的学校将增至一千多所。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装箱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记者从4月18日至19日在三河市举行的河北省远程教育网络终端建设暨“校校通”工程现场会上了解到,我省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的工程时限,由原定的8年缩短为5年,到2005年全省90%以上的学校将实现“校校通”。我省自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日新月异,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95%以上的重点职中和中专学校建成了校园网,一些市县通过河北远程教育网、DDN专线、有线电视网络建立了县域教育网络中心,实现了“校校通”。河北远程教育网的建成和开通,为全省…  相似文献   

9.
我刊了解到,2001年北京市在教育信息化上的拨款有近两亿元,而今年,北京市政府有可能加快步伐,特别是对于“校校通”工程,非常有可能提前实现2005目标,如果是这样,市政府方面的拨款今年至少将在四五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社会集资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这个数字还将更大。当然,即使按照原来的“校校通”实施步骤和规划,把这笔资金分散到每年,今年北京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至少也不会低于1亿元。 目前北京已建有校园网的中小学校共有400多所,而要实现计划中的“2002年底全市中小学都能上网,三分之一学校建成校园网”的“校校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校校通”工程是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全市中小学电脑的标准化配置,二是基本建成宽带和专线的上海市教育城域网。在建网方面,上海教委选择了跟上海电信合作。上海电信的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程,预计今年11月完成市一级的校校通,2003年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校通。沈钢,上海电信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一位精干的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信与校校通工程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近年来,扬州市先后投入2.5亿元,全方位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前一年半实现了省“十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教育信息化建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全市有 357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建成单人单机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教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在全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快教育网站建设是“校校通”工程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4.
曾庆洲 《湖北教育》2003,(16):49-49
一、发展现状 武汉市1999年实现“两基”后,市教育局站在建设“数字武汉”的高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目前,中心城区中小学、新城区中学和中心小学已基本建有计算机室,100多所学校建起校园网或正在建网;全市普通高中、中心城区中学和80%以  相似文献   

15.
项目背景及需求状况赣榆县位于黄海之滨,有“江苏北戴河”之称,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40公里,面积1402.5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渔业和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在连云港市所辖各县中名列前茅。赣榆县非常重视教育,在校校通工程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赣榆县希望通过实施校校通工程实现全县教育资源的共享,以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2006,(10):37-37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了新跨越。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无到有,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建网就是建学校”理念的指导下,集中力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建立了覆盖8区11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的开放式的教育信息网络,全市实现了“校校通”,有250余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相似文献   

18.
李光华 《江苏教育》2023,(45):95-96
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一体化管理”是指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在学校管理、办学资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实施统筹管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辐射、共享。提升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一体化管理水平,必须强化“以人为本”“多元合作”的一体化管理措施,发挥一体化管理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20.
一、深入实施“校校通”工程。加大信息环境建设投入。在全区中小学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加速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 我区在完成了“十五”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之后。继续以每年140万元以上的投资深人实施“校校通”工程,在全区中小学进一步营造出更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加速我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