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宁  李浩 《今传媒》2013,(8):152-156
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语言样态,因而产生了"正宗"播音腔。由于节目的播出风格和传播特点,并且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因此在广播电视创作中要正视播音腔回归生活的观点。播音腔具有双层定义,播音腔与广播电视语言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播音是一门研究有声语言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项说给人听的工作,其本质就是说话,并且要在前辈总结的经验中正视传统,发展创新,在广播电视播音创作时要追求播音语言的实质,既反对泛自然化的简单自然的生活语言再现,又反对失去生活语言基础的固定强调,回归说话的本质是播音主持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贾宁  李浩 《报刊之友》2013,(8):152-156
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语言样态,因而产生了"正宗"播音腔。由于节目的播出风格和传播特点,并且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因此在广播电视创作中要正视播音腔回归生活的观点。播音腔具有双层定义,播音腔与广播电视语言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播音是一门研究有声语言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项说给人听的工作,其本质就是说话,并且要在前辈总结的经验中正视传统,发展创新,在广播电视播音创作时要追求播音语言的实质,既反对泛自然化的简单自然的生活语言再现,又反对失去生活语言基础的固定强调,回归说话的本质是播音主持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陈晶 《新闻窗》2011,(3):74-75
所谓"临场创作状态",是指播音员的话筒前创作状态和镜头前创作状态。这是全部播音创作成败攸关的关键一环。对这点无论是从事播音工作多年的老播音员还是刚刚迈入播音行业的新播音员都是感受颇深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临场创作状态呢?  相似文献   

4.
陈锋 《东南传播》2010,(3):137-138
作者通过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播音工作实践,归纳阐述了一些减少播音创作过程中瑕疵的有效方法:查准字音再播读稿件;提前标注舌尖前后音;取舍儿化音需依据语境仔细斟酌;养成"开音窄发、窄音宽发"的习惯,避免播音中的"直白"、"呆拙";深入解读感受稿件,不做"夹生饭";备稿需烂熟于心,不可烂熟于口,避免播油打滑现象;避免由于在播音过程中追求完美而引发的遗憾。  相似文献   

5.
戴蓉 《东南传播》2012,(7):183-184
播音的创作形式决定了播音的创造性特征。播音创作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主要以有声语言为主。而言语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播音创作具备不同于其他语言艺术形式的由语言与思维来创作的特征。同时,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在创作过程中最能集中体现语言与思维密切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内在语的存在。本文仅从新闻类稿件的播音这个角度来探讨内在语在语言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播音工作离不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播音创作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强调一方,偏废另一方都有损播音创作的质量。因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中包含着形象的具体性;具体的形象恩维中孕含着逻辑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7.
"圆之美"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道"之认同的必由之路.以艺术性为重要属性之一的中国播音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无疑有益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革新.本文将中国美学中的"圆融"审美与播音创作领域的教学、研究思考相结合,以期为播音理论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锋 《东南传播》2010,(8):201-202
驾驭播音语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把握。作者就在播音实践中体会到的文艺播音创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忽视语气词"啊"的音变;见字生情,重音泛滥;轻视词的轻重格式,缺少忖度;简单地按照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安排停连;一味展示声音特质,忽视稿件内容;盲目模仿,刻意做作等。与播音界同仁共同探讨,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9.
播音是一种创作,创作是文化的体现。要想使播音创作肩负起引领大众文化的使命,必须从三个方面来提升它的文化品味:加强播音创作的艺术性;加大有声语言的教育,培养一双会听的耳朵;传受双方通力协作,共筑播音的文化殿堂。  相似文献   

10.
柳晓 《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
在播音创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你的播音没有状态"、"今天你不在状态啊"等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不在状态",就把一个人的播音创作给否定了,可见,状态在播音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优秀的播音作品中时常感觉到"状态"的存在,等静下心来寻它,想与它交朋友,又往往只是窥全豹之一斑而不得要领。那么究竟什么是播音创作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播音创作状态是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整体呈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认识一下播音创作中好的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李京 《视听纵横》2006,(4):95-95
一、播音创作呼唤激情 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优秀的作品,在字里行间一定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感情。艺术创作一定要充满激情、表现激情,播音也不例外,播音创作必须要有激情。  相似文献   

12.
吕鸿雁 《视听》2016,(11):105-1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节目主持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广播电视行业在新时期一定要对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加强改革。播音主持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形成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以提升自身的魅力和形象,获得观众的喜爱,从而提高收视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在播音主持中个性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针对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如何体现个人特征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提高播音主持创作工作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剑 《视听纵横》2004,(6):106-107
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是播音员正确的再创作道路。如何使新闻播音达到和谐统一,使之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感染受众,是每一个播音再创作人员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俊明 《视听》2022,(2):180-181
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战"疫"正清明》作为"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思政的典型节目案例,通过疫情见证物的"情景再现"叙事,融汇英雄群体的战"疫"精神、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所有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思政要点,论证了播音创作"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语言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实质就是语言的再创作,从而为受众还原生活本质。本文主要研究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并分析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再创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侯睿 《新闻世界》2011,(8):94-95
播音主持人的个性与播音主持节目风格密不可分。一名优秀的新闻播音主持人,在其创作过程中,总会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本文首先论述了新闻播音主持人形成个性特征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播音主持人在追求创作个性中应当把握的原则界限与尺度分寸,以便更好地服务受众,在提升节目知名度中充分展现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播音是我国新闻播报、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其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播音腔",这一特点逐步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播音主持语言创作中的"播音腔",是一种主持形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能够更好地发展播音主持事业。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喻梅 《传媒》2021,(12):91-93
在人民播音事业80年的发展历程中,播音创作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形成是不断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结果.不论播音的语言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播音创作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底色、真挚朴素的审美基点、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质、中国气派融于其中,留下了一个个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无穷艺术意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9.
聂铭 《采.写.编》2022,(4):120-122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单一性的创作样态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受众的需求,需要对此作出深入思考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发展方案.本文讲解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现状,并对促进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良好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  相似文献   

20.
播音创作的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它必须符合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具有分寸感和亲切感。播音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指创作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