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个性张扬的现代信息社会,每一个受众都不可能成为单独一个媒体的受众。要争取、扩大备受其他媒体冲击的县级广播的受众,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广播优势,在节目选材、编排、录制和播出上下深功、硬功、细功。一、节目内容要丰富多彩广播是线性(波质)传播媒体,其传播面广、收听者众,这就要求广播节目需全面满足“众家口味”。  相似文献   

2.
广播同报纸、电视、网络等一起悄然点燃了传播媒体大战,如何能赢得更多的受众,是当代广播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话题。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广播人要充分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增强广播的感染力,以此来影响受众。大力提倡广播记者练好嘴上功夫。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传播工具,是一种语言艺术。广播的快速性、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声音的传真性,是其它报道媒介不可企及的。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记者的唯一选择:以声音为表达手段,成为带话筒的记者。广播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带声音的录音报道,…  相似文献   

3.
广播是惟一非视觉性的伴随式传播媒体.如今受众的眼睛太累了.而堪称“绿色”媒体的广播有着得天独厚的非视觉性及伴随性优点,受众可以利用广播这方面的特长,把耳朵“竖”起来,既可发挥广播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及音乐欣赏功能,又能解放不堪重负的眼球,还可伴随着强身健体等活动,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当为受众广为共识和充分运用.解放受众眼睛,为受众眼睛减负,广播媒体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并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微博、微信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具有许多新优势,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节目想要赢得更多受众,就需要不断地尝试运用新型媒体来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创新。微博、微信以其便携性、速度快、容易操作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听众,迅速成为电台与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播节目中巧妙地借助微博微信,更加凸显广播媒介传递信息新鲜、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广播+微博、微信"的结合模式更使得广播突破传统,孕育多种新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辉 《视听纵横》2006,(4):33-35
一广播的受众通过听声音来获得信息和娱乐,声音既是广播传播的唯一媒介,同时也是广播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然而,作为广播新闻报道,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声音,过去利用得不够,现在也没有处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那就是记者的现场口述报道。口述报道可以出现在专题新闻、综合新闻、滚动  相似文献   

6.
电台广播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公众的喜爱。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逐渐失去了广大受众群体。广播电台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谋求自己的发展,有效改善广播广告的影响力、增加广播电台的收  相似文献   

7.
电台广播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公众的喜爱。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逐渐失去了广大受众群体。广播电台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谋求自己的发展,有效改善广播广告的影响力、增加广播电台的收入是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媒体正在从多媒体和跨媒体向全媒体时代大步迈进。综合运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等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方位、全时段覆盖,达成最佳传播效果,成为全媒体时代传播媒体的基本发展趋  相似文献   

9.
一、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广播带来的影响二十世纪末媒体进入了传播的网络时代。如果说传统媒体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并以自己的优势特征影响受众的话,那么网络媒体是综合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形成的新兴的高科技传播媒体。它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出现已经造成传统媒体一统天下格局的解体,受众正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和无法掩饰的激情关注网络媒体,它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网络专家是这样评论网络媒体影响力的:“目前,有很多著名的广播和电视媒体都提供在线服务,人们从用收音机和电视接收信息过渡到用互联网来完成对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一、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广播带来的影响20世纪末媒体进入了传播的网络时代。如果说传统媒体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并以自己的优势特征影响受众的话,那么网络媒体是综合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形成的新兴的高科技传播媒体。它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出现已经造成传统媒体一统天下格局的解体,受众正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和无法掩饰的激情关注网络媒体,它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网络专家是这样评价网络媒体影响力的:“目前,有很多著名的广播和电视媒体都提供在线服务,人们从用收音机和电视机接收信息过渡到用互联网来完成对世界的了…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是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利用先进的技术而出现的。自问世以来,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凭借自身优势,受到了受众的喜爱。但是,在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发展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进步。笔者对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贴心”广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刘伟在传播媒体的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争取受众。笔者认为:一切的竞争最终在于人,人在于心.贴近的核心是贴心,只有“贴心”才能使广播与国内千百万听众的心紧紧相连。一、“贴心”广播三进程及其辩证关系1.知心──“贴心”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广播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所以在广播新闻中只有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表现新闻事实,才能调动和满足受众的收听欲望,带给受众以真实感、现场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移动媒体的受众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的弱势媒体-广播因为移动受众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移动电视的出现,把电视以前成功冲击广播的声画兼备的优势和广播的移动优势结合起来,似乎要再一次形成对广播的冲击.本文试图探求车载移动电视能不能对广播受众的收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分析受众在移动环境中选择移动电视还是广播的主要原因,找出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受众对移动媒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茹向阳 《中国广播》2014,(10):79-83
近年来广播评论发挥广播伴随性优势,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广播评论更需要发挥伴随性优势,遵循媒介传播和受众接受规律,认真研究受众心理,吸引和把握受众无意注意,才能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6.
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每天以新闻、评论、专题、连续剧等多种形式,叩击着广大受众的心扉。它们或为受众送去信息,或劝说受众确信一个观念,采取某一行动,或给他们带来一份轻松,或为受众提供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自觉不自觉地包含着对受众的某种引导。但是,当这些传播媒体在考察他们的传  相似文献   

17.
广播潜在优势开发的四个兴奋点钱耀敏从近些年的广播变革来看,广播潜在优势开发的兴奋点主要表现在受众潜在优势的开发;功能潜在优势的开发;人才潜在优势的开发;创收潜在优势的开发。广播潜在优势在开发中不断演变成现实优势,所释放的能量越来越大。受众潜在优势是整...  相似文献   

18.
广播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是广播发挥自身优势、在大众媒介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对广播双向互动传播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回顾和对比分析,寻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传媒日益增多,对广播的挑战也日益激烈。有人甚至说广播业是“夕阳产业”。其实,广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只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广播业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家知道,现代传播媒体都包括两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受众资源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所共有的。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受众对新鲜人、新鲜事的需求量与欲知度大大增强。因此,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