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燕 《上海教育》2014,(18):83-83
近年来,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城郊学校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各校的发展阶段不同,优势特色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育署层面发挥功能,统筹协调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鼓励与支持不同基础的学校增强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持续提高的能力,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自2008年起,  相似文献   

2.
张雪飞 《上海教育》2014,(18):85-85
在浦东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第四教育署围绕浦东教育"十二五"规划和"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的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引领、平台搭建的方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平台"的作用,引导所辖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通过"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班主任宣讲团""骨干教师教学展示"等项目,为区域内的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不同群体搭建区域级的服务平台,倡导校际间的共融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4.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师资水平均衡是重中之重。如今的上海浦东正面临教育规模沪上最大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难题,如何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考验着决策者们的谋略。 浦东新区教育局第三教育署以构建“学科教研联合体”为抓手,通过校际结对,联合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区域内学校走向共同发展。在近日召开的第三教育署学科教研联合体推进会上,署内四所学校首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他们创建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3月,在当时的浦东新区教育局第三教育署牵头下,由园西小学领衔,施湾小学、黄楼小学、坦直小学、六灶小学以及浦东新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共同组建的覆盖川沙新镇、祝桥镇、新场镇等街镇的园西教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这些学校各有特色及亮点,抱团发展旨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区域内的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州市惠福西路小学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在建设"规范化"、"特色化"的优质教育学校这个基点上做文章,从整体上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我校将建设优质教育学校定位为"师生留恋,家长信赖,小而精致,  相似文献   

7.
操太圣 《人民教育》2023,(12):31-35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差距、促进区域内校际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必然,该目标的实现将有赖于每一所学校内生动力的激发。为此,需要有效处理四个关键事项:以新优质学校建设满足人民普遍的教育期待;以师资均衡化配置缩小校际办学质量的差距;以高水平全员培训提升所有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合理的评价制度引领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捷 《上海教育》2014,(18):82-82
优质均衡,是上海义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面对行政区域面积大、学校体量庞大、校际之间差异明显的特殊情况,浦东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任务更是艰巨。结合这一特殊区情,浦东积极发挥四个教育署的作用和功能,借助校际联动、南北结对、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渠道,有效提升了郊区农村的教育质量,实现了浦东义务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云伶 《成才之路》2010,(6):I0013-I0013
为引导初中生源与师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山西省教育厅日前表示,将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扩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农村各类型学校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是因为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和资源共享通道不畅.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学校组合体”的资源共享模式,使区域内所有学校均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资源共享模式的成功取决于政府对所有学校的平等对待和中心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11.
推进新形势下新优质学校建设,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厘清新优质学校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新优质学校的途径,对于基础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初步均衡-基本均衡-优质均衡”三个阶段,“十二五”以来徐汇区再次推出“街镇(学区)均衡”项目,力争通过缩小区域内学校办学目标的差距,实现教育新一轮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及其所折射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内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均衡发展。其中,区域内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没有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就不可能有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用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上路"很快,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均能得以迅速提高,较大限度地缩短了他们的适应期,为学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智慧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汪丞 《中国教师》2006,(2):14-16
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其所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区域内(一市、一县范围内)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三个层面。鉴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客观差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在实现区域内校际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再推进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更大范围乃至全国教育的均衡化。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缩小校际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内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拟从这一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要让教育均衡发展,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资源的均衡化,而教师均衡化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教师队伍的良性互动交流.只有师资力量平衡了,各校之间的差距才会逐渐缩小:只有教师经常流动学校才能显现活力. 为解决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可以在区域学校开展教师交叉任教活动,即在同一区域内组织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教师进行交叉任教.优质学校选派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到一般学校任教,一般学校派教师到优质学校任教,形成区域内教育相互交流,促进区域薄弱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银川市兴庆区作为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示范试点区。近年来,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列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创新性地开展"学校联合发展"试点工作,在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造城乡薄弱学校、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实施"三步走",阶段性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阶段:2003—2005年。为了帮助农村学校加快发展,开展了"城乡学校手拉手互助互学共发展"活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均衡教育资源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无疑是优质的.因此有的同志呼吁“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有的甚至竭力主张取消重点学校。笔认为.建设重点学校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现阶段.区域教育应当确立“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建好重点学校”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职能,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等方面,阐述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20.
张丽丽 《辽宁教育》2023,(12):12-16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化、多样化需求,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势在必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本着共享、共建、共赢的工作原则,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联动发展,统筹推进校际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互动、质量共生、学校共进,探索城乡互助发展新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