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教版选修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3- 4 )内容如下 :把少许棉花或几片碎滤纸放入试管里 ,加入 70 %H2 SO4 3~ 4 m L,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 ,形成无色粘稠液体。把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约 15min,放冷后倾入盛有 2 0 m L水的烧杯里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取出一部分已中和的溶液 ,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作试剂试验 ,可以观察到有红色氧化亚铜生成。请注意这样几个地方 :少许、70 % H2 SO4 3~ 4 m L、无色粘稠液体、水浴加热 15min、2 0 m L 水、用 Na OH溶液中和 (应用试纸检验 )。1 实验条件欠妥当(1)为了保证最终能得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  相似文献   

2.
(1)现行的高中教材(人教版)中有关糖类水解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2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3滴稀硫酸(1:5)。把2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再向2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3.
(1)仪器:具支试管2支(20mm×200mm)、带尖嘴导管、干燥管、酒精灯、火柴、铁架台(2个)、铁夹等。(2)药品: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品红溶液、NaOH溶液、棉花。(3)操作方法:①向1号具支试管加入经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5mL~6mL,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向2号具支试管加入品红溶液2mL~3mL,连接如图1装置,其中干燥管细口处装有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图1③加热1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色;2号试管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褪色。④对调1、2号试管,保留1号试管内液体1mL~2mL,加热2号试管,又出现如上的现象(可…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二化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的演示实验7-5(纤维素的水解)中,是用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放入试管,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加热煮沸。  相似文献   

5.
具支试管、单孔胶塞、胶头滴管、导管、胶管、小试管、浓氢氧化钠(30%)溶液、稀氢氧化钠(5%)溶液、浓硝酸、铜片。150mL烧杯、洗耳球(或50mL医用一次性注射器)、胶头滴管、直导管、直角导管、乳胶管、铁架台。  相似文献   

6.
1苯不跟Br2、Br2(CCl4)溶液反应吗?苯不能使Br2、Br2(CCl4)溶液褪色,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况,似乎是一个不庸置疑的问题。实验1在3支试管里各注入5mL饱和Br2水+2mL苯。振荡萃取后,第一支试管放在有明亮散射光照的教室外窗台上观察,第二支试管放在有明亮日光灯、白炽灯光照射的教室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电解水装置过于简单,操作不便,两电极没有固定,不易摆放;电解完需要用手伸入电解液(常用20%硫酸或10%氢氧化钠溶液)里去堵试管口,然后检验气体,这样对人体有害。可把电解水装置及有关操作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1.仪器和药品 20×200mm具支试管、15×150mm试管、烧杯、橡皮塞、铁架台、塑科片、药棉、固体高锰酸钾、浓盐酸、稀盐酸、锌粒、镁带、氢氧化钠溶液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塑料片 2.稀盐酸微粒 3.浓盐酸、KMnO_4 4.NaOH溶液 2.实验操作步骤 横孔试管的制作:取15×150mm试管,用酒精喷灯在离试管底部约3cm处灼烧至  相似文献   

9.
高一级新教材中的放出气体和生成水的离子反应实验,课本介绍:向5mL 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盐酸,再在试管口迅速套上一个气球。这个实验反应速度快,而且反应后液体容易冲出试管,当再套上气球,生成的气体可能所剩无几了。所以,实验难以控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0.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11.
在庄稼地里取新鲜土样2g于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保持水土的比例为5:1,放入少量硫酸钡晶体,振荡3~5分钟,静置,分层以后取2~4滴上层澄清溶液滴在滴板的凹穴中,滴入2~3滴自配的混合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与表1进行比较,判断上述溶液的酸碱性。  相似文献   

12.
1碳还原氧化铜实验(1)烘干木炭: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块(过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后研细。(2)制备氧化铜:将适量硝酸铜晶体装入一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然后将导管口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吸收二氧化氮)。加热硝酸铜晶体使其熔化,一边加热一  相似文献   

13.
按照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介绍的银镜反应实验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现象。若用以下改进方法则可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一、实验准备配制1.5mol/L 硝酸铵溶液、0.5mol/L 硝酸银溶液,2.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各100毫升。准备一瓶带滴管的乙醛溶液(或其他醛基化合物)。三支大试管,三支10mL 量筒,三支胶头滴管。  相似文献   

14.
当我在教"碱的性质"时,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学生观察好后我将它放到试管架上继续做其他的演示实验,过了一会,一个讲台边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装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红色的酚酞变成无色了,而装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还  相似文献   

15.
Fe(OH)2制备向来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如果直接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制备,上课演示时成功率较低,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令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  相似文献   

16.
高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实验2—7]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HCl,并将两个各装0.3g 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里的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这个实验有不足:不易装固体,实验时固体易残留试管口,既要称,又要量,费力,费时。为简化实验、节约时间,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人民版),79页[实验3—5],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少量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起的变化。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液放在试管口检验所放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把试管里的溶液倒在盛着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使溶液稀释,观察溶液的颜色。”这一演未实验的设计目的是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三点不足:1、因反应一直在浓硫酸沸腾状态下进行,其产生的气体(气泡)学生不易观察到。2、由于铜片和浓硫酸是在常温下开始加热。会产…  相似文献   

18.
高二课本 (必修加选修 )第 94页的 4-1 0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 ,用胶头滴管吸收NaOH溶液 ,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 ,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教材在其后有一段实验现象的描述 ,“通过实验 ,我们可以看到挤入NaOH溶液后 ,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 ,这是氢氧化亚铁”。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只是在理论上有存在的可能性 ,瞬间即被氧化 ,同学们无法看到白色沉淀 ,见到的是灰绿色沉淀。短时间内也无法看到红色沉淀。为此高二的几位同学在老师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验证,通常是用金鱼藻或其它沉没在水里生活的绿色植物,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把短颈漏斗扣在金鱼藻上面,再在漏斗和颈上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如图1a,然后,移动到光下,收集氧气;当气泡充满试管的1/2以上时,在水下,用拇指堵紧试管口,再把试管从水中取出,让试管口向上,放开拇指,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火柴杆或卫生香放在试管口,火柴杆或卫生香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说明试管里的气体是氧气。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作了以下的小改进(如图1b)。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电解质溶液的时候 ,我们通常用图 1所示装置比较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如图 1把装置连接好 ,然后将等体积的 0 .5m ol/ L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溶液分别装入五个烧杯中 ,接通电源 ,观察灯炮亮度并填入下表。图 1序号 12 3 45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灯炮亮度亮亮亮暗暗  从上表可得出 :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和氨水溶液强。由此可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此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演示 ,而且在学生的活动课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其妙用。  一、用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