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尤其在成人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课程设计是网络教育成功的基本保障。通过分析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存在问题、设计原则,基于建构主义的指导,网络课程的开发应从对学习者、教学目标、结构、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分析和设计着手,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文章阐述了格式塔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高度膨胀的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课程培养学习者知识建构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与强调自主学习、情境、会话、协作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习者理解为目标,通过基于问题的探究方法系统地设计网络课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宏观的网络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远程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热点。网络课程的开发对于网络教学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技术水平、设计者的思想观念、硬件设施条件、开发人员素质、学校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网络课程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使得网络教学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强调自主学习、情境、会话、协作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文章拟从网络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探讨如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网络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当今教育与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它较好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文章用建构主义理论做指导,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介绍了网络课程《工程制图》设计的一点看法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革新,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核心资源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网络课程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社会性交往因素的设计。以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协作式网络课程理念及设计原则,可以对网络课程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课程日趋流行的今天,网络课程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其设计。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上,应该明确,网络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特点,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供丰富的导航性、明确的学习资源设计真实性、人性化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元文化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在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中应确立明确的对话理念,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增强课程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认同和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注重课程文化的创新性,使课程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课程和WebQuest研究的内容和现状,说明了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WebQuest和网络课程设计中的理论支撑作用与意义。并以此详细论述WebQuest建构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特点、设计目标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课程设计中的理论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认为只有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视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的网络课程才会更加符合教与学的认知规律和视觉心理,才能有效地实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对大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大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大学音乐教育改革,应适应中小学课改的趋势,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结合实际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使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体系迅速适应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课堂学习研究是一种校本行动研究,主要由同科同级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以变易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方案,并由不同教师轮流施教、检讨教学成效并提出改善方案。课堂学习研究不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而且还利于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客观验证和有效调整以及激励教师开发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领域课程是由工作过程导向并按照教学论和方法论而设计的学习情境集合。开发与设计《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的关键环节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实践为组织原则,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4.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及其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职业教育在新的“学习领域”课程指南中明确规定,“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而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过程设计必然要注重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过程进行工作情境设置,以明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其目的在于使职业教育培训能更好地适应工业发展中注重工艺流程过程的需要,以及技术创新和机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在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作了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从实验到全面推行,激发了成人师范院校对英语教育专业的改革,特别是“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基于人文主义心理学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反思教学模式的基础,“英语教学法”课程应更新成人师范院校教学双方的教学理念,建构英语教学理论知识的体系,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的鲜明个性,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师资。  相似文献   

16.
Physical movement as a conduit for experiential learning within the academic context of anatomy is a strategy currently used in university dance education. This same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movement‐based practices, for example, yoga.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ilot a novel teaching curriculum to yoga practitioners, based on Bruner's Theory of Instruction, which incorporated the four adaptive modes of Kolb's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secondary purpose was to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of anatomical knowledge within the participants' yoga practice.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appropriate for a spectrum of academic backgrounds,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to attend a 2‐hour learning session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Anatomy at Queen's University in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The learning session guided participants through the bones and muscles of the lower limb pertaining to five specific yoga poses. Based on participant feedback, the sessions were positively received and consistent. In addition, learning session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apply the anatomical information they were taught to their yoga practice 1‐month later. Bruner and Kolb's independent theories 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practice were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to create a 2‐hour learning session. The potential use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 compliment and/or enhance traditional didactic teaching in the academic context of anatomy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nat Sci Educ. © 2012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法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教法课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进行如下探索:教法课要与幼儿园课程相适应;突出实践性;体现整合性。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练习设计活动方案、运用小组合作研讨式学习、体验模拟教学、加强教法课的实习环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很少,教学信息的传递、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多数要通过网络来完成。这样,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使现代远程教育数学课程真正实现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个别化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习领域是一种基于工作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兴起于德国,对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结合实际条件,以薪酬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在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提高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衔接水平。课程改革设计摒弃单纯复制,着力体现学习领域理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