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补论三个问题:一、认为汉唐以来海上贸易地点是从南往北位移的,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除广州外,其还没有相对固定的"始发港"和"终点港"。二、唐五代与南海诸国贸易的主要问题有:1.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段航路以"广州通海夷道"所记的航线为经常性航线;2.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仍以天文导航为主,指南针只是辅助导航手段;3.8至10世纪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商人等组成的"波斯舶",经营着中短途贸易、转口贸易;朝贡贸易带动了香料贸易,也成就了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三、海上丝路开通之日,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之日。佛教、伊斯兰教等相继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岭南、江南,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印度、南海各国的音乐、绘画、雕塑、文化习俗,也渐渐浸染岭南、江南。  相似文献   

2.
唐代与阿拉伯帝国壤接以来,政府间虽无明确文书交往,然而民间交通贸易乃时却卓然可观,承继于汉的丝绸之路在此时重焕光彩;海路相对畅通,两地商船星缀于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由于唐代在边疆地区有效地设置了各级地方政权,影响广布.逢其时,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必然成为双方贸易的重要对象.双方筚路蓝缕,循前人之陈迹,互为利益,一时间粲然可斐.她们之间的商贸交通在中世史上具有重要的承绪地位.  相似文献   

3.
元朝时,中国海船主要从泉州、广州两个港口出航到印度贸易。出口商品以瓷器、纺织等手工业品为主;停泊交易地主要是沿马拉八儿海岸的几个港口;不仅与印度进行直接贸易,而且也在印度的古里佛等待波斯、阿拉伯商人进行交易,进口商品主要以香药为主;元代的中印贸易。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文明区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基本上是以地域为核心的独立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一些成果而发展为欧洲文明的基石,但这是一种有限的综合文明。人类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大融合是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并在融合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不是纯宗教和民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论文对阿拉伯帝国时期人类文明的大交汇大融合作简要阐述,以此凸现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吸收性和包容性,这在文明冲突的今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印度贸易是1 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印度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打破了荷兰人对亚洲香料贸易的垄断;在亚洲国家间开辟的转口贸易,突破了英国以欧洲贸易为主的旧贸易模式;东印度贸易受私商竞争、王权支持等多种因素制约,东印度公司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特许公司的政治属性。东印度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英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内贸易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讨切入,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动因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对策,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元时期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以马八儿、俱蓝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以前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实际就是宋代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13世纪蒙古的入侵虽然割断了通过陆路中国和阿拉伯经印度的贸易,但是很快这种转运贸易从陆路移到海上,南印度仍然是沟通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对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提出提升广西与东盟国家同构性产业(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广西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广西独具的与东盟接壤的保税区及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区产业和物流产业,打造新型的广西进出口服务贸易企业,着力与国内和东盟国家(如新加坡)有实力的金融、通讯、旅游及专业服务业合作,实现共赢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人在吸收东方文明古国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逐渐传入西欧,对早期欧州大学的创立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祖国杰出民族英雄郑成功在1661年4月21日(明永历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率军自大陆东南的金门岛料罗出发,终于在1662年2月1日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领土台湾。根据荷兰人的记述:早在1646年郑成功起义抗清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日本长崎分公司就接到消息,说他已经“把目光移向台湾”;1652年一个耶稣会教士从中国到巴达维亚时,曾警告荷兰东印度公司,说郑成功正在时刻准备收复台湾,因此巴达维亚评议会曾函告当时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长官,要他“继续准备防卫,并随时提高警惕”。荷兰殖民者自知侵占台湾的非法,中国人民一  相似文献   

11.
荷兰作为较早与中国通商关系的国家之一,在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是否遵式具结、进口贸易,少有明确记载。笔考证发现荷兰总管、商人、商船均未遵式具结、进口中贸易。原因主要在于中荷贸易规模小,中国政府对荷的压制,荷兰人对林则徐禁烟政策的恐惧、不满以及不敢得罪英国等。  相似文献   

12.
东盟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和东盟之间贸易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分析广西—东盟贸易现状的基础,认为广西必须从拥有区位优势向拥有竞争优势转变,必须实施"多元、全方位与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市场战略,才能提升广西区内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走向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前,新加坡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当时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村。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高级官员T·斯坦弗拉弗勒斯,为了在英国与远东之间建立一个贸易站,以便与当时荷兰在印尼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竞争,在新加坡岛南端建立了新加坡市。从此新加坡一直被英国做为远东转口贸易的重要商埠和在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基地。1942—1945年,新加坡被日军占领,日军投降后,英国恢复了殖民统治;1963.9.16并入马来西亚,1965.8.9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在经济贸易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产生一系列放大效应。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今后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丰收与风险同在。障碍与风险在于:南海问题可能成为合作发展的定时炸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模式;交通设施物流体系亟待完善提高;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期望值过高;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国家内功不足等。  相似文献   

15.
潘杰宁 《广西教育》2013,(15):13-14,19
介绍教育服务贸易含义,论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广西高职教育开展教育服务贸易的表现形式以及发展策略,以促进广西高职教育服务贸易的开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藏宝之谜     
一艘伪装成英国商船的海盗船在无人的小岛屿边遇到了一艘印度商船。印度商船见海盗船的桅杆上挂着英国国旗,便丝毫也没怀疑,径直朝这边驶来。当对方驶进射程之内时,海盗船长立刻下令开炮,令其停船。印度商船发觉对方是海  相似文献   

17.
可萨源于铁勒。7世纪初曾以里海、黑海为中心建一强大汗国,11世纪被俄罗斯人征服。可萨势盛时,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与拜占庭、西突厥汗国、波斯及阿拉伯等国发生关系,并一度作为丝路贸易的中介者,活跃于丝绸之路上,使丝路在7—9世纪间得以在里海、高加索北地带繁荣一时。  相似文献   

18.
印度绘画大师南达拉尔·鲍斯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西方美术、中国-日本美术、波斯-阿拉伯美术和印度美术等多种艺术交叉混合的特色。鲍斯曾陪同诗人泰戈尔一起访问中国,徐悲鸿接见了他们。鲍斯会见了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深切感受齐白石的艺术思想,并开始学习中国水墨画技法和中国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鲍斯热爱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广泛吸纳,为探索印度绘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内容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基本形式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政府外交和战争;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明清之际来华的西方文化以及长期的中外物品、科技、文学艺术的交流,对中国的儒学、道家、民间文化、宗教、民族构成、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等都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来源地为印度 ,不过“0”始出现于公元 9世纪末。这套数码字经翻译后传入阿拉伯 ,又于 13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故亦称印度—阿拉伯数字。由于欧洲人长期使用罗马数字 ,这套印度—阿拉伯数字曾遭到欧洲人的抵抗 ,但最终还是取代了罗马数字。唐开元年间 ,这套数码字通过历书传入中国。由于中国人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已经自创了数字码 ,这套印度—阿拉伯数码字在我国古代也遭到了顽强抵抗。因此 ,在唐宋时代 ,我国官私文书中概不采用这套数码字系统。至元朝 ,这套数码字又由伊斯兰教徒从中亚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