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妖是人们对不同于传统服饰的奇装异服的统称,人们臆造附会这类服饰与灾异之间的关系,将服妖视为灾异发生的前兆。服妖观念融合了谶纬思想与灾异思想,在晚清社会动荡时期沉渣泛起。通过对晚清“服妖”现象的全面考察,可以揭示出了“服妖”背后丰富的文化和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2.
《汉书·五行志》所记十二“大人”为何物?辛玉璞秦朝因暴政而亡,这是人们的普遍看法,班固双为其涂上上神的色彩。他在《汉书·五行志》中说:“史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  相似文献   

3.
服妖自古有之,兴盛于宋代。宋代主要表现在违背社会风俗、不合礼制及民众对政治的不满等方面。其原因:宋代手工业发展,服饰种类繁多,人们对服饰要求也越来越高;动乱和战争使人们将部分原因归罪于"服妖";程朱理学的影响使人们将服装粉饰看做"服妖";辽金等少数民族使宋人对服饰呈现既效法又排斥的心态;历史的思想积淀使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史实阐释了刘知几提出的灾祥标准。指出刘氏在《五行志错误》中并没有批判灾祥神异存在问题,而是站在有神论立场上,对班固的《五行志》只记灾祥,不记符应及对古书中灾祥史料网罗不足予以批驳,并提出诸多关于灾祥未必附会的观点,进而标明刘知几坚持灾祥神异的天命观,是位有神论者。  相似文献   

5.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不同等级的人,他们的服饰不同。因此,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地位,服饰的名称也成了某一类人的代称。封建社会里,皇帝穿的衣服称作“黄袍”。王楙《野客丛书·禁用黄》:“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所以赵匡胤“陈桥兵变”称皇帝有“黄袍加身”之  相似文献   

6.
走进文言志怪小说 师:话说清朝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出示课件)——“事有难言聊志怪,人非吾与更搜神。”世上有难言之事之人,不得已寄情托兴于鬼怪神妖。其故事读来令人感触万端!这是对“文言志怪小说”《搜神记》的评价(板书:文言志怪小说)。请大家谈对这一体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绿色血妖”现身哥 伦比亚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国度,尤其是西北部的热带原始丛林里,更是到处分布着古代印加王国的遗迹。除此之外,丛林中的一个神秘部落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有书籍记载,这个部落的土著人,身体里流淌的是绿色的血液,因为该部落的人曾经触犯了神灵而集体遭到惩罚。人们称他们为“绿色血妖”。有传言说凡是与“血妖”接触过...  相似文献   

8.
论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书>>的政治目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行志》作为班固新设的四志之一 ,在《汉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刘向《洪范·五行传》不同 ,《五行志》只记灾异不言祥瑞 ;从它选择的史事、依据的理论渊源以及当时的政治发展看 ,匡正汉主应是班固撰述《五行志》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美玉瑶瑶     
瑶瑶,我这样称呼她,可心里想的却不是关玉偏旁这个字.而是“摇摇”、“妖妖”、“要要”、“幺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史学史上,《五行志》因内容“关诸天道,不复系乎人事”而长期遭受质疑和冷落。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史和人文学科研究新领域、新方法的开拓创新,学者开始对《五行志》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20世纪有关魏晋南北朝正史《五行志》的研究散见于各类论著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80年代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五行志》性质的界定;80年代后则出现新的研究视角及论著,并梳理出一些研究价值。近年来的若干专题性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五行志》特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汝纶是晚期桐城古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字字有本,篇篇成”为原则修成的《深州风土记》,与旧志体例有所不同。该志“人谱”“金石”等篇中的史学研究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且“人谱”为吴汝纶首创。《深州风土记》为甭末名志,这一事实批驳了单学诚“人不可与修志”的偏见。它对直隶及后来河北的不少名志起了示范作用,其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它是我们大多数人儿时的宿敌,它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大话西游》里唐僧有句经典名言: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我们都是人,我们的父母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因此下面的叙述适用于大多数中国式家庭。当然,如果你的父母从没有讲过类似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肯定拥有一个安逸得超越普通人类的“妖”样童年。  相似文献   

13.
刘毅 《文教资料》2001,(4):128-131
中华书局点校的《宋书》和《晋书》是目前最通行的本子。其点校工作之精审,为大家所公认。当然,由于点校工作纷繁复杂,要一下子做到尽善尽美,实属不易。笔者在读《宋书·五行志》和《晋书·五行志》时,发现其中仍不乏可资商讨的问题,兹录数则,略陈浅见,求正于方家。 (一)《宋书·五行志》 1、桓玄始篡,龙旂竿折。玄田猎出入,不绝昏夜,饮食恣奢,土水妨农,又多奸谋,故木失其性也。《宋书·五行志)882页) 按:文中“土水” 当作“土木”,‘’水” 是“木” 的形近讹字。“土木”早已固定成词,意思为“上木工程、建筑工…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它以一间小屋——项脊轩的变化写世事变迁。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以一间百年老屋作线索,“将人事变迁,家道坎揉,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林纾《春觉斋论文》)。题目虽然写作“项脊轩志”,但作者的目的却不在记轩而在写人,作者无限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不是轩,而是人,是曾经爱过他,使他永远不能忘怀的人。  相似文献   

15.
今天,没有人戴乌纱帽,但人们口头上或文艺作品中仍出现乌纱帽一词,对上级唯命是从的领导干部,人们讥之为“怕丢乌纱帽”。现代生活中乌纱帽一词均借代官职。有人以为乌纱帽一坠地便是官帽。其实不然,南朝宋王休仁创制的这种乌纱帽并不作官帽。创制之初,它被当作“服妖”记在《宋书》里。至隋朝初期,始得权贵青睐,但从新、旧《唐书》上都找不到乌纱帽作  相似文献   

16.
《五行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五行志》的“序”概括了史家修撰的旨趣和意图,是我们认识《五行志》演变脉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班固开创《五行志》到宋初,历代《五行志》都记载了大量灾异和事应,并作出解释,以此劝诫帝王。宋以后的《五行志》成为灾害物异的汇编,不再记录事应,对灾异的感应要靠帝王自己去领悟了。  相似文献   

17.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列入职高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名篇,文章分别是北宋时期具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王安石和苏轼的名作。它们与一般的游记的不同,就是不只注重山川景物、风俗人情的叙述和描写,还重在说理,使文章带有浓厚的议论文味道;但它们又与一般议论文不同,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写游褒禅山的经过,但又不多描写景物,而是尽量就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也就是明写游山,而喻写治学,得出了治学“要深思而慎取”和“要有志”的结论;《石钟山记》作者苏轼通过自己“夜泊绝壁之下”的实地考…  相似文献   

18.
编修教育志是教育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编修教育志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志书的特征 所谓“志”,有多种用法。一是“记”,指记在心中或用文字标记,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就有“[渔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的用法。另一种用法是指文字记录,如“三国志”、“县志”、“杂志”等等。 教育志是属于地方志中的专业志。它不是普通的资料汇编,而是选取可靠的史料,经过精心加工记述,反映教育规律,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服饰与人     
问:我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一些关于服饰的谓语却不是写的服饰,而是写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万众瞩目的风云人物?那个人通常是个男生.他喜欢穿白衬衫,长相出众.成绩优异.人品一流.即便是挤在黑压压一片的春运大潮中.你都会觉得他是闪闪发光的存在。你要问二中的风云人物是谁?当然非陶妖妖莫属。初二之前的陶妖妖.是县城里的贫困户,每到年底县里的相关领导总要拎着生活用品上门慰问一番.可是.真正改善陶妖妖一家生活的却是年年都千辛万苦攒私房钱谁都断定不会有大出息的陶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