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1966年毛泽东在"滴水洞"11天的情况,社会上曾一度众说纷纭,显得颇为神秘.的确,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相似文献   

2.
曹国辉 《出版史料》2003,(4):100-100
1948年4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来到晋察冀解放区的阜平县城南庄驻下。晋察冀日报社领导和编辑、通讯部门就在距城南庄二里近的新房子村。一天早晨,晋察冀中央局紧急电话要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邓拓与毛主席见了面,毛主席与他紧紧握手,  相似文献   

3.
《伟人与“西方山洞”的秘密》质疑陈福季《南风窗)1993年第2期所刊《伟人与“西方山洞”的秘密》一文,被编者称为:曾在湖南省委接待处韶山滴水洞担负接待与安全工作,耳闻目睹了毛泽东在‘西方山洞’的传奇经历”的廖时禹为该刊“独家提供”的文章,填补毛泽东经...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21日-27日《书刊报》第4版刊登《蒋介石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该文开篇说:“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9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  相似文献   

5.
孙国 《兰台内外》2010,(5):48-49
萧劲光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把毛泽东当作自己敬仰的师长,可以说萧劲光是在毛泽东几十年的帮助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也十分欣赏萧劲光的才能和为人,多次将重要的职务交给萧劲光。在历次运动中,毛泽东也多次保护萧劲光,并公开表示,萧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员”。正是因为有毛泽东这句话,林彪、“四人帮”一伙多次想打倒萧劲光却不得。萧劲光生前常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采访历史的知情者、亲历者张耀祠,能在历史的"旮旯"里发掘出诸多珍贵的"旧闻",帮世人厘清了一些历史迷雾.这位将军级的老人离世前不久,我们在他的寓所作了专访. 从参加红军时站的第一班岗就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时光都是在伟人毛泽东身边度过.他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主席的安全保卫.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llO周年纪念日。毛主席与重庆,毛主席与重庆普通百姓水乳交融的感情,在记者的采访中又一次得到印证。以至整整45年过去了,只要提起3月28日这一天,毛盛群老人仍在埋怨过世的老伴:“他头天就晓得毛主席要来,但一直瞒着不说,不然的话,我也见到毛主席了。”毛盛群是重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退休职工,她丈夫眭清曾任该厂厂长。  相似文献   

8.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苏联大使馆招待会,在谛听苏联著名音乐家演奏的时候,画家“面对面地”为他画了一幅速写。此外,还有没有人“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像,我想,这必须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方可做出确切回答。  相似文献   

9.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11.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9月16日,毛泽东追悼大会召开前两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其中一句话特别醒目:“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按既定方针办”用了黑体字。这种方式,自然使读者认为“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原话,是其“临终嘱咐”。  相似文献   

12.
我60年代初对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产生了兴趣,当时买了三本这方面的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线装本,一本是《毛主席诗词手书选集》,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试解》。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调动不少单位,也丢失了不少书,但毛主席诗词这三本书,一直保存至今。有空余之时就翻翻看看,有时也仿照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练上几笔。最初练的是“毛泽东”这几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连接得很好,写得也很好,很有意思。后来我就学仿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这是我近几年经常练,练得最多的几个字。有时毛主席诗词手书也临习写一写。特别是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13.
1976年9月10日晚上11点多钟,杜修贤在人民大会堂布置悼念毛泽东的吊唁活动的拍摄工作,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困了乏了,就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几十小时后,毛泽东的遗体就要运至这里,明天还要拍摄瞻仰毛泽东遗容的场景,想到这里,他准备坐在大厅的沙发里休息一刻。朦胧间,耳边有一个声音对他说“老杜,你带上相机跟我走”,他睁眼一看,是汪东兴。  相似文献   

14.
李毅 《湖南档案》2002,(11):22-23
1930年12月8日夜晚,天似乎格外黑暗,北风一个动地呼啸着,一个“幽灵”箭一样从瑞金城朝富田射去,一眨眼功夫就窜到了苏维埃主席毛泽东的住所。这“幽灵”暗中受人密旨,要去暗杀毛泽东。那时党内一股人分裂红军,搞“AB团”扩大化,因毛泽东极力反对,有人要对毛主席下毒手。万分危险的毛主席,根本不知道有人要暗害他。毛泽东多年来养成了夜晚工作的习惯、觉得晚上办公安静,凌晨才去休息。“幽灵”挑选最佳射击位置后,端起步枪,扣动扳机,但没响,才想起子弹还没有上膛。马上又轻轻上了膛,再次端枪准备射击,却被一个人挡住了枪口。  相似文献   

15.
他是当年为毛主席拍照的专职摄影记者;他是历经生命之险、硝烟战火,至今仍健在的著名摄影家;他是“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那样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中的翘楚,新一代新闻人的楷模。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我刊特别推出——  相似文献   

16.
“乔木是个人才”,毛主席说。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东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工作在毛泽东身边……笔者请胡乔木夫人谷羽回忆,胡乔木是怎样来到毛泽东身边的?谷羽指着坐在一侧的女儿木英说道:  相似文献   

17.
1964年春的一天,柯庆施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对当时的解放日报总编辑魏克明同志说:“这次有你们的了,上次跳过了。”接着,他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在这年1月同吴冷西同志关于报纸工作的谈话中有关表扬解放日报的一段话:“解放日报比较注意抓思想,抓思想工作,值得看一看。”柯庆施对毛主席表扬解放日报,当然是高兴的,但也勾起他6年前的一桩心事。1958年1月,毛主席给中共广西省委刘建勋、韦国清两位同志写了一封关于“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的信,并附了几份  相似文献   

18.
特别推荐     
仇鳌没有直接上过毛泽东的课,但毛泽东一直把他尊为自己的老师。建国后重逢,仇鳌深情地说:“老朽让毛主席费心了!”毛泽东用浓厚的湖南口音风趣地说:“哦,与先生一别数年,您老人家怎么忘记了我的名字,我是毛泽东,毛润之,可没改名叫毛主席呀!”《师友情深》深情地讲述了毛泽东与仇鳌几十年亦师亦友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领袖身边廿七年———访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本刊记者王建君尽管毛泽东已经走下神坛,但谈起他,人们依然感情神圣;尽管“太阳最红,××最新”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但每听到“太阳最红”,人们心里想的仍是“毛主席最亲”。对此,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工作长达二十七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魏艾民 《军事记者》2011,(10):62-62
标题所问,是近来看到一篇文章引起的。该文的标题是《蒋介石大喊"毛主席万岁"》。现将其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开头部分,全文摘抄如下: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