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牡丹》是明代喜剧家吴炳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现代人成功地改编了《绿牡丹》,恰到好处地继承并改进了该剧的戏剧冲突。该剧两生、两旦、两丑的独特人物体系构成了丰富的戏剧冲突,一波三折的戏剧冲突不但加强了喜剧效果,还推动了剧情的突转,使喜剧发生了"团圆其表,悲剧其里"的变化。在生与丑、旦与丑、旦与生的互相冲突中,喜剧氛围中安然的梦幻被彻底撕碎。  相似文献   

2.
澳籍华裔汉学家邝如丝,兼具女性与戏剧表演者的独特身份,厥有聊斋节译本《中国鬼怪爱情故事》。"女性"与"戏剧表演者"的译者身份引致了其聊斋英译本不同于其他译家的别样之处。以译者身份为观照点,辅以比较的视野,细察邝如丝对译本选目,异史氏评论话语,故事中的爱欲书写、人物对话以及若干情节等内容的操控及其所产生的翻译效果,藉此揭橥邝如丝聊斋节译本的鲜明特征与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以壤塘藏戏《松赞干布》为例,从四川安多藏戏的音乐、仪式、戏剧程式、表演等音乐人类学角度,探讨作为宗教艺术之一的四川安多藏戏,在生存和发展中始终秉承的宗教思想发展的精神追求和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藏传佛教情感表达特点;同时,本文将着重分析四川安多藏戏的策划、设计、艺术化处理等戏剧特征以及四川安多藏戏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和达到的目的,希望能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国势动荡,以陈铨为首的战国策派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活力颓萎"。鉴于此,陈铨以戏剧为武器,在千年文化的节点重新构造起以"力"为核心的新文化,将五四以来的尚力文化进行整合,并积极实践,他在戏剧理念、人物塑造与接受、戏剧精神内涵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陈铨不仅仅对中国戏剧史,对中国现代美学史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艺术的形式更具多样性,新兴艺术与古老的戏剧艺术的竞争更加激烈,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戏剧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而戏剧本身固有的地域性狭小的劣势日益显现。戏剧的复兴需要一个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观众的欣赏艺术口味也在变,戏剧必须“与时俱进”,走革新之路才能生存。这就需要我们的戏剧要研究观众,迎合观众,服从观众,这种需要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戏剧的特点是以演员扮演人物,以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基本点上,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始终寻求保持着表现生活的独特法则,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日本的渡边忠世生《稻米之路》中说,丝绸之路是贵族之路,稻米之路是人众之路。不言而喻,稻米之路较之丝绸之路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人类在何时何地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样,是我们的祖先在生存、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积累而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的集结体。和传承一切文明一样,既有传承稳定的一面,也有其变异的特征。科学在发展,历史在进步。社会在更新,  相似文献   

9.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和《雪虎》两部小说都是以"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来叙述故事情节。这两部小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其对人类社会意识和生存意识有深刻的启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环,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0.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进行了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其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他所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在人类世界令人反思的主题在他的作品里得到充分地体现。在他生动的动漫作品被后续,体现出了日本众多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就其中体现的日本规则主义和日本东方植物美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杨觅 《生态文化》2007,(6):37-38
文明,是对动物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 文明,人类经历了长期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失血的森林     
邱贤 《生态文化》2008,(2):53-55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以牺牲森林来换取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森林对人类恩深泽厚。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人类今日的辉煌。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生境发展进程中,对森林的破坏却是共同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例外。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生产手段的进步,对森林肆无忌惮地破坏日益加剧,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戏曲是一门特殊而复杂的艺术,它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世界。戏曲中的人物,既不是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而是人生活中(历史的生活或现实的生活)引发出来的。然而,戏曲中的人并不等于生活中的人。如果说生活中的人是“自在人”;那么,戏曲中的人则是演员运用戏曲的表现形式、夸张、虚拟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人类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另外两种也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戏曲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综合融铸了中华民族自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作品是复杂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涓生与子君的爱情荡气回肠,是一曲主张个性解放,张扬婚姻自主的赞歌.鲁迅从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主人公恋爱、同居、破灭的过程,全剧充满着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涓生的婚变经历折射了鲁迅的婚恋观,他以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完成的喜剧结局作为出发点,从由喜到悲的婚恋变换转折向人们昭示了那个年代只有经济的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根本和规则.  相似文献   

16.
法国早期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首先将戏剧的程式引入电影,把导演、演员、化装、道具、服装、布景、冲突等一系列戏剧元素搬进电影中,建起了戏剧电影的雏形。几百年来,戏剧在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新生的影视艺术提供了异常丰富宝贵的经验。因此,影视艺术与戏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在戏剧艺术的元素中对影视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表演,早期的电影演员几乎都是戏剧演员,即使在当前,很多的电视演员其实也是由戏剧转行而来。戏剧的表演理论也极大地影响了影视表演。从角色的创造和生活的体验来看,戏剧的表演和影视表演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17.
在曹禺的戏剧世界里存在着一类出走者人物系列 ,本文第一部分从人物类型的角度出发探讨出走者出走以及出走失败的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作者通过这类人物塑造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 ;第三部分则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揭示了童年生活对作者创作心理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化还呈现一种混沌状态下的文学,敦煌文学以民间应用文学为主,属于原生态文学。先秦文学与敦煌文学共同的特点是:以口耳相传为其主要传播方式,以集体移时创作为其创作特征,以仪式讲诵为其主要生存形态。本文通过对先秦文学和敦煌文学的研究和比较,认为文学起源于各种社会仪式。仪式是人类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1,(5):118-118
杨思远在《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的多种危机,使人类文化呈现出分裂趋势。可以说,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的矛盾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化价值内在张力上的反映。在世界历史性构成人的基本存在特征的情况下,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定位必须以世界历史进程和全球化时代为基本参照。中华民族既是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又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0.
梅尔·布鲁克斯的喜剧电影生涯贯穿新旧好莱坞交替的时代,他对各种好莱坞商业题材电影喜剧化进行改造,显现出超强的新类型研发能力,自他肇始,新好莱坞的喜剧面貌具备后现代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