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留驻平城地区的鲜卑人的汉化过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第一次是以废太子拓跋恂和一批元老重臣的反对南迁的斗争,其结果是使留驻平城地区的鲜卑人的汉化过程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第二次是六镇起义和河比、山东等地的起义,参与这次大起义的鲜卑人在起义失败后经过辗转迁徙,最终也融合于汉民族之中,但这一融合过程是与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鲜卑人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任玮 《职大学报》2011,(5):44-47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杰出女政治家,作为太和改制的开创者和主持者之一,对北魏的汉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由于她出身汉族血统,自幼受汉文化的深深熏陶,宫廷生活也使她了解了汉人的治国方略,在掌权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推行汉化措施,重用汉人,并对孝文帝进行汉化教育,加速了北魏的汉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北魏的法制建设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它前承汉、魏、晋以来法律的精髓,后启隋唐以降中国封建正统法律的先河,为中华法系的正式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北魏的法制成就与孝文帝的努力密不可分.他进行了著名的法律改革,推进了北魏法制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北魏军队可根据其控制权不同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下的中军和外军,另一部分则是部落首领控制的部落兵。士兵最初构成主要是六夷部落,但也有汉人为兵的现象。这些都决定了北魏早期士兵存在着与其他政权有所区别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闻一多的《神仙考》一文有所阐明和补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游各地,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可知,其目的是在于追求成仙和不死之药,而不是为了抵抗匈奴和镇压六国贵族势力。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反映了羌人灵魂不灭的思想及其他羌戎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末徐绍桢任新军第九镇统制时,上奏清廷论述实行征兵制的好处,并率先在第九镇推行,使第九镇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为提高,号称“南洋劲旅”。同时,革命党人假征兵制而源源不断地进入第九镇,革命风气迷漫全镇。徐绍桢因此与革命党人有所接触,同情、提拔、重用、保护革命党人,最终在辛亥革命高潮时毅然起义,统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相似文献   

7.
一、回眸古代均田之制三百年以镇压汉末黄巾大起义为契机,封建统治阶级把整个中国拖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大分裂之中.其间兴灭的所有政权中,立国时间最长的,当属崛起于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386—534年).大分裂期间的北方十六国大乱.接踵西晋“八五之乱”的爆发,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当时各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先后竟达二十多个.其中不少政权(包括北魏)的统治者以杀戮为能、抢劫为荣、掠人为乐,致使中原大地处处人烟大减、田园荒废、经济凋敝.然而与其他政权相比,北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更有效地取得汉族地  相似文献   

8.
北魏前期,在西北继承历代王朝传统战略,放眼于对西域的经营,并且将此战略与进攻河西走廊的部署与减轻蠕蠕边患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地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强化与西域诸国的贡使往来,使北魏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得到诸国的承认,从而客观上形成政治、军事合围河西北凉政权的目的;二是对处于丝路中段除西域诸国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蠕蠕、吐谷浑、高车、(口厌)哒等势力起到强有力的制约,以减轻西北边患的压力。北魏实施武力经营西域.把西北战略推到了顶峰,表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方略。  相似文献   

9.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北魏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对当时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北魏地处中国北方,旱灾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低温冻害和水灾。加之北魏处于寒冷期,灾害影响比较严重。北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尽力救灾。北魏救灾措施比之于西晋、十六国诸王朝来说有相当大的进步。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多数情况下尽力尽责地救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从北魏平城时期的遗迹———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北魏永固陵等入手,研究大同北魏平城旅游开发。提出了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建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开发永固陵景区、设立北魏文化博物馆,丰富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完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提高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品位;组合资源以突显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北朝与北方少数族强敌柔然的战和关系与双方的势力消长看,从北魏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对柔然军事斗争的情况看,再从明堂制度的变迁以及北朝只有北魏平城末期在平城南郊建成明堂的实际看《,木兰诗》都只能是始作于北魏平城末期迁都洛阳之前的作品。有关《木兰诗》若干零星问题的解读,亦有助于理解《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12.
大同地区关于家具的考古资料实物有随葬品、冥器模型、石刻以及壁画等,集中反映了北魏、辽、金、元时期的家具状况和水平。在南北融合、东西交流中家具发生了变化;北魏时期为渐高型家具时期,辽金时期高型家具逐渐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种类式样繁多;元代家具一改宋代家具简洁隽秀的风格,形成了造型上厚重粗大、装饰上繁复华美的风格,对于高型家具由宋代的普及型向明代的成熟型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梳理北魏平城历史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考古发现,并参考汉代和明代的城址,对北魏都城平城(398年~495年)的宫城范围和宫城主要建筑遗迹进行考证。基本明确了平城宫城的边界情况,推证出宫城中一些主要建筑的位置关系和建造情况,并对有关疑点尝试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14.
依据遗址的位置和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确定其为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北魏平城明堂是《水经注》所记载的诸多平城建筑中首座能够明确地理坐标的建筑。为今后深入调查研究北魏平城遗址和平城文化确定了最具有说服力的坐标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图像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风格产生的原因及其美学意义与文化价值.按照时代顺序、地域分布和艺术风格,将目前保存的佛教造像作品,分为8大类:1.佛教初传时期,形成“河西三样式”;2.剽悍的西北民族塑造出雄浑强健的“后秦风格”;3.北魏早、中、晚期,在复杂的周边环境的熏染下形成三种形态各异的风格;4.东西两魏,既不同于北魏,又两相迥异;5.北周佛像充满着新生政治集团的朝气;6.新一度的大一统,使隋代出现巨佛崇拜;7.大唐由盛转衰,经历四个不同阶段,佛教造像各有千秋;8.宋代俗世化的佛教,使造像艺术充满了人间情趣.  相似文献   

16.
郑立君 《美育学刊》2020,11(1):69-77
东汉以来有关汉代画像石祠堂、画像石及其图像、文字和社会价值意义的品评、考释、发掘、保护等跋语和立碑勒文,即后人的题刻,历代都有,特别是有许多现当代人用各种书体在拓片上题写的跋语。但直接在原石上镌刻跋语和立碑勒文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汉、北魏、北齐、唐、宋和清代,现存山东长清县孝堂山画像石祠堂和嘉祥县武梁祠的隶书跋语与碑刻较为显著。汉代画像石上的后人题刻各有不同的思想意图,用以题刻的隶书水平也是东汉至清代隶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倒马关考略     
倒马关即汉代常山关,位于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公里处的倒马关村,至迟在北魏时期就因"高冈之病良马"而更名。有些学者认为倒马关的历史可溯至位于今河北唐县西北四十公里处北洪城村北的战国鸱之塞(鸿上关)。从传世文献看,两关始终分置记载,其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异。从历史地理学看,两关与唐朝定州唐县的方位、距离不同。从考古学看,将两关等同视之,与战国中山长城走向和功能有所抵牾。倒马关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作用,战争时期可以阻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相对和平时亦见证使团、商旅的往来,促进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中原文物》2019年第6期刊出《洛阳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一文,著录《邴勖墓志》图版与释文。但其释文存在阙误,断句标点亦有不当之处,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科学有效利用,有必要对照墓志拓本予以校正补充,以便为邴氏家族谱牒等相关文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新资料,为后续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邙洛地区近年陆续出土北魏冯聿、源模、张懋三种新墓志材料,《中原文物》2012年第5期予以集中刊布,包括图录和释文,为研究北魏相关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充分肯定。三通墓志均较完整而清晰,但异体俗字众多,给志文释录增加了难度。已有录文存在文字误读、缺释和断句等问题,导致志文无法读通,直接影响材料的应有价值和科学准确地利用。现对照志石拓本。结合校勘、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补正其缺误,以便学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