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友军 《物理教师》2010,31(1):14-15
让我们先来看两个事件. 事件1.2009年9月25日,汕头市教育局物理教研室组织全市的高中物理教师去汕头市华侨中学听公开课,授课内容是“自由落体运动”.授课教师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如下:“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目前有关文献大多数都采用下述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大学和中学物理课本都采用的定义。但《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351页则将自由落体运动定义为“阻力可以忽略的落体运动”,350页则将落体运动定义为“物体在地球重力和介质(水、空气等)阻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我们将该书的这两个定义综合归纳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现在我们面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两种定义,究其两者的…  相似文献   

3.
一、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1.运动学特点:v0=0,a=g,g的大小、方向均不变.2.受力特点: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  相似文献   

4.
张萍  李多 《物理教师》2006,27(4):36-36
一般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认为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作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当指出,在0~0 Δt瞬间物体加速度由0变为g是一个初始加速度猝变过程,或说是一个变加速度过程.在此瞬间,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逐渐减小的约束力,它们的合力是随时间变化的F(t)=mg-N(t),N(t)的值  相似文献   

5.
1.竖直上抛运动模型在不计阻力的空间,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时空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理科月刊》2 0 0 0年第 7期上刊发了“如何给重力下定义”一文 .文中作者认为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 95页上重力的定义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太 口 罗嗦 ,不如改成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 .其理由有二 :其一 ,教材上的定义过于冗长 ,“地面附近”这几个字应删去 ;其二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是一句被动语句 ,如此表述也是 口罗嗦的 .因而 ,文中作者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对重力的定义进行了上述修改 ,且作者认为 ,这么一改既科学又简洁 .岂不知 ,这么一改却出…  相似文献   

7.
△作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为0 △静止的物体其速度为0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初速度为0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处时其速度为0 △物体受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态时,其所受的合力为0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处于平衡态时,其所受的合力矩为0 △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物体系中除重力和弹力外,其他内力和外力的功为0 △物体作完全弹性碰撞时,机械能的损失为0 △力与位移垂直时,力作功为0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终极速度”是指当物体的受力中有变力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加速度减为零以后,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的收尾速度.此类题的特点是,其中某一个外力的大小往往与加速度或速度有关.根据题意找出临界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一、阻力增大引起的“终极问题”例1 雨滴从高空静止下落,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增大而增大,即F=kv, 一滴雨滴质量为m=10 g,重力加速度为g, v-t图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影响。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3.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mgh=1/2mv~2.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  相似文献   

11.
王佰成 《物理教师》2010,31(10):26-26
本刊2010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自由落体运动》一文(以下简称浅文).《浅文》从一道习题入手,指出了传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是错误的,对此,笔者经过论证和实验观察分析,发现《浅文》中提出的观点存在问题,现提出我们的观点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2.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我们很熟悉的运动.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1,高度处自由下落到^2高度,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分析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重力和重量在传统的力学中,常常同时提出重力和重量、失重和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物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但并不从概念上区分重力和重量.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P_(596)指出:“……对地球而言,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称重量.大阳或其它天体对邻迫物体引力的大小也可称为重量.笔者以为,在引力场强度(?)被看作恒量的情况下,重力是不随运动状态变化的,无所谓“失”和“超”的问题,不如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定义为重量,重量大于重力时为超重,反之,为失重.不然,重量时而是力时而是力的数值,必然造成混乱.又如物体放在弹簧称的托盘上,指针有确定的读数,但在系统加速下落时,读数减小,当下落加速度等于(?)时,读数变为零.这样,弹簧称测的是重力呢?还是重量?既然矢量(?)不变时重力不变,显然上述测量结果的变化是重量的变化.于是可知,“重力由物体固有属性和引力场性质决定,而重量是随运动状态而变化的”;上述百科全书中关于重量的定义,只在物体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特定状态下适用,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一、判断题 1.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休不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2.高速行驶的列车比它静止时的惯性大,因此刹车时很难立即停下.() 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它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A)墙对球的支持力不变·(B)球对墙的压力减小·(c)线对球的拉力不变·(D)球对线的拉力增大.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 5.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必定产生加速度,做变速运动.() 6.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则它们的动量必定等同.() 7.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做功的即时功率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8.质量一定的物体,当速度发生…  相似文献   

15.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研究的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学生初学时较难理解这一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可以用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实验来验证,即以初速度V_0平抛的物体与以速度V_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相等水平位移所需的时间相同;平抛物体与自由下落物体下落同样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实验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特例,也是认识其它变速直线运动 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由落体 运动呢? 首先引导学生感性认识物体自由 下落运动: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是一 种常见的运动。如挂在绳上的重物, 剪断绳后,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竖 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 力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显 然,物体下落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由于生活经验的定势,学生对重 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 很深。例如,一块棉花和一块石头,石 头下落得比棉花快,因为石头比棉花 重;再如,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面积相 等…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的教学存在“伪”探究.本文重新设计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身探究,基于证据推理得出结论,从而定义自由落体运动.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曲线运动之后,经常碰到平抛运动的系列问题,也会碰到这方面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从平抛运动的定义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用的方法、解题思路去了解平抛运动.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19.
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力之一.与其它力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它不仅具有大小、方向,而且其方向是特定的.初中物理第一册(九义人教版)上对重力的方向是这样叙述的:“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初学物理的同学,对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往往感到难于理解或产生误解,本文仅围绕重力问题展开和同学们就此作一探讨.一、重力的本质是什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黄国超 《物理教师》2009,30(2):60-60
将物体斜向射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作曲线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这种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