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蹬冰技术浅谈克莱普新式冰刀的优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从速滑蹬冰技术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新式克莱普冰刀在蹬冰角度、蹬冰腿膝关节的伸展幅度等方面的优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速度滑冰运动产生速度的动力来自于蹬冰,蹬冰技术是速度滑冰的核心技术.什么样的蹬冰技术才能使蹬冰产生最大效率,经过速滑界很多人的实践、研究和总结,提出最佳蹬冰技术应该是充分利用体重进行蹬冰,蹬冰方向向侧,利用倾倒加大蹬冰力量,蹬冰发力时机要早等等.怎样才能掌握速滑最佳蹬冰技术,掌握早蹬冰技术和其关键技术环节,是速滑项目重要的致胜因素.探讨了早蹬冰的涵义、意义,早蹬冰的关键技术、时机和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和探讨弯道蹬冰技术。弯道滑行蹬冰技术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认真分析研究蹬冰技术动作、改进弯道蹬冰技术,是提高我国速度滑冰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关于速度滑冰技术中几个力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普通力学理论,对速滑中的离心力、蹬冰力、蹬冰频率和倾倒技术等力学现象加以解释,并给出相应新的计算公式,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速滑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台具有新型冰刀蹬冰技术结构、用力特点的“弧型双层滑道滑行板”.可使运动员在此滑板上连续模拟冰上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介绍了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对优秀速滑运动员于凤桐起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维摄像DLT法,用3台松下M9000摄像机在比赛条件下分别从侧面和正面进行同步定点、定焦拍摄,完整记录了参加第10届全国冬运会500 m速滑比赛的于凤桐等10余名运动员起跑前后约16 m范围内的运动过程,旨在揭示于凤桐起跑的动作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起跑阶段步频较高是于凤桐起跑速度快的重要因素;于凤桐起跑预备姿势两支撑点间距小,前稳定角小,其重心低而偏前,为完成从静止状态转入快速起动蹬冰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起动过程中,利用重心高度起伏较小,蹬冰角与上体前倾角较接近的特点,获得了较大的重心速度,以较高的频率完成了起动蹬冰动作.  相似文献   

7.
鲁家琪 《体育科学》2005,25(4):51-57
运用标准的三维摄像DL T法测量和录像解析的方法,以参加2 0 0 2年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哈尔滨站)的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5 0 0 m比赛疾跑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1 )运动员在疾跑阶段髋、膝关节角速度变化受浮腿收摆影响较大,髋关节快速蹬伸的能力较弱;2 )运动员在疾跑阶段普遍髋、膝关节同时在蹬冰结束瞬间达最大值,而踝关节达最大值的时间相对滞后约0 .0 7s±0 .0 1 s,主要原因在于踝关节在蹬冰结束末期爆发式蹬冰速度力量较大;3 )运动员疾跑前四步步频差异不显著,步幅、着冰角和蹬冰角的大小对5 0 0 m比赛的疾跑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荷兰速滑专家艾地·沃黑金关于速滑蹬冰技术中,双脚支撑时间比单脚支撑时间长的论述,以及在其理论影响下有些教练在安排陆上、冰上技术训练中,采用一些延长双支撑蹬冰的专门练习手段,让运动员掌握和改进蹬冰动作。笔者认为,如何正确理解荷兰专家理论以及在其理论启迪下深入探索速滑蹬冰技术的关键性动作,确是速滑蹬冰技术中值得探究的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揭示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是速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滑行速度和蹬冰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探讨了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 ,滑行速度与蹬冰力曲线形态有关 ,表现为低速滑行时垂直力曲线为单峰型而高速滑行时为双峰型 ;水平力的峰值点力值和平均力值与滑行速度相关 (P <0 .0 5 ,P <0 .0 1)。但是 ,这一提示也仅反映出了直道的特点 ,在弯道中是否适用还有待于今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速滑腿部动作,着重分析滑行中足部和冰刀部位细微动作。主要结论为:摆动腿着冰时间(从冰刀接触冰面到刀刃完全放平)为0.1s,着冰处靠近支撑足,从录像片未观察到着冰时足艰与冰刀座有分离现象;从足艰(蹬冰腿)开始抬起到足艰与冰刀分开最大距离(此时冰刀仍然是全刃着冰)的时问为0.05-0.067s。这正是克莱普冰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采用克莱普冰刀在这段时间能仍然在全刃蹬冰,延长了蹬冰时间,提高了滑行速度。此时的蹬冰主要是依靠足尖。这种情况也预示了蹬冰足蹬离冰面的最后一段时间伸展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伸展踝关节的速度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大蹬冰的力度而提高滑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