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研究茅盾生平事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茅盾原名沈德鸿,他妻子的姓名是孔德沚,他亡命日本时同居的情人叫秦德君,三个人的姓名中都有一个“德”字。这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的缘份呢?三个人中,最早去世的是孔德沚,死于1970年1月28日;其次是原名沈德鸿的茅盾,逝世于1981年3月27日;秦德君今年84岁,仍健在,寓居北京。他们三人都是共产党人,而在人生的历程中,又因命运的安排,发生了种种纠葛,爱爱恨恨,恩恩怨怨,留下许多未曾言说的事情,任后人研究、评说。对于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的关系,我曾阅读过一些史料、回忆录和其他有关的文章,也访问过一些前辈作家、茅盾的亲戚,还访问过秦德君老人,通过信,请教过有关的问题。然而至今仍未解开他们三人关系中的许多疑团。  相似文献   

2.
文学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在构思《幻灭》时,将讽刺和嘲笑交织在一起,亮出了“矛盾”署名。叶圣陶窥透他的心态,因百家姓找不出矛姓,于是巧妙地添了个草头。  相似文献   

3.
《新读写》2012,(1):54-55
老师同学眼中的李佳晟 有着真诚、谦和的笑容,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有着奋笔疾书的身影,总是给人一种求学路上“上下求索”之感。自由地穿梭在精彩纷呈的文字间,呼吸着文字天地特有的清新空气,这个无比热爱文学的少年,怀揣着美丽的人生梦想,正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梦想。——刘红琴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在很多方面才华横溢。他不是死读书的人,他有许多学习知识的方法,也乐于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也不是因成绩好而很自傲的人,他对待同学很友好,面对师长也很尊敬。课余时间,他也十分幽默,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汤海雯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茅盾别名的由来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别名,一九二七年九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关于这个别名的由来,作者在《蚀》的后记中有一段说明:“我为什么取“矛盾”二字作为笔名?好象是随手拈来,然而也不尽然。“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侯,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  相似文献   

5.
茅盾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的一个小镇——乌镇。在风云激荡的清朝末年,这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地方。茅盾的父亲虽是个秀才,但他受新思潮的影响,喜爱自然科学,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学“西艺”。茅盾在他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在家塾读书时,就受到“新学”的熏陶。他最初读的启蒙课本,就是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说》和从《正蒙必读》里抄下来的《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茅盾的母亲古文基础很好,有相当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也爱读小说,这些都给幼年的茅盾以良好的影响。茅盾小时候所学的一些古文和历史、地理知识,便都是他母亲教给他的。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七岁那年,进了乌镇新创办的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成为该校第一届学生。学校分两班,茅盾被分在甲班。甲班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是《呐喊》中鲁迅最喜欢的一篇。关于这篇小说,据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介绍,鲁迅自己曾谈过一种看法:主要“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而叶圣陶、茅盾等人也都对《孔乙己》的主题有过自己的阐述,但茅盾的看法,好像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尤其是没有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界的注意。   茅盾对这篇小说的看法十分别致,他抓住这篇小说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时作者《附记》中的话:“这一篇很拙的小说,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茅盾解释说:“此处的‘或一种生活’其实是指当时…  相似文献   

7.
任何话语都是一种权力关系或场域张力关系的展现。言说者要说什么和怎样来说,是由他在场域中的位置所决定的。1920年,茅盾先后撰文提倡译介写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其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依据布迪厄的语言观,分析茅盾在这一阶段的译介话语及言说策略,认为茅盾的译介选择出于资本积累的需要和由他在文学场中的位置所决定,也是他和赞助者商务印书馆、新文学同人之间"协商"的结果。由此,茅盾的译介提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言说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康德关于“美的艺术”的理论不仅触及了艺术的本质因,也协调了他在对美作纯粹分析时提出的看似矛盾的理论。席勒的“人性论”和李泽厚的“建立新感性”理论更清晰地揭示了艺术与人的深层关系,为人的自由的实现寻到了依托,也使“美的艺术”的探讨更为完整。康德发现了“人——艺术——自由”的艺术本质因,为艺术找到了人性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伤逝》和茅盾的《创遣》都可以看作是对五四运动启蒙本身和启蒙者进行双重反思的重要文本。阅读这两篇小说时需要两种不同视角。鲁迅的反思认为理性的启蒙逻辑并不等于生活的逻辑.他对启蒙者的反思集中在启蒙者对其理论的理解力、行动能力和性格缺点上。《创造》既有着茅盾对于启蒙结果的体现者——被创造者在大时代中的迷失感到的困惑,也有着对启蒙的发动者一——创造者天真、不切实际思想的批判。相对于鲁迅反思的清晰和彻底而言,茅盾的反思则带有一定的犹疑和彷徨色彩。  相似文献   

10.
对于茅盾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著作丰赡的作家,他在世之时和过世之后,研究者都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认识他,但由于“接近”和“测试”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所得到的同时,常常隐显着一种失落感,人们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对今天许多青年朋友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一座茅盾的雕像,希望我们传记作家能够说明茅盾这位“一代文豪”作为普通人的内心动机,需要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这方面又恰恰是多少年来所“缺少”和“失落”的。李广德先生的《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他自谦此书为“有关茅盾生平事迹的故事”,而非“一部茅盾全传”。可以说该书为茅盾的传记研究作了拓荒的工作,一座雕像在李广德先生之手诞生。  相似文献   

11.
从《子夜》到《清明前后》——以描写民族资本家为主的系列作品和从《蚀》三部曲到《霜叶红似二月花》——以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的系列作品的创作,茅盾因此而被称誉为现实主义作家。“五四”时期,茅盾作为一名批评家,主张作家要寻求获得“冷静的客观描写”和“崇高的理想”,作品要有强烈的“时代性”。不久,他本人也开始走上了作  相似文献   

12.
两地书     
在边远的省份,因犯伤害罪服着光年般刊期的孩子,邮寄一封深蓝如水的信,想要转给上海向明中学李鑫同学,她是2007年度上海校园的阳光写手--她刊登在《中文自修》上的一段文字深深地打动了他,汉字的氤氲之美,还在于青春的血脉携带音乐般的旋律令人荡气回肠;读着他的信件,会觉得文字在化解灵魂生出一堆荆棘或犄角、锋刃时,成为安顿心的一种信仰。他说,不是牢狱的这个地方特殊,而是心里的阴暗,阳光会使心灵健康一些。这封信等我们收到,已走了近三个月——这之间的距离,包括我们还选定了云南省第四监狱百人写作团队的3篇佳作,同样闪烁着人性中大爱的光辉,本栏约请了名作韩石山先生作了题为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意评点——编者  相似文献   

13.
乌镇是茅盾的家乡,茅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乌镇度过的.一九○四年到一九○九年,茅盾八岁到十三岁先后在乌镇的两所小学——立志小学和植材小学求学.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写道:“又过了半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我就成为这个小学的第一班学生”.“一九○九年夏季,我从植树学校毕业了,时年十三周岁.”后来茅盾升上中学,离开家乡,只是寒暑假才返回家乡.当他二十岁“叩文学的门”之后,更只是间或返回过几次,一九四○年他母亲逝世后,因种种原因,再没有回来过.但是茅盾对他的家乡,始终深深地怀念着,一九七七年为家乡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中,有“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两句,表达他怀念家乡和对家乡的教育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提到创造民族资本家形象,一般的新文学史家和茅盾研究者都认为,茅盾当然是不可争议的第一人,甚至是唯一的作家。然而,事实也并不完全如此。 值得深思的无独有偶 天下事真的是无独有偶,就在《子夜》发表的一九三三年,另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大学生,也写完了他的处女作——话剧《雷雨》。幸亏巴金发现,发表于一九三四年。这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知的著名剧作家曹禺同志。他利用话剧的文学样式,树起了另一位比较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周朴园,来与吴荪甫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5.
叶子铭教授是当代学术界卓有成就的茅盾研究专家。他从五十年代中期——大学时代开始撰写《论茅盾的四十年文学道路》,到近十年来完成《茅盾漫评》,主持编辑《茅盾全集》等,经历了从茅盾创作道路的研究到对茅盾主要作品的分析,茅盾全部著作的整理、出版的全过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学者,他还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艺理论功底——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专业提前毕业留校工作的研究生,写过多篇颇有功力的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又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主要撰稿人和统稿人,基础雄厚,视野开阔。他学风严谨,不急功好名,不投机取巧,十分重视史料工作,善于处理“博通”与“专精”的关系,注意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卷,83万多字,已于1988年出齐.此书茅盾生前只写了一半,即写至1934年,以后的一半是由亲属续写的.从严格的“自传”意义上讲,茅盾写的回忆录只有前半部,后半部因非出于他的手笔,故被叶子铭先生称之为“续貂”.又因是其家属根据他留下的录音、笔记、手稿,并参阅有关资料而写成,故也就算在“茅盾”的名下.其中有不少事件都是亲属根据与茅盾有交往的人的回忆录,改换人称和语态而写成的,并非茅盾本人的回忆.故真实性可疑,但一时又无法完全核实.因此.我  相似文献   

18.
作家是文人,是文人中最擅长书写的群体,其中兼通书法的作家文人则将自己的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具有复合价值的"第三文本"。本文对茅盾生活化的书写行为进行初步考察,尤其对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确证茅盾的一种活法——活在勤奋的书写中,活在浩繁的墨迹中,活在自己的爱好中。他的"文学为人生"由此有了新的意味,即不仅是为了"社会人生",而且是在书写"自我人生";他的文化生活也由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将文学与书法或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创造出许多"第三文本"的杰出书写者,即使纯粹从书法角度看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书法家。从书写行为的综合研究视角,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贴近现代文化、文学大家及书法名家的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比如有个人叫王敬言,让人一听就觉得,他可能是警察的儿子。因为敬言就是警察的警字拆开的。汉字姓名中有些姓和名之间有着玄妙的关系——在字形上具备或分或合、拆与被拆的特点。有些人的姓名是拆姓为名,在取名  相似文献   

20.
王力 《现代语文》2004,(4):48-48
在丰富的汉语言中,有不少语句或文字有两种或几种解释,容易使人误解。当说话人故意使听话人误解时,他的歧义的语言正好起了一语双关的作用,在对敌斗争中和外交活动中及其他一些特殊场合下,这一修辞格曾出尽风头。也有一些时候,说话人说了歧义句后自己却毫无所知,这就使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