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要注意把好度,努力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最佳效果,坚持帮忙不添乱。所谓“度”,从哲学上来看,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本文中的“度”,是指舆论监督所报道的事情一定要准确,要讲分寸,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度”?在唯物辩证法中,“度”表示着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适中,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就如炒菜一样,只有掌握恰当的“火候”,才能炒出好吃的菜来。怎样才能把握这种最佳度呢?对于宣传舆论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打好理论路线功底,学好唯物辩证法。因为唯物  相似文献   

3.
所谓“分寸”,即衡量事物的尺度。平常,我们说话要留个“余地”,办事要讲个“分寸”,这“余地”和“分寸”,也可以说就是事物的“度”。新闻宣传准确把握分寸,才能取信于受众。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看,新闻写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分寸。一、事实要准确。选择、概括事实都要恰如其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记者取舍、表述时一定要慎之又慎。闪光的不都是金子,一些貌似生动的生活素材也要严加辨  相似文献   

4.
颜瑾 《新闻窗》2007,(2):52-52
中庸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不是平庸,不是无原则。“中”,即是中正,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是平衡,是分寸。“庸”,指低调,内敛,自律,辩证地看事物。按我之愚钝理解,就是做人做事冷静客观、恰到好处,不过也不及,关键是“度”的把握。如今构建和谐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中正、平和地审视自己、对待他人,都中庸得恰到好处,那么这个社会也许就和谐了。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宣传的“度”夏震霏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准确地把握宣传的“度”。而把握宣传的“度”是门学问,这个“度”不是计算机能够计算出来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很好地领会和把握。“度”涉及分寸、力度、口径、时机等...  相似文献   

6.
医生要消灭的是病菌,而不是病人;舆论监督亦如此。 作为基层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对待新闻曝光更要慎之又慎。慎重,并不是说取消或减少舆论监督,而是指恰到好处地把握曝光的时机与分寸,也就是“曝光度”。新闻曝光的分寸,增一分则过,减一分则  相似文献   

7.
度,指程度、限度、分寸。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性质就大不一样。地市党报宣传要把握好度,主要指创造地市党报舆论和谐,营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舆论环境。不可否认,随着体制改革、机  相似文献   

8.
新闻宣传的“度”,被称之为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每种特定的事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度,它是特定的质和特定的量的统一.度是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人们“规定”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客观存在着的度,才能为实际处理客观事物提供正确的准则.新闻宣传涉及领域的范围极其广泛,对各方面宣传“度”的把握,确实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个“度”靠温度计量不出来,靠计算机算不出来,它既没有具体的条条可循,也没有百科全书可查,完全靠新闻宣传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本文试对如何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度”作初步探讨.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好“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我们就找到了处理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因为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会经常遇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特殊和一般、局部和全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人个和群众等一系列的问题,掌握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掌握了处理具体问题的准则,也就把握了事物的度.对各个方面宣传“度”的把握,我们就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用全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中“度”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注意把握好新闻宣传中的“度”。“度”就是舆论引导的艺术。大至于一个时期宣传基调、宣传重点的把握,一个战役性报道的把握,小至于新闻的采写、版面的筹划、节目的安排,都有一个宣传报道的时机、火候、分寸、角度、力度、口径的问题。总之,“度”的把握,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现实状况,又要看到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整体;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  相似文献   

10.
申红 《视听界》2009,(4):99-100
新闻中的度就是舆论引导的艺术。大至一个时期的宣传基调、宣传重点的把握,小至新闻的采写、版面的策划、节目的安排,都有一个时机、火候、分寸、角度、力度、口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要立足全局,注意"度"的把握.哲学上所说的"度",指的是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在写监督稿件时,要讲究分寸、时机、角度,把握火候,提高引导的艺术.哪些问题需要突出报道,哪些问题暂且不报道,哪些问题需淡化处理,哪些问题要降温,都要从全局的高度去正确把握.在选择报道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帮忙不添乱,不可为追求"轰动效应",而进行"炒作",影响社会稳定.党报一方面要把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及时地反映出来,而且要把"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相互结合起来,使党的决策与人民的愿望得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对信息时机的初浅认识陈建东(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众所周知,烧菜要掌握好“火候”,忙闲要看准季节。一件事情若想成功,在时机上要掌握得当。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甚至衰亡,其间总有个变化过程:有些变化可能是缓慢的渐变,有些则可能是急剧的突变。而对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度”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 ,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 ,超过这个界限 ,就要引起质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度”。人类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其“度” ,才能获得自由。新闻宣传也不例外。能不能认识和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事关宣传质量、宣传效果和舆论导向。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光是该不该宣传什么的问题 ,大量的是对某一事物的宣传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 ,这就是所说的新闻宣传的“度”。把握它不但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还要有迅速洞察事物本质 ,善于把握全局 ,准确引导舆论的能力。新闻宣传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讲求宣传艺术,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度”。有些导向上的错误,就是因为不讲求宣传艺术、没有把握好“度”而造成的。 何谓“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度”表征着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过犹不及”,“过”是过度,“不及”是达不到。凡事做得过火,就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好。只有恰当的度才是正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所谓“度”,是指任何事物的量都有一个界限,一旦越过,性质就会起变化。一张报纸天天同读者见面,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宣传内容适度,有助于激励读者向上,明确前进方向;反之,就可能引起“刮风”,造成“起哄”,贻害党的事业。报上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辑之手,掌握好“度”,是编辑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16.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所谓“度”,是指任何事物的量都有一个界限,一旦越过,性质就会起变化。一张报纸天天同读者见面,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宣传内容适度,有助于激励读者向上,明确前进方向;反之,就可能引起“刮风”,造成“起哄”,贻害党的事业。报上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辑之手,掌握好“度”,是编辑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的报纸,要准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闻报道在分寸上需要把握好。所谓分寸,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一定的质的数量界限。报纸工作的主要环节,都有个度的问题。在稿子的写作上,有个度的问题。“过”与“不及”,都直接影响着稿子的成败得失。有家报纸发表的一篇通讯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几位农民进城办事,乘公共汽车到办事地点。该车的女乘务员态度和气,说话好听,使这些农民深受感动。汽车到了某站,该下车了,但他们舍不得下。又过了一站,他们还舍不得下……这个情节显然被作者渲染“过”了,令人觉得荒唐可笑,影响了稿子的可信性。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在宣传报道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标题的制做上,如何概括新闻事实,也有个度的  相似文献   

18.
新华书店服务质量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书店服务质量谈宋少华服务水平包涵着质和量两个方面,“质”是指服务行为内在的层次规定性,“质”的提高就是服务行为向深层面纵向的发展;“量”是指服务行为外在的数量的规定性,“量”的提高就是服务行为向外延伸扩展的趋势。服务的质和量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新闻事实都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电视新闻要恰如其分地表现新闻事实的矛盾运动,电视记者必须要懂一些辩证法,要比较熟练地掌握运用辩证艺术。所谓电视新闻的辩证艺术也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组织、有控制地自我调节,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新闻事实量的增长或减少、质的规律性。其核心任务是:要处理好各种对立关系,使之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做到分寸得当、不绝对化,用唯物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最难于把握的是什么!我以为是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某种特定质的量的界限。早在1817年黑格尔就讲过,“举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如何把握度,攸关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