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直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直板、横板一直你争我夺,极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求击败对方。在对抗中,丰富了乒乓球的打法,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国内选手还是国外选手,无论是直板还是横板,在对付直板时都是压住或牵制直板的反手,再伺机从正手突破,或直接从反手得分。这已成了对付直板的铁的战术,直板反手的不足已成了公认的事实。改变直板反手不利的局面已是当务之急。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为什么还能有刘国梁、杨影、金泽诛、马琳、同森等一批优秀的直板选手涌现2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后来人不顾直极反手的不足而偏爱直板?且不说他们如…  相似文献   

2.
颜晴窗 《精武》2012,(21):23-23,25
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也受到了重点保护,其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直板横打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优秀直板运动员一项不可缺失的技术。而直板横打技术作为一种直板中的新型打法需要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识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意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直板反手进攻,这项上世纪传统直板打法必须掌握的星本技术,如今已经"濒临灭绝"。从直板反手攻的第一人葛新爱到庄则栋,再到现在已是国家队教头的秦志戬,直板反手进攻的技术也在一步步发展。早期的直板反手进攻多注重速度和落点,通常在近台展开,是抢先上手的手段。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反手攻由从前的  相似文献   

4.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5.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观察统计法对两届"直横"乒乓球国际挑战赛上中国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发球旋转、落点、节奏的不断变化以及假动作的植入与干扰是直板运动员发挥前三板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发球抢攻是直板打法的核心技战术,更是体现直板打法发球一体化的主要技战术环节,马琳、王皓在这一环节表现优异。接发球一体化以及二、四板的流畅衔接是直板打法取胜的关键,马琳接发球手段丰富,衔接技术超群,而王皓还有一定的突破空间。相持偏弱仍然是直板技战术体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8.
直板弧圈球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进攻积极、凶猛,前三板技术过硬,台内球技术灵活多变;但是反手技术向来是一个弱点,尤其针对传统直板打法的选手。对任何直板选手来说,侧身进攻出台球都是最强的技术。直板选手在侧身时,步法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腰部动作,增加回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此外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在击球瞬间可以改变触球部位,使回球弧线和落点突然改变,这就是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王建军是目前中国队采用日式直板打法的代表人物,他具有超强的进攻能力。作为直板打法,进攻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日式直板打法更突出了力量和速度的结合。王建军的特点是:速度快、步  相似文献   

10.
许昕是新秀中成绩比较突出的直板选手,是继马琳和王皓之唇又一位直板好手,因此成了中国乒乓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马啉一样。许昕也是一位头脑十分灵活选手,而且胆量大,在关键时刻敢于出手,敢于变化,心理素质过硬。从技术上讲,许昕是以直板单面拉为主,辅以推挡和直板横拉,他融合了马琳和王皓的一些特点,进攻比较凶狠,上手十分积极。下面我们将通过许昕的三组比赛片段。为大家解析直板打法的一些技战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7,(11):94-95
直板反手进攻,这项上世纪传统直板打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如今已经“濒临灭绝”。从直板反手攻的第一人葛新爱到庄则栋,再到现在已是国家队教头的秦志戬,直板反手进攻的技术也在一步步发展。早期的直板反手进攻多注重速度和落点,通常在近台展开。是抢先上手的手段。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反手攻由从前的击打为主转变为后来的拉打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峥 《乒乓世界》2012,(5):114-115
世界乒坛的直板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其他国家虽也有直板选手,但大部是中国队输出的老队员,所以不成算其“有”。直板打法曾一度低迷,被横板逼到了十分悲观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李砷 《乒乓世界》2013,(5):114-115
伴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和战术思想的更新,比赛对抗性不断加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处于世界顶峰的直板运动员,都在不停更新自己的技术动作。老一套的直板技术肯定跟不上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直板运动员推挡和横打动作有机结合的研究,了解比赛过程,加于分析,解决问题。发掘怎样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发挥出直板的优势,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5.
球博士     
《乒乓世界》2002,(10):51-51
Q:我本来是打直板的,可是有人说直板没前途,我是不是应该换横板? A:即使在专业队中,直板的顶尖选手也大有人在,“直板没前途”的说法并不可取。更何况球迷不过是出于兴趣、打球娱乐而已,又何必强求直板或是横板呢?客观地说,业余爱好者中“前三板”好的人更容易占便宜,而这正是直板与生俱来的优势。同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横板,其中路漏洞往往更显明显哦。所以说,不管什么打法,适合自己、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直板快攻打法作为国乒队的强势技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对乒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寅生作为中国乒坛的权威领军人物,以直板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洞察困境弱点,展望未来。20世纪70年代,欧洲横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球技术兴起,徐寅生首提“快、准、狠、变”加上一个“转”字,力推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等雄踞乒坛。随着欧洲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强盛,国乒直板快攻面临失势的困境和考验。自直板快攻打法出现“直板横打”的创新技术,徐寅生积极倡导、鼓励并进行探索,先后涌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状态的技战术,极大地丰富了直板快攻的打法,并展示了进路和前景。就此,徐寅生提出了“保护、创新、发展、进取”的国乒直板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3):76-80
王建军是目前中国队采用日式直板打法的代表人物,他具有超强的进攻能力。作为直板打法,进攻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日式直板打法更突出了力量和速度的结合。王建军的特点是:速度快、步法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