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马丘比丘,这座秘鲁印加帝国古城遗址,是没有文字的印加文明留给世界的一个关于它存在的沉默证据;如今,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给古城遗址带来的种种威胁,秘鲁政府近日提出了耗资7000万英镑的紧急拯救计划,保护马丘比丘。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古城遗址位于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城南部112公里的高原上,海拔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12,(4):66-F0004
马丘比丘被称为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坐落在库斯科西北130公里处的马丘比丘山脊上,海拔2000多米,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学中心,也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在马丘比丘山顶上的悬崖边,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九义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不仅内容新颖、科学,而且以其生动的图画、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式样而先声夺人,具有激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特异功能”,正如国家教委对其审查后评价的那样:“在文字表述、彩图插图、版式设计等方面,水平都较高。”(见《语文教学通讯》93年第7期第9页)纵观整套教材的插图,笔者认为,绝大多数是精当传神的,但也有三幅存在不当之处,现提出来与编者和广大同仁探讨。一、第一册《小桔灯》的插图有误。(插图附后)这幅插图最大的失误是关键物小桔灯没有画好。请看图中“我”提着的“小桔灯”吧…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4,(12):45-45
马丘比丘,这座秘鲁印加帝国古城遗址,是没有文字的印加文明留给世界的一个关于它存在的沉默证据;如今,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给古城遗址带来的种种威胁,秘鲁政府近日提出了耗资7000万英镑的紧急拯救计划,保护马丘比丘。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  相似文献   

5.
一幅机械波插图的结论及其应用孙宪宝(吉林省梅河口铁路第一中学,135000)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机械波”一节中都有如图1所示的插图,这是一幅很重要的插图.如果把这幅插图讲得准确、生动、活泼,并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对加深理解波以及处理有关波动的习题...  相似文献   

6.
虽然苏州的桃花坞与天津的杨柳青齐名,盛产木刻年画,但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三课《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中有一插图《苏州繁华图》,应该是工笔画而不是民间版画。据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上介绍,此图为民间版画,“这幅图描绘的是清朝苏州市街店铺林立的景象。此处安排这幅图是为了说明清朝前期南方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笔者以为,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以及这幅图的历史地位,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而且有误。据《盛世滋生图》画册①介绍,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于二…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选修)第十章第五节的一幅插图图1,它形象地描述了波的干涉图样,仔细研究这幅插图不难看出,如图所示,所有的加强点和所有的减弱点连接后在平面图中好象都是双曲线,那它到底是否是双曲线呢?图中a点和c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等于2λ,同理这条曲线其它各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也等于2λ,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此曲线为双曲线,注意只能在平面图上如此.  相似文献   

8.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秘鲁的利马,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结果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12月12日,利马东南的库斯科,在体现印加文明"古老山巅"的马丘比丘,脚下是滚滚而过的乌鲁班巴河,面对"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直下"的神秘又神圣的建筑,一份关于城市的新宪章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秘鲁的利马,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结果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12月12日,利马东南的库斯科,在体现印加文明“古老山巅”的马丘比丘,脚下是滚滚而过的乌鲁班巴河,面对“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直下”的神秘又神圣的建筑,一份关于城市的新宪章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师:(出示课文插图: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笔在施教人教版小学语第十一册课《伟大的友谊》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中的插图,结合对课的理解,给这幅插图起个名,并说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一幅插图(王金泰作)。有人看了这幅插图认为它画错了,理由是,诗句写的是“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而图上却画的是“新妇车在前,府吏马在后”。其实,这幅插图不但没有画错,而且画得很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  相似文献   

14.
一幅严重失真的插图江西遂川中学倪传龙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的插图存在的缺点较多。这幅插图是对一首诗的写意:在一个深夜里,鲁迅得到了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他沉重地感到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悲愤使鲁迅艰于呼吸,不能入睡。...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新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地理》教科书有别于旧教材的一个特点是,以见诸报刊的漫画为教材插图,且多至八幅。值得教者注意。在漫画插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牢牢把握“识、知、说”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完成由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所传授的知识。首先是识画。这是学生理解漫画插图含义的前提。如果连画面的内容都看不全、看不准,能正确挖掘出画面揭示的丰富内涵吗?例如识读《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时,学生把人格化厂的地球当做怀孕的母亲。由于识画出偏,学生就把这幅漫…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第194面,在阅读材料《蜃景一空气中的全反射》里,有幅插图“海市蜃楼”(如图1所示).翻阅历年来的高中物理教材各种版本,这幅插图都相同,由于该图缺乏直观性,大大削弱了插图的教学功能,作为示意图,不仅起不到示意作用,甚至有误导学生之嫌.  相似文献   

17.
巧用课本插图──教《怎样认识物体》(一)的体会陈建华小学自然课本第一册第二课是第一次教儿童用观察的方法学习《怎样认识物体》及初步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课文第二部分的4幅插图是引导学生应用第一部分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认识物体并指导学生在用眼、耳、鼻、舌...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4(人教版)第75页双筒望远镜插图如图1所示,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使光线在棱镜内发生四次全反射。其作用是什么.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幅图必须改进,因为它没有表达清楚两块棱镜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9.
高一物理课本,对机械波的讲述历来都以绳波为例,并附有一幅插图(见课本P143图5-11)。这幅插图在机械波教学中用途广、作用大,不仅能够直观说明有关波的一些概念,还能帮助我们总结出波传播的一些规律。现就它的应用分述如下:(一)这幅插图直观地表示出了波的图像的意义仔细观察图乙中t=>图中各个质“”“”“””““”4—““’””点的位置可知:同一时刻各个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不同的,把各个位移矢量的末端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这个时刻机械波的图像。从而得出:波的图像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二)…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选修)第10章第5节的一幅插图,它形象地描述了波的干涉图样,仔细研究这幅插图不难看出,如图1所示,所有的加强点和所有的减弱点连接后在平面图中好像都是双曲线,那它到底是否是双曲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