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重庆市技工学校14249名应届毕业生已安置就业13918人,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一项来自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大好,甚至优于大学生的就业。其中,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电子技工学校等技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据主管重庆市技校工作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市技校毕业生就业时,没有明显的冷门专业,而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需用人单位提前预订;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就业率、离职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5 个指标,建构了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对陕西省53 所高校41702 名2017 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计算了陕西高校19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进而根据该指数对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同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离职率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显著。依据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的测度结果,筛选了若干应该鼓励发展或限制发展的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3.
抽样选取河北省省属师范类高校2012届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毕业生.采用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以及就业与考研的权重关系,求职期望,就业地区、就业单位的选择.以及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的看法,探究新形势下我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可行的对策。师范类院校既有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性强、就业范围局限大等特点,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我省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如何根据变化的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就成了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东北地区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洽谈会近日在东北三省陆续展开。同往年供需两旺的情景相比,今年各校的洽淡会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情况。部分专家表示,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对此,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些实际措施,从政策和待遇上鼓励师范毕业生到民办学校和基层学校就业,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择业。东北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供大于求创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5.
山东社科院、山东经济学院联合发布了《山东省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预测报告》。报告指出,法学、文学、历史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目前供大于求,2006年山东省189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毕  相似文献   

6.
数说就业     
正就业数字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今年的就业走势、经济情况,更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下面,让几个数字带着我们回首2014。数字1: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教育部负责人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表示,2014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截止7月1日,2014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人事管理体制的限制、用人单位的挑剔、结构性矛盾突出、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完善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务实、高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资讯     
人事部发布新就业信息近日,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根据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省市自治区27个相关城市上报信息统计,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排名的预测。位列需求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市场营销类、信息与电子类、建筑类、管理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财会类、外语类、师范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仍以本科为主,山东、江苏、广东三省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最大。一、哪些专业好找工作?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一季度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主要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和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加大,先后有近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虽然呈扩大趋势,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却很低。通过对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及从事社会工作相关人员的调查与访谈,分析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各类因素,能够为解决其就业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近日,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评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系统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这是对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又一次褒奖。2009年,重庆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十条举措,在全国范围推广;2010年,重庆组织高校与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3):F0002-F0002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多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市长黄奇帆亲自主持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并率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亲临双选会现场了解情况。2009年,重庆市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八大“民心工程”和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611万,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已超过60万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0%。面对着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走向市场的师范类毕业生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由于受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编制、培训机会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通过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师范本科生计划"和"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可以有效缓解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晨 《教书育人》2013,(24):38-39
一高职教育就业形势及展望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人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多。在社会和媒体均感叹就业难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独特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所谓的"就业困境"中一枝独秀。2010、2011年,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高于普通本科高校。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工科类与其它门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  相似文献   

15.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以每年150万人的速度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人数随之不断增加.2002届毕业生就业被称为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冲击波,掀起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第一个"洪峰".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个"洪峰"中就业状况如何?他们明年的前景又将如何?近日,本刊编辑部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大学进行了调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地方举措     
《教育》2006,(9):8-10
北京三高校师范类学生今年继续免学费北京教育考试院4月11日透露,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首都体育学院3所高校的师范类专业今年继续招生,就读这三所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不交学费。同时,师范类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必须留在基础教育或教育领域内就业,如果换行业就业要向学校缴纳相当于学费的“出口费”。  相似文献   

17.
视窗     
辽宁进一步放宽就业限制 2002年预计辽宁省共有各类大、中专毕业生11万人,毕业生人数比上年增长13.4%,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省政府出台了有关新政策。省政府要求各地除对计算机应用、自动化、师范类的中文、数学等少数专业的毕业生出省就业进行适当调控外,其他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教育部门积极吸纳非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和教学部门就业;对于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对于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享有到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同等待遇。《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8.
师范类毕业生因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自身的专业属性而在传统就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在基础教育系统,就业率一直较高。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云南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逐步显现。从外部看,影响云南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公共政策、高校教育、家庭环境、自然文化等六个方面,文章对此作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流向。本文基于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和教育行业用人单位招聘状况调查,研判教育行业就业形势,分析行业供需特点。针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给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某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该省已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列入预警名单,如果这些专业连续3次进入该项名单,将可能停止招生.据介绍,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该省教育厅建立了本科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那些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需求量明显下降、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将进入预警名单,面临淘汰. 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除了想学到更多知识外,恐怕更希望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若是几年大学读完,工作不好找,确实挺让人郁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关方面对高校专业就业率高度重视,进行相应的考核,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若是就业至上,仅以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去留却未必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